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启示

1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意义

我国目前实行的课程理论的奠基是来自于钟启泉教授的《课程与教学概论》,归纳了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学习结果或目标;课程是学习计划;课程是学习经验。课程是体育课程的上位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对课程的概念和理解来了解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指导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文化知识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逐渐培养和习得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课程。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众多学者对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逐渐形成对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全面课程认识。我们同样可以通过上位概念课程来理解课程价值取向,课程价值取向是指作为客体的课程内容的属相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李秉德先生认为:“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趋向性。”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是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课程价值主体,包括体育课程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等,根据自身的需要,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课程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的趋向。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在一定具体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经过主体不断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并深深地打上不同时代的历史烙印,同时它又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修订、调整、超越和进化。因此,体育课程价值的形成和超越都无法摆脱具体的历史时代情境,同时一定历史时代情境中的课程价值取向有利于体现并代表其所处时代的本质特征。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的取向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社会性、客观性、制约性、群体性、阶段性、进化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具有反映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特征的功能。关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问题部分,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归纳出四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终身体育价值取向、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增强体质价值取向和健康第一价值取向,同时提出了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策略和途径,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阎智力,慕宝贵,2006)。另一方面研究主要立足于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产生的动因、基本内涵以及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评价等方面(张爱民,2007)。立足于我国学校体育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梳理课程价值取向,探索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发展与演进的内在逻辑,总结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课程价值取向的本质内容和精神,解释和揭示宗旨思想、实施过程、形成动因及现实评价,对于阐述当代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本质、确立未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梳理与分析

2.1“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49-1976)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都在经历着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向新民主主义形式、社会主义性质转变的巩固阶段。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急需快速发展,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也经历着从建设到发展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学校体育事业要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发展,要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1年又先后制定了《教学教育规程》、《中国暂行规程》、《教学工作计划》;1956年推行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这是新中国体育教育思想确立的标志。1961年在第一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颁布了新中国第二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在这期间1958年国家体委颁发了《“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和项目标准》,之后中国经历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但是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还是强调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见表1)。这一历史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思想精神是迎合建国初期国情的,主要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学校体育课程要达到学生锻炼身体、发展身体素质、培养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品质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体育课程目标,同时要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发展服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形成的动因主要基于建国初期的社会背景和国际形势、学校体育事业的重大变革、全面批判西方自然主义体育课程、全面学习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等因素。这个历史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符合这一历史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主流价值取向。在改造解放前的教育方针,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教育制度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意识。但是,这个时期的学校体育课程在一味学习前苏联体育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了教条主义、认识片面、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的现象,将前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作绝对真理,排斥一切,长远来看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过于强调学校体育课程的国家性、统一性和计划性,忽视课程建设的灵活性、多样性,过于强调国家对体育课堂的导向作用,对我国学校体育课堂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

2.2“增强体质”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77-1992)

1978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给我国各项事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在快速恢复和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也随之进入到全面调整和恢复时期,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也由文化大革命中不正常状况逐渐转变为“增强体质”的正常状态,这种“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主导思想是符合当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使命的。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也是我国颁发的第三次教学大纲。1987年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颁发了《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之后1988年又颁发了体育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同时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2年在1987年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见表2)。这个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产生最为明显的转变,由政治取向转变为体育教育本质取向,“增强体质”的价值取向符合1978年以后的国情,先后经过几轮教学大纲的修改,课程价值取向始终保持“增强体质”这一核心价值。因此我们说:“这一段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逐渐形成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正常状态—增强体质。”这种转变具有本质意义和跨时代的重要价值,这种改变奠定我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根基,使我国学校体育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增强体质”的价值取向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体育“拨乱反正”的必然结果,文革结束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其中教育领域是主要方面。认识到学生体质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979年和1985年两次全国青少年体质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学生体质差而且不断下降坚定了我国进行体育教育和加强体育课程改革的决心,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转变成为了重点改革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1982以后我国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个伟大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最终确立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学校体育为主、以学生经常锻炼为主、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我国是在1978年实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步确立了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增强体质”为主,是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第一次真正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课程选择的基础,学科本位成为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促进了我国体育学科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然而,“增强体质”的价值取向相对于对社会需求考虑的比较少,社会需求和社会性没有真正的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之中,学生个体的需要被“忽略化”,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功能和属性的认识还简单地停留在感性层面,以后“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同时也进一步深入了我国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思想观念的思考。

2.3“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93-2000)

毛泽东同志在1950年的时候针对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身体健康差状况就曾提出过健康第一的思想。进入90年代后,几次全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普查的结果都不理想,青少年体质健康呈现了明显的下降状况。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学校体育适时提出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协调发展,这是为了适应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见表3),“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成为本大纲的表述核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大纲中表述比较清晰,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身心素质。这一个历史阶段形成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健康第一”价值取向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明确“健康第一”的价值取向,既可以充实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内容,还可以更加彰显素质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第二,“健康第一”价值取向是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符合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体育发展的主流价值。第三,“健康第一”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使我国学校体育摆脱了“重物轻人”的误区,显示社会属性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部分。“健康第一”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根本目标是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追求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健康,明确了我国学校体育课堂的性质是以锻炼身体为手段,以加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是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健康第一”的价值取向主张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主,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是课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使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一次飞跃。

2.4“以学生为本”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2001-至今)

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越来越强调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重视体育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2001年制定并颁布了《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见表4)。这两个课程标准中呈现出来的“以学生为本”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学生本身、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与以往的以体育运动为中心的体育价值取向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目标。这种价值取向赋予了体育课程改革全新的内涵。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将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称作新课标,新课标确立“以学生为本”课程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形成的因素包括:第一,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二,新世纪教育现代性的本质规定。第三,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实现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实现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但是从新课标实施的近10多年的情况来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程总目标难以达到。第二,具体目标设置和内容标准要求过高。第三,在授课中增加了体育教师对学生评价的难度。第四,师资配备和投入呈现普遍的不足。第五,一些体育教师习惯传统的模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有一定难度。要想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真正实现学校体育向教育本质的回归,还应该进行以下方面的课程改革。第一,引导学生真正的热爱体育运动。第二,要提高体育课的科技含量。第三,加强师资队伍整体培养。第四,建立健全检测评价机制。

3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未来启示

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梳理,发现我国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分别经历了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增强体质、健康第一和以学生为本四个历史阶段。这四个主导的课程价值取向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涵盖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轨迹,从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规律和特征。第一,从历史发展视角分析,课程价值取向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第二,从课程功能的视角分析,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是由单一性的价值取向多元性的价值取向。第三,从系统论的解决中国体育文化根儿上的问题,真正体现出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师的教育研究,解决“中国问题”时能够呈现出“中国话语”。

4结语

根据我国的现状,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要提高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确立良好的价值取向,发挥自己的正能量,杜绝“跪着说话”。另外,我们要及时抓住每一次与世界对话的契机,自觉实现与世界体育的接轨,这对我们体育教师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我国体育文化环境的“净化”,形成体育文化“生态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深刻意义。

作者:张环宇 张强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空军航空大学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启示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88865.html

    相关专题:发展经济学论文 湛江师范学院主页


    上一篇:农机用户农机技术论文
    下一篇:组织文化协同对组织创新气氛的作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