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浅析分析
摘要:高校具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主要职能,而这三大职能无不与科研息息相关。农业高校还担负着服务国家“三农”问题的重大责任,农业高校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行准确的科研定位,服务于农业的发展。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使农业科研项目使用更加科学、规范化,最终能将农业科研成果更好的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目前,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普遍存在重申请、轻管理,规范化程度低,机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和对农业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农业高校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一方面给农业高校带来了机遇,另一方也给农业高校科研管理带来了挑战。科研工作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形成科学化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内容及农业高校科研工作的特点
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是指农业高校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和运行机制,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实施,从而形成一套规范性的科学管理模式,能够经济有效的完成科研任务。农业高校科研工作存在社会公益性、工作周期性长、不稳定性、科研成果保密性差等特点。农业高校科研工作的转化满足了人们生活的更多需要,最终受益的是农产品生产者和广大消费者,因此具有社会公益性。农业高校科研工作受到经济、社会、自然以及农产品本身生长周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具有工作周期长、不稳定的特点。而农业科研工作的开放性以及社会性,又使得农业高校科研工作具有成果保密性差的特点。
二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重申请、轻管理
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的经费不断增加,各省、市也设立各种农业专项基金来扶持农业的发展,并通过制定政策来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水平。在这种背景之下,农业高校普遍在前期投入大量的精力,设立实施方案和实施区域,争取为项目能够立项付出极大努力。然而项目真的立项成功了,高校就放松对科研项目过程的管理,常常疏于监管,在研究过程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影响项目的工作进度,甚至出现不能按时结项的情况,造成科研资金的浪费。
(二)规范化程度低
科研管理工作由于受到国家政策、时间限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各种变化,例如国家修订了项目管理的工作中的一些财务管理和监督管理的工作流程,但是高校科研管理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未能根据现有的形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即使有些农业高校做出了调整,但实施细则过于粗放,针对性和操作性都不强。或者,管理者只是作为一个上传下达的“传声筒”,程序宣传的力度不够,未能给科研人员提供有效服务,反而使真正做研究的基层研究人员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应付各种程序上的问题。
(三)机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科研项目从申请、立项、研究到后期成果的验收、转化、奖励,是一个有机的连续的过程,但是有些高校的科研工作对各个环节进行分割,成条块化管理模式,中间涉及到各个不同的人员,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例如,项目研究管理工作的人员不知道项目的来源和出处,而申报项目的管理人员不了解项目的实施计划和实施情况。此外,由于缺乏市场化的沟通机制,农业高校很多科研项目始终处于研究阶段,只停留在纸面上,其成果很难进行市场化的推广,真正做到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帮助。有些农业项目的应用技术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成熟,但直到现在才逐渐推广开来,造成了国家科研经费的极大浪费。
(四)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科技绩效包括科技成果和科技业绩两个部分的内容,科研工作的评价主要通过论文著作、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体现,包括一些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然而,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论文数量、轻论文质量的情况,重项目的申请,轻横向方面的技术转化,在一些横向的技术转化课题中,管理方式仍旧采用旧有模式,管理费用占项目经费的比例过重,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一些高校老师甚至以私人名义与企业合作,造成科研经费的流失。
(五)农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人员相对较少
随着国家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不断增加,农业高校的科研项目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一个中等规模的高校拿到的农业项目大约在1000项,每年的科研申报渠道仅国家层面就有几十个,再加上地方的各种横向申报渠道。然而,农业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仅仅只有几个人,每个项目从申报到最后的公布结果都需要1-2个月的时间,科研人员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申报和结题验收等工作之中,造成了项目中间管理的弱化。
三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农业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农业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很多都是非管理专业出身,原先都是从事技术的人员,虽然在对专业项目的管理上有其自身的优势,有很高的业务水平,但往往也会缺乏创新性的管理手段,仅仅局限于对技术的探索。因此,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考察,补充其管理学知识的短板,也可引进一些集管理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使其在该岗位中发挥特殊优势。
(二)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建设
针对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模式不健全的问题,高校应尽快制定出一套与国家政策相匹配的制度,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和运行机制,完善各类项目的管理办法,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实施,从而形成一套规范性的科学管理模式,能够经济有效的完成科研任务。要加强项目的中期管理,形成以项目负责人带头,其他管理人员积极配合的管理模式,建立项目信誉机制和鉴定审核机制,加强阶段性检查,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杜绝项目中的一切腐败行为,促进项目的持续推进。另外,通常情况下,一个项目负责人会同时负责很多个项目,这就有可能导致对某一项目投入精力不足的情况产生,应当同时建立起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三)促进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农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一个项目从申请到结项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管理人员实行轮岗轮换,既要让中期管理人员了解项目的来源和出处,也要让申请立项的管理人员掌握项目实施的进程,掌握项目的产出成果,监督项目的规范化运行,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及时作出评价。加强交流可以促进项目实施的效率,是科研项目尽快实现成果的转化,继而推进市场化进程,从而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建立科学性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目前,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许多农业高校旧有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急需建立新的绩效评价系统,科技绩效指标应进行扩容,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全面的对科研成果做出评价,要综合分析各个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一些农业大学对教师和学生发表论文重数量、轻质量,忽视不同学科的差异性,采用相同的影响因子评价标准,论文的影响因子在5.0以上就给予较高的奖励,论文的影响因子在5.0以下就给予较少的奖励,这显然存在不合理性,也会严重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对不同学科发表论文的难易程度进行区分,列出不同学科的顶级杂志期刊事先进行公示,只要科研人员在所列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就可以得到肯定和奖励。努力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科研水平。
