1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主要类型分析
结合本组研究可知,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药物之间产生相互拮抗作用、毒性变强、副作用变多、使用方法不规范、所给药量不规范、不良反应增强[2]。下面笔者重点对其中的四种类型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药物之间产生相互拮抗作用。在这方面,临床有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两种药物间产生相互拮抗作用的情况发生,比如如双歧杆菌四连活菌片剂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混合使用,便会产生拮抗作用[3]。另外,快速杀菌与快速抑菌剂之间也会产生拮抗作用,比如阿奇霉素联合青霉素V钾片使用便会产生拮抗作用。
(2)毒性变强。在这一方面,主要是两药的毒性相加,进一步导致毒性变强。比如阿奇霉素如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阿米卡星与罗红霉素(阿米卡星在我院无药,罗红霉素也不常用,有否其他药物代替,比如阿奇霉素)两药混合使用,便存在较强的耳毒性,用作于患儿中,极易导致患儿听力遭遇损害。蒋小艺[5]等经研究表,我国残疾人中听力残疾大概占了三分之一,在这三分之一的听力残疾人中,大概有70%的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存在关联性。
(3)使用方法不规范。比如,在儿科用药中,阿奇霉素的正确给药方法是:进食前最少1个小时服用,或者在进食之后最少两个小时服用,每天的剂量是0.5克,采取一次顿服,疗程为三天;也可以第一次给予0.5克,第二天开始每天给予0.25克,疗程延长至5天[4]。倘若四个小时给药一次,那么就会造成用药不当。现状下,大部分抗菌药物每日大概给予2次到3次。
(4)所给药量不规范。比如,在七岁幼儿患者的处方当中,克林霉素的用量为3毫克(/kg•d),分三次服用,这样的用量显著过小。正常的用量需与幼儿患者的病症轻重相结合。如果幼儿患者病情较重,克林霉素的用量应该为8~16mg(/kg•d),分3次到4次服用,倘若幼儿患者病情属于急危重类型,还可以在原来正确用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又如:在儿科用药中,罗红霉素用量为10mg(kg•次),每天给予2次,这样所给剂量显著过大。在正常状况下,幼儿患者给予罗红霉素的量应该是2.5~5.0mg(/kg•次),每天给予2次。倘若没有按照上述方法合理给予药量,则很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等,从而使患儿临床治疗有效性减弱。
2加强儿内科门诊抗生素用药的对策探究
儿科门诊药师在给药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几大基本事项:①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用药或给药的必要。②如果必须用药,那么需进一步对疗效问题加以考虑。分析可以选用的药物,并从中选择疗效最优化的。③需要做好药物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两者之间的充分考虑[6]。在选择药物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不良反应低的药物,同时需对药物的适应证严格掌控,对于药物滥用的行为严厉杜绝。④如果采取联合用药方法,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所原有药物的作用得到强化,另一种是原有药物的作用降低。因此,在联合用药过程中,需遵循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用药原则。总而言之,对于儿科门诊显著存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药师,均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在临床给药过程中,需要遵循抗生素药物使用原则严格进行,需以儿童的实际生理特点为依据,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法,并做好处方的仔细核查工作,进一步提升儿科门诊给药水平。
作者:王丽 单位:北京市羊坊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