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在沿革,人们的工作机遇越来越宽广,随之而来的人才流动也相应地频繁,而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也面临杂乱、难规整的困境。如今社会制度走向开放的局面下,不少人单一地认为传统人事档案所体现的价值并不足以受重视,因而随意对待自己的人事档案,所谓的“弃档族”由此产生。“弃档族”,顾名思义指因为各种原因和片面的自我意识放弃自己人事档案的一部分人群。“弃档族”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一是人事档案内容单一滞后;二是当前各地的人事档案管理费用偏高;三是“重新建档”的违规现象并不少见。“弃档族”现象体现出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并没有随时代改变而进一步完善,存在严重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弃档族”现象展开剖析,深入研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有效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弃档族”改革管理
一、丰富档案内容,提高档案使用价值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主要内容记录着其以往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经历。传统的人事档案中主要记录一些较为固定的内容,如流动人员的基本政治面貌、家庭背景、职称、学历等,而在社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信息却鲜有记录,如流动人员的创新能力、技术才能、交际能力等。除此之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中也几乎缺失综合素质的鉴定及评价。可以由此断定,现有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内容存在陈旧、过时、无法体现变动等问题,其使用价值不高,“弃档”现象的发生与此不无关系。鉴于此,档案部门有必要随阶段性、遵从事实,丰富拓展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内容,使档案的使用价值有效提升。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档案部门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增加流动人员能力、业绩、成就等个性化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要注重补充流动人员诚信方面的内容。总之,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内容既要完整真实,又要丰富实际,要能够真正适应现代化的职业发展和现实高效的职场需要。
二、规范管理环节,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一般性工作主要包含:收集与整理、保管、利用与服务、移交等。这些工作内容相互联系,各个管理环节都非常关键。但就目前而言,流动人员在流动过程中其人事档案并未表现出有效流转。基于此,档案管理部门要重视系统性工作程序,应主动规范档案管理各步骤环节,自上而下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总体可从以下几点展开:一是强化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流动性、分散性、复杂性等特点增加了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难度,是需要重点切入的改革方向。管理部门和人员需要创新性地完成材料的收集工作,如改变收集和保存方式、规范材料收集环节等。二是档案转递手续的老问题,必须要严格化,动态化进行管理。三是全面优化人事档案内容构成。可以增设三类档案,即业绩档案、能力档案和诚信档案。四是要处理好个人隐私保护和档案利用的关系。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内容中包含个人隐私,在“互联网+”时代下,档案管理部门要注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以免受不必要的攻击。
三、完善档案法规,减少违规现象发生
目前,“重新建档”现象非常普遍。“重新建档”行为对人事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无疑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破坏,更严重的是还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导致虚假档案产生。而正是由于“重新建档”,让更多的人选择加入“弃档”队伍。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意识到,“重新建档”有着严重的危害,如无法保证流动人员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一人多档”现象随着发生等。在此驱动下,国家层面必须有意识地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在我国的档案法中并未找到关于“重新建档”条件的规定,更没有相对应的限制和处罚。因此,很多人利用法律漏洞,“重新建档”,留下隐患。为此,国家应该逐渐完善档案法。在法律完善之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也应积极寻找对应之策,如加大“重新建档”危害的宣传。如此一来,可以提高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
四、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与传统管理相区别,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多变,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地更高。而当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缺乏真正专业、全面的人才。特别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逐渐替代下,传统的管理方法早已滞后停顿。而原有的在职人员必须不断更新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并学习有关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网络通讯等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但整个过程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因而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人事管理部门引进的人才既要熟知档案专业知识,也要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如此一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便不再只是虚空形式,要积极走向档案资料电子化、档案库管理现代化、档案服务网络化,让档案管理方便快捷。总之,“弃档”现象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深入分析“弃档”的诱因,重视其现象引发的消极面,并结合实际情况,找出应对之策,不断改革管理方式,从而减少“弃档”现象的发生。
作者:管英哲 单位:扶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