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国家E+实验区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为例,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方面指出了目前英日双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借鉴传统外语专业模式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区实际,从培养类型、师资力量、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毕业设计等六个方面完善英日双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英日双语专业;“E+”实验区;人才培养
1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政治活动与经济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国家间的外事活动,还是企业间的业务往来,英语已成为一门重要的沟通语言。面对市场对英语人才的巨大需求,各大高校纷纷设立英语专业,即使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也是一门占有极高学分比例的公共基础课;更有甚者,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曾一度成为部分高校本科生的硬性毕业条件,英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仅仅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人才已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市场对英语人才的要求日益朝着专业化、技能化迈进,这无疑对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之下,武汉工程大学于2006年起开始探索“E+”(英语+其他专业)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09年获得教育部审批,成为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通过“英语+法学”“英语+市场营销”“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软件工程”等双专业的设置,陆续培养出了一批英语扎实、专业过硬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外资企业不断入驻,以英语为主的单一语种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各种小语种开始走热。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结合“E+”人才培养经验与学院具体情况,于2013年增设“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开启了双外语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如果说此前的“E+”双专业是以英语为工具、以专业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则是外语学院在突破传统单语种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次新的探索。
2问题指摘
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开设近三年来,取得丰硕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在教学实践中日益显现。以下将从学生、教师、学校等三个层面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
2.1学生:学习动力和能力的不足
要想学习掌握一门知识,学习动力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学习动力分为积极的学习动力与消极的学习动力,积极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学习者内在的学习渴望,消极的学习动力则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学习者在作出学习选择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出于对所学知识的好奇与热爱,则可称为“积极动力”;如果更多考虑的是现实的利益因素等,则是“消极动力”。目前武汉工程大学英日双语专业的生源是在入学后提交申请的外语学院新生中选拔产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意愿,但不应忽略的是:部分学生申请转专业时考虑的不是自己对该专业的兴趣,而是双外语可以让自己在就业选择时可能会比英语单语种具备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学习动力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消极动力。教学实践证明,怀有积极动力的学生往往融乐于学,学习效率也相对较高;而消极动力的学生在面临困难时由于内在动力的不足会更容易退缩,甚至产生迷茫的情绪,对当初的选择提出质疑,这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教学者的教学效果。此外,学习能力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相比其他学科,外语对学习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外,对所学语言的感知能力(即平时所说的“语感”)也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然而“语感”问题恰恰是许多外语学习者一直以来很难突破的“瓶颈”,已学习多年的英语是这样,零基础的日语更是如此。如何帮助学生重建缺失的英语“语感”以及培养全新的日语“语感”仍是在今后的外语教学实践中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2.2教师:双外语相关知识储备与相关科研思维的欠缺
目前的双外语专业模式中,英语和日语相关课程的授课由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的老师分别担任,这保证了两门语言教学的专业性,但却在无形中把两门语言孤立开来,割裂了英日两语之间的联系。因此与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模式(英语+第二外语日语)相比,双外语专业除了日语课时的增多以及课程的细化外,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双外语之间的融合特点,在实现“能进行英、日、汉三语表达及互译”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即学生可能具有良好的汉语与英语、日语间的相关知识,而不能达到英日两语间也能自由转换的目标。因此,要区别于传统的单语种模式,双外语专业的特色突破口应放在“建立两门外语间的联系”上,借鉴传统模式的经验,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任何改革理念的提出、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计划的实施、改革成效的总结以及对改革方案的修订完善,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张媛媛等,2012:68)作为教学活动的承担者,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作为教育实践的改革者,教师应该高瞻远瞩,对专业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构想。体现在“E+”实验区的英日双语专业,教师一方面要完善自身的英日双外语相关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还要对实验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探索。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在本专业(英语或日语)上具有较深造诣的教师不在少数,但对专业之外的另一门语言及文化知识的储备却相对不足或空缺,以致缺少英日两语间的对比教学。另外,在全国范围内英日双语专业模式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能提供借鉴的实例亦不是很多,在建设具有“E+”实验区特色的英日双外语专业模式方面,教师的创新思维与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3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学时压力过大
