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3篇)

第一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实证研究

摘要:国务院批复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6年多来,皖江城市带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更好促进全区战新产业长效快速发展,本文运用spss进行区间估计测算其战新产业总体集聚程度,并与京津翼战新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探究其在产业布局、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调区域发展、加强地区衔接配合等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各项政策提供有利参考,促进皖江城市带战新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安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聚;区间估计;实证研究

1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进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战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1](2010)将战新产业定义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目前,针对战新产业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审视战新产业发展的视角日趋多元,现梳理如下:王新新[3](201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及路径选择,研究其概念特征及发展规律.张金艳[4](2015)对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度进行评价,分析发展水平并提出建议.金倩倩[5](2015)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运用行业集中度测定区域战新产业集聚水平.代月平[6](2015)贵州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研究,利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β和行业集中度指标CRn测定我国战新产业集聚水平并定位贵州省战新产业集聚水平.寇娅雯[7](201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调控机制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中国目前丞需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制度体系,明晰产业政策作用范围.王欢芳、陈建设、宾厚[8](2015)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研究,提出我国战新产业集聚区在发展中面临的障碍及解决措施.张在旭、尚高龙[9](2013)基于spss聚类分析黄河三角洲经济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利用冰柱图和树状图比较各经济园区的相似度和差异性并提出构想.于铭[10](2007)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利用spss统计分析劳动力净变动指标和集聚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从以上文献梳理来看,已有文献在研究战新产业集聚方法上,大多运用静动态产业集聚指数进行测量,此方法所需数据难以获取,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内容上,基本停留在现状调查,发展对策方面丞需研究;对象上,多集中于全国或发达地区,对于起步较晚的地区缺乏透彻研究.因此,本文选用数据获取容易、计算过程简便,分析结果清晰直观、易学易用的spss软件进行区间估计,定量分析皖江城市带战新产业总体集聚情况,并与京津翼战新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2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测定研究

2.1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集聚情况2.1.1工业产值1)2015皖江城市带战新产业总产值及各市产值2015年全区战新产业实现产值6825.4亿元,占安徽省战新产业的76.5%.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发展困难较多的情况下,皖江战新产业总产值增速虽有所放慢,但仍保持在较快增长的合理区间.近年来,全区各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战新产业发展整体上呈现规模快速做大、实力持续增强的良好态势.全区基本形成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芜湖为双核,宣城和滁州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2)2015年皖江城市带各市支柱型战新产业发展状况a.合肥:汽车及零部件增长18.3%;平板显示及新能源产业分别增长27.6%和19.5%.b.芜湖:芜湖机器人、现代农机和新能源汽车基地分别增长44.5%、22.8%和28.5%.c.马鞍山: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17.2%,新材料产业增长15.6%.d.铜陵: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9%.e.安庆: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34.0%.f.池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2.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9.5%.g.滁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9.1%,汽车制造业增长30.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9%.f.宣城:装备制造业增长11.1%.2.1.2企业效益2016年上半年,全区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增幅同比分别提高9、2.9和25.2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由去年同期下降2.6%、0.4%转为增长3.1%和26.8%.2.1.3集聚基地全区12个战新基地集聚462家企业,2016年上半年产值1297.8亿元,增长15%,全超导托卡马克、量子通信、语音合成等高端科技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2.2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测度2.2.1构建集聚指标分析体系———区间估计区间估计: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根据一定正确度与精确度要求,构造出适当的区间,作为总体的分布参数(或参数的函数)的真值所在范围的估计.样本:n样本均值:样本方差:S2=∑(X-x)2/n-1标准误差:s=√S22.2.2获取指标体系数据1)皖江城市带典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甄选以下11个位于皖江的安徽首批战新产业基地进行研究.2)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趋势测量结果与分析。

3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存问题

3.1发展效率有待提高,部分指标及行业生产增速慢于全省2016年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幅为17%,全区增幅15.9%,比全省低1.1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金属制品机械分别由去年同期增长18.4%和8.2%转为下降1.2%和0.8%.3.2区域分化态势明显区域两级分化明显,经济发达、基础较好、资源和政策集中的合芜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入较深区域,发展方向趋于高端化,对皖江GDP的拉动作用显著,成为全省战新产业的重要增长极.而在以传统产业为主、基础较弱的安庆、池州、宣城等地区,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产业多处于中低端环节,对GDP的贡献相对较小.3.3地区发展各自为阵,未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为深入探究皖江战新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本文将其于我国战新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的京津翼地区进行对比.目前,京津冀地区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及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逐步集中,成为三地发展新支撑.例如“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12.6%,居全国首位.随后,天津及河北相继制定相关优惠政策.2016年三地联合制定印发了《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对比发现京津翼地区战新产业布局紧密,政策制定步调一致,资源互补,错位发展.相比之下,皖江战新产业布局松散,缺乏凝聚力.