(五)创新管理组织机制和管理手段
长期以来,农业高校采取的管理模式都是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集权管理。因此,要将科研管理的学术只能与行政职能相分离,达到相互制衡的模式。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上,要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避免科研经费的腐败和浪费现象发生。此外,加强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操作性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研转化平台的建设,形成利益共同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问题的关注和对农业科研事业的投入的大背景下,农业高校担负着服务国家“三农”问题的重大责任,应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建立起规划化的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模式,不断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确定农业科研发展优势,构建科学研究平台,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高效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使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够健康、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奕等.不同类型高效科研中期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
[2]孟祥东王铁良马云启.浅析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3).
[3]张俊芳.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存在问题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
作者:马吉锋 邱小雷 张羽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第二篇: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升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水平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科研管理的激励机制应运而生。激励机制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科研工作的热情,但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本文将简单介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并研究激励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激励机制;高校;科研管理
一、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现状
激励机制是将激励的手段与方法应用到员工的工作管理过程中,组织单位与员工相互促进,互相监督,其本意是促进员工尽最大努力为组织和单位工作。[1]激励机制也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这一机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对高校科研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很多高校施行激励机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发放科研津贴,通过科研水平评判教师工资待遇水平,把科研成果作为决定职称评定的重要因素等。
二、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手段发展不平衡。对于目前很大一部分高校而言,说起科研工作的激励手段,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奖金,职称等物质奖励,而似乎高校通常也只会采取这一种物质激励方式,往往忽视了对科研工作者精神上的激励。[2]激励机制的方式过于单调,必然会导致很大的弊端。过分注重物质奖励,容易形成一切朝“钱”看的风气,科研工作者人心浮躁,难以真正沉下心来花很长的时间来完成一项有价值有深度的科研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高校有更多的经费、更好的科研环境提供给科研工作者,却常常忽视了给予科研人员精神激励。激励手段中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总是不能很好地配合。并且,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存在一些院系之间科研经费不平衡的状况,所谓“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科研能力强的院系得到更多的科研经费,科研发展更好,而一些科研能力想读较弱的院系得到的科研经费越少,越不利于其科研水平的提高。最终会影响高校整体的科研水平。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不仅如此,受到激励机制奖励的科研工作者也不能保持一定的科研水平,一些科研人员为了职称或者津贴而科研,功利性和目的性太强,不能保证科研工作质量,和科研工作的同一性。而学校也没有明确的监督管理机制,对科研工作质量的审核较松。职称评定后不会再因科研成果减少更改也导致一部分职称较高的教师科研工作成果骤减。
(三)忽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激励机制中,科研成果的奖励和职称评定主要是按照在科研工作中工作分量的来分配的,并且一般情况下,科研工作还会对科研工作者的人数做一定的约束。[3]因此,在科研工作中很多高校教师都会争取担任领头人,并且对科研工作小组内成员的地位职责进行划分。这种现象并不利于小组的团队合作,或者干脆导致一些科研工作者排斥与他人合作、更愿意单打独斗。这就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选题,一些规模大,耗时长,需要参与人员多的项目不经常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选择。科研工作的整体发展受到制约。另外,科研小组内成员的奖励分配没有制度可以依照,完全按照项目负责人的意愿来进行分配,这就导致了小组内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且不利于成员之间的合作,也就更难做出好的科研成果。
(四)激励机制的发展落后于高校科研工作的整体发展。激励机制主要是为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干劲而提出的。换个角度来讲,科研激励机制也是为了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服务的。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国家政策国情不同,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是现状是,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及时调整科研激励机制的具体细则,仍然沿用过去的激励机制制度,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不利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进行。
(五)激励机制的制度运作不透明,存在“暗箱”现象。激励机制对于科研项目的评选审核过程中,所有流程是不对外公开的,这使得激励机制的运作不够透明。往往存在一些徇私舞弊的行为,最终评选出的结果也令人质疑其公正性。
三、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以高校全局发展的眼光看待激励机制。结合高校的整体发展方向,联合高校的各个部门,完善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体系,并及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对激励机制实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加强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监管力度。高校应建立有关部门对科研激励机制的运作进行监督管理,并将激励机制的评选过程透明化、公开化,以保证最终结果的公正性,真正起到激励科研工作者的作用,激励踏实做出成果的科研工作者们。
(三)鼓励团队合作。中国自古就重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激励机制中,应加强对于团队合作的激励,调动科研工作者团队协作的积极性。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把科研工作小组整体作为奖励的对象,并且明确组内成员奖励的分配方法,在激励机制对科研成果的评审过程中,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评判的一项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滨江.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07):11-12.