武汉工程大学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的课程设定基本实现了“模块化”(modulized),分为通识性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三大“课程群”(module),较为全面地涵盖了本科教育理应达到的各个层面。相比传统的单一专业,双专业的专业课课时量增多,在通识性教育课程的课时比例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双专业学生无疑面对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影响。尤其到了考试周,繁重的复习任务影响了学生的复习效率及成果,有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甚至采取作弊等不正当手段。从提升学生素养的层面来看,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可或缺;但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它又和专业课程“抢占时间”。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一直都是各高校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难题,许多专业教师与学生对它的设置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
3策略探究
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将从培养类型、师资力量、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毕业设计等六个方面,对“E+”实验区英日双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试作探讨。
3.1细化培养类型
王雪梅和徐璐(2011)把国际化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分为学术型、专业型、职业型三大类,指出国际化复语型人才属于专业型外语人才,并从“国际化”和“复语型”两大方面解释了国际化复语型人才模式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M+3C+3I”①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该论文在人才划分上以高校类型为基础,认为在人才培养上,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985、211等高校应定位在“学术型”,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校定位在“专业型”,而高职高专等院校定位在“职业型”。(王雪梅、徐璐,2011)笔者认为该论文从宏观层面为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清晰有效的蓝图,但在具体实践中各高校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类型作出更为详细的划分。武汉工程大学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从学生的就业去向来看,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进企业工作等各占有一定的比例。从就业与专业的相关度来看,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进企事业单位工作,“就业”未必与“专业”挂钩。因此笔者认为,在“E+”实验区双外语人才的培养类型上,根据学习动机、就业意向等,将学生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兴趣型②似乎更为合适,在细化培养类型的基础之上,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因材施教。
3.2提升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领路人,是教育改革的参与者,英日双语专业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英语或是日语具有专门知识储备的教师固然保证了授课的“专业性”,但却不能体现英日双外语间的“融合性”。因此,英日双语专业的任课教师还应在专业之外的另一门语言文化上有所研究。除了现有英语、日语专业教师分别教授相应专业课程之外,还应帮助部分具备英日双语能力的教师加强相关知识储备,使其进一步提升对两种语言的理解与感知能力,以便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对比教学。同时,在今后的人才引进中,应把教师的英日双外语语言能力、有关双语研究的科研潜力作为考量的条件之一,注重优秀英日双语人才的引进。以上是针对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对语言能力要求较高课程的任课教师的探讨,在专业方向课上,“在理工科院校,可以采取专、兼职并用的模式”(程光,2011:160),在校内外聘请一些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留学归国人员作为英日双语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相关专业课程的授课,如“商务日语”“剑桥商务英语”等课程。这样既能保证商务专业知识讲解的深入,又能保证一定的语言文化环境。这些专业教师的引进将是对外语学院师资队伍极有裨益的补充。
3.3多方选用教材
目前英日双语专业使用的教材还是传统的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使用的教材。这在某种程度上将英语和日语割裂开来,影响了学生对两门语言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笔者认为,教材的设置应结合课程的特点,一方面注重对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的引用,使学生“在语言中感受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在英日双语教学上,采用英日双语教材,在“一门外语解释另一门外语”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对两门外语的融会贯通的理解能力。在日本有很多学英语的教材,在英语国家也有学日语的教材,如果能对这些国外教材加以选择利用,既省去了由国内英日双语教材的缺少而带来的教材编写的麻烦,又保证了学生学习双外语的环境。
3.4优化课程设置