4关于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对策

4.1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不断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4.2以强带弱,协调区域发展提高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削弱区域两极分化.例如,在知识人力资源资本上已经具有相当优势的合芜地区,应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强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带动各城市间协同创新,提升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4.3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地区战略规划衔接配合加强整合协调,消除行政区界限观念及政策壁垒,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协调有序管理,平衡各方利益,促进城市分工协作与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将城市间断续或孤立的行业部门串联起来,形成完整产业链,促进全区战新产业集群由大到强.例如,推进合芜马、安池铜城市组群协调发展,促进合滁、芜宣两翼整合.

作者:马旖雯 张晴 单位:滁州学院

第二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沿海各国主要发展方向,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在未来利用海洋资源方面的发展潜力。本文以既有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构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关系框架,并以此框架作为理论基础,探索战略性海洋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思路。

关键词:生态系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如2015年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02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16.3%。但也存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整个海洋经济的比例较小,海洋资源利用质量、效率、效益较低,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如2015年海洋电力业产值只占海洋生产总值的0.4%,海水利用业为0.1%,海洋生物医药业为1.1%,海洋油气业为3.5%;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为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1]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沿海各国主要发展方向,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在未来利用海洋资源方面的发展潜力,关系到一国能否在21世纪的蓝色经济时代占领世界经济科技的制高点。[2]我国已有少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但大多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期,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系统把握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制定规划和政策、配置资源,科学理性培育,促进其健康稳定成长。由于海洋资源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基于海洋资源形成的海洋产业虽与陆域产业联系紧密但又自成体系。因此,培育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借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同时要把握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特殊性。目前,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产业选择、产业发展路径、产业政策设计等方面(姜秉国等,2011;宁凌等,2012;杜军,2014;张玉强,2014;李晶,2012;贺武,2012;马志荣,2013;仲雯雯,2011),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探索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但没有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性,用系统的观点为其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框架。本文以既有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构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关系框架,并以此框架作为理论基础,探索战略性海洋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思路。

一、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1972年美国学者Ayres首先提出了“产业生态学”概念。1998年我国台湾学者杨丁元和陈慧玲用生态概念,系统分析了台湾新竹高科技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此后,产业生态概念成为我国学者研究产业发展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产业生态系统理论逐渐形成。[3]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运用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将产业经济系统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体系,由此引发了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等概念,主要解决产业与环境和谐的问题[4];第二种视角关心产业生态系统的各构成要素如何互动连接、依赖协作,通过价值创造,把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出来并最终服务用户,实现产业整体上的健康发展与经济繁荣。[5]本文采纳第二种视角,将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是由能对某一产业的价值创造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完善、相互补充而形成的有机系统。这些要素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产业赖以生存的关键自然资源;第二类是产业链中实现价值创造的各类参与者,包括价值创新的科研机构,提供原材料的供应商,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企业、配套投入生产者、配套产品生产者和中介组织,接受产业价值的消费者和市场等;第三类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产业要素供给、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政策体系等。以上的要素在特定的产业和条件下,经过相互作用,会共同演化形成一个独特的互动结构关系。一个合理的结构关系会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繁荣,政府可以通过创造条件促进特定产业上述要素合理结构和互动关系的形成。