[2]周奇.高校教育科研管理中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02):102-104.
[3]伊廷华,张潇予,李宏男.完善高校科研团队管理及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2(Z4).
作者:唐圣姣
第三篇:高校海归人才科研管理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海归人才是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作为人才聚集的高校,海归人才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他们已成为各高校科研、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本文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高校在海归人才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提升高校海归人才科研管理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海归人才;高校;科研
据从教育部网站获悉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404.21万,累计回国人数221.86万,2015年出国人数为52.37万,回国人数为40.91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邓小平提出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方针为导向,大力支持学子走出国门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同时,为鼓励海归人才回国工作,国家也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如“春晖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等。现阶段,辽宁科技创新能力还有些薄弱,作为海归人才聚集的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站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起点上,为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高校海归人才科研管理现状
1.研究现状。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有关留学归国人员科研管理、现状调查、对策研究等文章偏少,而且大都停留在某一地区、行业或研究的初步阶段,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辽宁省人才引进政策对比“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具有滞后性,而且研究时间较晚、研究资料有限,相关书籍也不多。目前,针对归国留学人员的研究多为地方人力资源部门,通常从地区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研究切入点,对辽宁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研究不具普遍性。2.海归人才科研管理现状。通过调查了解到,辽宁省内高校的海归人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在高校任职期间,由学校公派或自己自费(与学校签订留职停薪协议)到国外做访问的学者或进修学习后,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的海归人员。二是在发达国家学习并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后短时期内立即回国工作或在国外有一定工作经验后回国工作的海归人员。在海归人才科研管理方面,大部分高校在科研过程管理、经费投入、激励机制等方面并未有针对性制定相关政策,导致海归人才的价值作用体现不明显。
二、现阶段高校海归科技人才科研管理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学术环境和生活条件差。由于科研仪器、材料等的购买成本较大,国内科研条件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海归人员对科研环境的需求;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快地融入到所在科研团队的学术氛围中来;很多海归人员归国后没有固定的住所,甚至涉及到孩子就学困难、伴侣工作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2.科学研究起步难。留学人员归国主要是为了个人发展,而个人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们能否在科学研究中做出成果。通过初步调查了解到,辽宁大多数海归人才科研起步比较困难,主要表现在科研经费缺乏。科研经费缺乏是留学归国人员面临的最大困难,虽然国家、地区有相关政策对海归人才的研究工作会给与相应的照顾,但对于广大海归人才来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课题的申请难度也比较大,使得前期在国外研究的内容在国内不能继续。3.科研管理者对海归人才科研过程跟踪不到位。大多数单位把海归人才放到工作岗位上之后对其漠不关心,由于对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生疏,导致其科研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没有系统的、长期的有利于海归人才发展与成长的规划。很多海归人员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对其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一些必要的培训几乎没有。高校在引进海归人才时,并没有形成成熟的、系统的和可操作性的长远规划来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甚至有些高校引进海外“学术明星”就是为了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4.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尚不够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既是标尺,又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位和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大多数回国学者认为,现有的科研激励机制存在评价过于频繁、过分看重产量、注重短期成果等问题。海归人才对于科研层次的自我评价偏高,海归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人才测评体系和奖励制度等尚不够完善。
三、提升高校海归人才科研管理能力的对策
