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区域金融稳定性实证研究

一、前言

随着市场对金融需求的增加,江苏省区域金融规模扩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规模大幅扩张,存款余额从1999年的7470.43亿增至2013年的85604.08亿元,年均增幅在18%以上,保费收入也从期初117.22亿增长至期末1446.08亿元,年均增幅为20%。但规模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改善,目前江苏省区域金融仍存在一些问题。从金融业发展现状看,区域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且各区域之间发展存在明显失衡。以保险业为例,2009年,全球平均保险深度为7.0%,平均保险密度为595.1美元,2012年,全球平均保险深度为6.5%,平均保险密度为655.7美元,而同期江苏省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仅为2.6%、2.4%与170.3美元、260.2美元。虽然江苏省保险业从总量上有了长足进步,但其保险市场发展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区域金融稳定是指区域内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市场经济主体经营业绩持续改善,劳动力就业稳定,金融系统平稳运行,金融市场稳健发展,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对经济与金融健康运转存在良好信心的状态。众所周知,金融规模的扩张并不意味着金融稳定性的改善,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然会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区域金融稳定进行衡量,以获得更为真实的区域金融稳定性数据,从而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帮助。

二、文献综述

国外已有文献对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进行过深入分析,但对区域金融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入展开。Diamond和Dybvig(1983)探讨了存款与贷款的期限错配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存贷款期限错配使银行处于“挤兑”平衡之中;Mckinnon和Pil(l1998)强调了过度借债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当非银行部门出现盲目乐观时,会出现信贷膨胀导致宏观经济过热,从而影响银行稳定。国内学者在探讨金融稳定问题的同时,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对区域金融稳定性衡量上,对区域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对较少。易传和与安庆卫(2005)将区域金融稳定评价体系分为核心指标与相关指标,分析了2003年湖南省L市的区域金融稳定性;邵新力和段莉芝(2006)通过层级分析法从区域金融机构自身状况、金融市场、区域经济环境状况三个方面对湖南省区域金融稳定进行分析。

三、江苏省地级市区域金融稳

定性综合指数实证研究鉴于目前尚无衡量区域金融稳定性的单一指标,需要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其进行量化。本文通过选取相应指标,构建反映区域金融稳定的指标体系,以获得区域金融稳定相关数据。国内学者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性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殷兴山(2005)等将区域金融稳定分为区域银行稳定状况、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区域金融运行环境;《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2008)》将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分为宏观经济、金融机构和金融生态环境。从已有研究可知,大部分学者进行区域金融稳定性指标体系构建时,也将经济环境因素纳入了指标体系之中。结合相关文献对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的分析框架,本文考虑从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内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衡量。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地方政府、企业财务三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为金融机构。

1.灰色关联度法及数据处理

灰色关联度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它通过对系统数据序列的几何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具有从有限、离散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优势。为此,在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上,本文选择灰色关联度法。(1)宏观经济。主要考察所在地区宏观经济平衡状况。宏观经济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基本条件,故宏观审慎指标是金融稳定评估的先行指标。其中,通货膨胀率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适度指标,其适度值为3.2%;城镇居民失业率、外贸依存度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负向指标;其余指标皆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正向指标。(2)政府收入。主要考察所在地区政府财力。地方政府维护地区金融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适度指标,其适度值为26.3%;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适度指标,其适度值为11.6%;财政收入支出比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适度指标,其适度值为1;而税收收入增长率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正向指标。(3)企业财务。主要考察地方企业的财务状况。由于地方企业业绩可通过信贷等途径影响银行贷款安全,进而影响地区金融稳定,有必要将企业财务状况纳入地区金融稳定测度体系中。其中,资产负债率为区域金融稳定性适度指标,其适度值为60%;税收利润比为负向指标;其余指标皆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正向指标。(4)金融市场。主要考察所在地区金融机构健康状况。金融机构的稳定是区域金融稳定的核心。本文从银行业与保险业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衡量。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适度指标,其适度值为31%。贷存比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适度指标,其适度值为75%。赔款给付占比指标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负向指标。而其余指标皆为区域金融稳定性的正向指标。

2.江苏各地级市区域金融稳定性测算

通过灰色关联度法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性指标体系,可获得江苏各地级市区域金融稳定性(RegionalFinancialStability)数据,具体测算结果见表2、表3。由下表可知,随着改革的深入,金融规模增长显著,但区域金融的稳定性并未取得明显提高。从江苏区域金融稳定性均值看,2003年为0.5593,2013年下降为0.5365。从各地级市区域金融稳定性发展趋势看,各市金融稳定性普遍降低,苏州市区域金融稳定性从2003年的0.6617降为2013年的0.5258;宿迁市区域金融稳定性从起初的0.5475降为期末的0.5154;仅镇江、徐州与盐城三市区域金融稳定性呈上升态势。从各区域稳定性排序看,近几年来,南京、镇江与常州市区域金融稳定性水平较高,连云港、淮安与宿迁市区域金融稳定性水平相对较低。造成区域金融稳定性整体下降的原因在于过分重视规模的增加,忽视了效率的提升,导致金融风险在金融规模增加同时产生了集聚。

作者:龚遥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区域金融稳定性实证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82972.html

    相关专题:工程图学学报 小木虫 许昌学院官网


    上一篇:风机变频器变频技术论文
    下一篇:小议怎样做好转播台播出工作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