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关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但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般特征。[6]二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海洋产业的一般属性,其成长速度与发展质量依赖海洋资源禀赋。[4][7]三是强调海洋高新技术和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过程中核心作用。[8][9]本文在吸收现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以提高对海洋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为出发点,以海洋高新技术和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内容,产业本身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的各种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研发、生产和服务活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是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在海洋产业领域的应用。与一般性的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不同的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更加依赖海洋资源禀赋和更加强调海洋高新技术和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核心作用。从海洋产业链的视角来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的实现要经过科技创新、资源开发与保护、生产制造和市场服务四个产业链过程。[5]因此,可以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划分为海洋产业创新系统、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系统、海洋生产制造系统与海洋市场服务系统四个子系统,它们构成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层。其中,海洋产业创新系统服务并驱动其他三个子系统的发展,居于最核心地位,推动整个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能力和竞争力。此外,海洋产业生态系统还包括文化意识、市场环境、政策法律等软环境要素和产业要素供给、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层形成互动,并支撑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各要素结构关系模型如图1。1.海洋产业创新系统由于海洋资源丰富多样,面临十分艰巨复杂的开发环境,开发方式表现为综合性和高技术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因此,海洋创新系统是引领和支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动力。根据新技术研发及转化规律,海洋产业创新系统又可分为海洋科技研发子系统和海洋科技转化子系统。在海洋产业链的价值创造过程中,需要用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勘探、提取及保护海洋资源;创新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对海洋资源开采、加工制造并转化为新产品的效率;用新的经营理念、技术、方式,依托海洋资源,面向用户研发新产品,服务好市场。这就要求研发和转化必须面向并融入海洋产业链的全过程中,以推动海洋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不断升级。海洋科技研发子系统以海洋产业链中的涉海企业为创新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和开发,以产业链中企业和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为导向,主要承担海洋产业基础性、前沿性和产业共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任务。研究表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有效的机制,因此,组建以涉海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等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对增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10]海洋科技研发子系统的成果只有经过转化,才能被海洋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经济价值。而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政府机构提供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引导与支持,也需要孵化器、中试基地等转化平台的扶持和服务。因此,海洋科技转化子系统由涉海企业、转化平台和政府等主体要素构成。[10]2.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系统海洋资源可分为海洋物质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能源(海洋风能、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等)三大类。[6]围绕着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划为六大主要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能源产业、海水利用产业、海洋制造与工程产业、海洋物流产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矿业。各种海洋资源是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物质基础。为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人海和谐,就必须构建一个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系统,以确保能够做到科学、有序的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系统由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和中介机构等参与主体构成。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各参与主体发挥各自功能,并通过构建恰当的机制,以实现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目标。[11]政府作为管理者,要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持续、稳定的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人海和谐目标的指导下,确立科学的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的规则,通过法律、政策和税收等手段,对其他参与主体起到引导、激励和监督作用;企业作为海洋产业资源开发和海洋技术成果应用的主体,要在政府制定的规则指导下,加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海洋资源开发效率;大学、研究所等涉海科研部门,通过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面向企业需求确定研究内容,加快对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科技服务与金融等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各类中介机构,根据政府规则和市场需求,为其他参与主体提供技术与资金等方面支持和保障。[11]3.海洋生产制造系统海洋产业生产制造环节是把海洋资源转换成海洋产品,满足用户效用和实现海洋产业中企业价值的核心环节,也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产制造系统由众多不同类型的企业组成,在核心企业的领导协调下,通过成员企业协同合作实现最终产品的生产,并通过价值共享维持整个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其成员企业主要包括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通常是核心企业)、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生产设备制造商、生产性服务提供商以及相关中介组织。[5]海洋生产制造系统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输送到市场供用户购买,在服务于类似市场需求中的不同海洋生产制造系统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降低企业间交易成本、减少系统内管理费用、提高供应效率,增强海洋系统竞争力,海洋生产制造系统内部成员企业之间需要形成一个合理的分工协作、纵向整合的生产制造网络体系。企业具有异质性,海洋生产制造系统中的不同成员企业分工不一样,在生产制造网络中的地位(主要体现为权力和责任)也不同。最终产品制造商通常是系统内的核心企业,掌握着市场资源,占据价值链的高端,负责最终产品的研发、总装、销售等关键环节。少量一级供应商具备很强的专业实力,与核心企业紧密协作并按照其技术要求,负责产品某个子系统的研发与生产。一级供应商作为核心企业与多级供应商的纽带,在生产制造网络中的承担着管理职能,协调控制多级供应商完成供应任务。众多的二、三级供应商,在资源和能力上与前两者存在较大差距,一般根据上层供应商的指令被动协同生产,负责向上一级供应商提供产品模块或零部件。[12]4.海洋市场服务系统海洋市场服务系统是海洋产业产品通过市场交易,到达用户,满足用户需求、获得用户的认可和接受,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过程。海洋市场服务系统由用户、竞争产品、互补产品、分销渠道、售后服务、用户社区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用户效用的实现和用户的满意度,并通过反馈机制促进或限制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用户基数是海洋产业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同,新兴产业独特价值得以实现的市场基础,决定了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前景;更多的竞争产品意味着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好地满足市场的个性需要,同时也增加了行业企业的压力,驱动企业的持续创新,促进新兴产业的繁荣;市场的繁荣能够带动互补品的发展,同时互补产品的提供也提升了产品的价值;产品用户通过各种形式的用户社区表达对产品进行意见反馈、分享推荐、甚至直接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增加了产业用户与企业的互动,从而更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和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5]5.环境要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的环境要素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是指系统运行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产业要素供给。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网络、电力网络、信息网络、资本市场、知识产权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等。另外,港口和园区等基础设施也是对推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重要载体和平台。[10]基础设施是支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产业要素供给包括人才、科技、资金和海洋资源等。我国提出发展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海洋装备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深海产业等。这些产业都要依托海洋资源,并具有高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与高收益的特点。高科技研发需要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持,高科技成果转化更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因此,丰富的海洋资源、高科技及人才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获得发展基本要素供给。[10]软环境是指对系统运行有重要影响的海洋文化意识、市场环境和政策法律法规等外部要素。海洋文化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开创精神,比内陆文化更富有开放性、外向性、冒险性、开拓性和进取精神。将海洋文化意识植根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网络之中,有助于海洋产业创新。市场环境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背景,也是衡量其成败的主要标准。市场环境主要包括金融、信息、技术、保险、劳务、房地产等要素市场。良好的市场秩序可以将海洋资源配置到最有需要的地方,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能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政策法律法规可以推动或制约产业的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得到科技、产业、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扶持和保障;同时,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和众多利益主体的权益进行保护,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10]一方面,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资源开发、生产与市场服务各环节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要素的支持,某些情况下,环境要素甚至会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例如,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采购、示范化应用和补贴等措施能够迅速形成产业需求,扩大市场规模,从而降低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推动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另一方面,海洋产业的发展又能反过来促进相关环境要素的演化与完善。例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在该领域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高技能员工的需求,从而促使大学开设相应的专业或课程来培养人才并开展相关科研,吸引相关机构开发新的咨询与培训业务,从而引发人才的供给与社会教育培训体系发生改变;产业规模的扩大会驱动政府制定相关的生产、安全、应用、服务、环保等一系列标准体系与监管法规。[5]