英日双语专业的学生面对较大的专业课程压力,而通识教育课程在总学时中仍占有较大的比例③,并多开设在专业起步阶段的前两个学期,抢占了学生打下坚实专业基础的宝贵时间。然而,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环,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因此无论是取消该教育课程,还是对课程内容及学时等进行大幅压缩等,都会因为违背高等教育的理念宗旨而受到较大的阻力。但是,在“E+”实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索新的通识教育模式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比如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及多样的考核形式,使通识教育课程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育课程。另外,在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设置中,也可结合学生培养类型,划分出不同的培养方向,以使课程的设置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多数高校的外语专业到了高年级阶段会分为“教育”“商务”“翻译”等不同方向,但目前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的人数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划分方向班级并不具备可行性,但可通过构建特色课程模块的形式来发挥各课程的功能。比如将“语言学概论”等课程划为“学术型”的课程模块,“日语商务与函电”等课程划入“应用型”课程模块,“日本概况”“英语国家概况”等文化性的课程划入“兴趣型”课程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加以选择。一方面打破了重新设立行政班级的现实制约因素,另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最后,在常规的英语、日语课程之外,还应增设能够体现英、日语之间关联性与融合性的课程,并使之成为英日双语专业的特色课程。拿两门语言的发音来说,不少学生对发音的相互影响问题很困扰,特别是日语中有大量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语词汇,其发音语调将会对对应的英语词汇的发音产生影响。如果能够开设英日发音对比相关的课程,区别英日发音的不同,将会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发音基础。
3.5改进教学方法
双外语教学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学习两门外语,英语与日语的学习并非各自独立,更不是相互排斥、互不兼容,两门外语的学习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教学中注意进行语言对比,使两种外语的学习互相促进。(卜剑锋,2008:44)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Linguistics)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在解决教学与翻译问题上取得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英日双外语专业少不了汉英、汉日、英日之间的对比教学,如果能将相关的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加以运用,定会对日常教学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在语言教学上,适当穿插总结三种语言的异同点,帮助学生进行语言之间的“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使学生正确把握三种语言;在文化教学上,注重三种文化的差异对比,培养学生跨文化、多文化理解与交际能力。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培养类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应有差异地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对于“学术型”学生,应注重对其学术思维的培养,训练其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对于“应用型”学生,则注重对其翻译技能、相关商务知识的培养等。
3.6灵活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学习最终阶段的重头戏,它和毕业直接挂钩,是能否取得专业学位的重要一环。在外语专业,毕业设计的主要形式多为用所学语言撰写毕业论文。然而近年来,外语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不断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的自身态度有关,另一方面学生语言基础的欠缺等原因也制约了学生用外语撰写论文的水平。根据学生的类型,应根据语种、社会需要和学校的类型与层次,制定相应的灵活的毕业设计政策,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择。(陈俊森,2011:4)除了常规的毕业论文之外,可将翻译、实践报告、书评等纳入毕业形式的选择范围内,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使毕业设计充分起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英日双语专业可以借鉴传统外语专业的模式,如在培养类型上加以细化并注重因材施教,在毕业设计形式上提供多元化的选择等;但又绝不是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的机械相加,它需要在师资队伍、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中体现英语与日语的融合。这又涉及到要突破学科、学院甚至学校之间的壁垒,不断完善目前的英日双语培养模式,使其更趋成熟。总之,英日双语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发展方向,势必将面临一个长期的不断摸索的发展过程。随着“E+”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区经验的积累,英日双语专业也将像传统外语专业一样,考虑向其他模式转化的可能性,如从英日双外语并重式到双外语结合专业倾向式(英日双语+专业)、多语种复合式转化(英日双语+第三外语)等,以使双外语人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注释①3M:“内容跨学科、课程模块化、信息多维度”,3C:培养过程中注重“建构、合作、交流”,3I:教学管理和评估“互动、公正、国际化”。②“学术型”:毕业后有继续升学深造打算的学生。“应用型”:希望能使用本专业相关技能,从事与本专业有关工作的学生。“兴趣型”:无强烈意愿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③武汉工程大学2015级英语(日语)特色实验班的学时数分配中,专业课程(包括专业主干课与专业方向课)的学时比例为21.43%,而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已达到20.71%,仅比专业课程低了不到1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卜剑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双语教学之探讨——以英日双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例[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4):42-45.
[2]陈俊森.中日两国大学毕业论文的政策研究——兼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外语,2011(6):4-10.
[3]程光.关于理工科院校日语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9-161.
[4]王雪梅,徐璐.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9-12.
[5]武汉工程大学.2015级英语(日语)特色班培养方案[Z].
[6]张媛媛,王婉华,凃朝莲.“E+”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J].英语广场,2012(7):68-69.
作者:章樊 彭石玉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