三、结论

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为了使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需要从研发、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生产制造产业链的完善及市场体系的培育、环境营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完善、功能协调产业生态系统。为了促进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强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建设,实现根本性创新的突破和促进重大创新成果的转化。(2)构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系统,实现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3)完善海洋生产制造系统,打造完整的海洋新兴产业链,提升行业企业及其各种机构之间协同合作效率。(4)培育市场规模,增强需求对产业的拉动,建立相关产品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5)通过创建特殊功能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或者产业聚集区,为特定的产业提供更加适合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催生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张战勇 单位:广州航海学院

第三篇:谈能源计量与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计量技术机构如何把握契机,有效发挥自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为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

一、新时期产业经济发展战

略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关系从近期主要国家对未来一段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布局来看,各国将应对经济危机并振兴经济的希望寄托于以绿色、节能、低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以期通过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重构/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实现产业转型,争夺全球经济的制高点。在上述背景下,我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提出,重点培育和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其中,“节能环保”产业为七大产业之首,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适应产业绿色发展的国际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支持制定并发布实施环保排放、安全、能耗等技术与法规标准,阻止低端产品的入市;“生物”产业,将对改变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可再生产业体系,促进人类健康产生革命性影响;“新能源”产业,积极开发利用新一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多能互补,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发展战略;“新材料”产业,将大力发展低碳节能的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综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均支持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绿色经济发展,对当前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展,能源计量需先行

能源计量研究能源领域的计量问题,解决能源领域经济技术活动中计量要素的应用。涉及相关法律法规、技术、管理。它的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然而,它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进出用能单位的能源量的计量测定,更不是单纯地对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与校准,而是伴随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以测量手段量化跟踪和考核,发现缺陷、技术潜力和管理漏洞,及时加以改进提高,以实现对耗能量的精准控制和精确管理,实现最优用能措施,达到最佳能耗效益,科学地促进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和核心要素。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展,能源计量需先行。目前,能源计量工作具体包括:根据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配备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能源平衡测试、能耗测试、能效评估、节能量审核、能源审计等现场节能检测;能效标识、节能(水)产品认证等用能产品(设备)检测;电梯、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检测;新能源、新材料检测;碳排放核查、碳足迹跟踪(碳标签、碳关税)等。当前能源计量工作的特点是:认识的社会化;政策法规依赖性强;测量与分析技术难度大;社会效益明显但直接经济效益因产业不同差别较大;新型新兴学科技术需要宣传、深入研究、激励应用,且意义重大,需要全社会关注和重视。

三、通过能源计量的先进技术手段及其应用,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1.技术手段(1)在线、远程、实时动态的检测与控制及数据传输、统计分析网络化。(2)计量检测数据网络智能化控制与管理(以单、双向互动为特点的检测、调配、控制网络数据自动化系统)。(3)新能源检测方法研究与体系建设。(4)结合多指标、多参数的实时自动诊断与评估体系的应用。2.应用领域(1)提供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第三方)技术与交易实时数据。(2)低碳经济研究与评价。(3)碳交易计量数据(国家、地区、机构之间)。(4)实时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统计技术应用。(5)用能单位(企事业)能耗诊断、管理、控制与改造信息化与自动化。

工商管理论文四、结束语

从目前世界产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来分析,能源计量是促进当前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产业发展必不可缺的核心要素和基本条件,历史新时期能否及时准确把握契机、搭上产业转型的快车,并促进产业发展,能源计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计量数据的有效管理,就不能量化各环节的能源消耗,无法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作者:朱崇全 金秀月 单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246485.html

    相关专题: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 健康之路


    上一篇:大学生志愿者政治思想素质提升路径
    下一篇:工程审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技巧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