1.要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使人才成长。有效地使海归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科研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竞争的学术环境,采取各种措施为海归人才提供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机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仪器设施投入,重视解决“海归人才”在图书资料信息获得、科研、实验设施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为海归人员科研水平的提升提供基本保障;解决海归人才在生活条件,如住房、子女上学、配偶工作等方面的问题。2.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海归人才科研启动正常运行。可设立“海归人才科研启动专项资金”,专款用于支持归国教师科研和改善研究条件。用有限的启动经费,根据不同的科研情况适量投入资金,主要调动他们“眼光向外”争取资金的积极性,同时根据科研进展情况适当地追加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进行筹资,协助他们申报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类科研启动基金。3.加强对海归人才科研过程跟踪。由于海归人才不熟悉国内科研的过程及国内外科研过程存在差异等原因,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科研过程动态跟踪机制,并制定规范化的评价体系与方法,在科研过程中分阶段性地进行初期、中期、结题进行评价。科研管理不能陷于被动的管理状态,应强调主动工作。为此,我们可以成立科研跟踪小组,根据科研内容定期对课题组有关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跟踪。只有在跟踪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并予以解决,才能使他们能立即开展工作,有利于带动全局。4.完善科研评价与奖惩机制。通过调查了解到,辽宁省内高校均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科研评价与奖励机制,但缺乏针对性,应制定适应留学归国人员发展的科研评价与奖励机制。在科研评价体系方面,一是要根据人才特点,进行高、中、低级分类,各个级别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二是要根据他们的研究领域和所属行业的不同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要体现出各领域的侧重点;三是应建立纵向与横向联动的评价机制,在科研过程中引入同行评价指标,更加有利于科研人员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积累丰富经验。在科研奖励机制方面,一是应建立完善的海归人才科研管理奖惩机制,对于风险性很大、研究周期较长、尖端领域的探索性研究等应建立相关奖励机制,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对于在科研过程中表现出的学术不端、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科研人员,要坚决予以惩罚,净化学术风气。
作者:许然 刘宏生
第四篇: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改进思路
【摘要】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有力支撑。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理顺,有助于推进科研水平的提升。从改变认识、科研服务、特色化发展三个方面,给出了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具体改进思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改进思路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我国的民办高校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从开始的数量、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转向质量、实力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阶段。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民办高校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改变对科研工作的错误认识
民办高校定位是应用型高校,在实践中往往被片面地理解成了单纯地搞教学的高校,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民办高校的教师一方面,由于教学任务较重,用在科研上精力就较少;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教师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够合理,以青年教师居多,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较少;助教、讲师偏多,副教授、教授偏少,这些青年教师科研意识不足,科研能力不高,就造成了整体科研队伍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水平偏低。即使从事科研工作,亦主要是为了评职晋级的需要。因而,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从科研对民办高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导作用,对提高办学层次的支撑作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变革作用等方面去宣传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科研工作摆在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上,领导和教师们改变观念,用思想指引行动,以思想激励行动,在民办高校营造浓厚的科研意识,使领导层重视科研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使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同时热爱科研工作,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当中。
二、变“科研管理”为“科研服务”
科研管理人员与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应是服务和保障的关系。在民办高校,科研底子薄,要想推进科研的发展,就更需要科研管理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科研管理人员要想做好服务工作,首先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科学管理流程也来不得半点马虎。科研管理人员必须把握国家、省市、学校关于科研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关注科研动态和信息,及时向科研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发布;熟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流程、注意事项;立项后,要跟踪项目进展,做好动态监控和中期检查,在结项时,总好总结和验收工作;注意科研项目资料的整理、立卷、归档;根据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发展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等等。除了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学习积累外,还有积极参加相关的业务培养,多向兄弟院校科研机关学习,开展业务交流,学习其有益的经验。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科研人员数据库。对科研人员的自然情况、职称结构、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特长兴趣等都有较为详细的信息记录,并不断更新信息,使科研管理部门能对全校的科研总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项目申报时可以参考相关科研人员的研究特长和科研成果,给予一定技术上和经验上的指导,以提高申报成功率。
三、走特色化的科研发展之路
民办高校的科研发展定位,可以参考公办高校的做法,借鉴公办高校的经验,但不能按部就班、照搬照抄。公办高校的科研发展可以关注“高大上”的项目,但是民办高校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科研经验不足,科研人员实力总体较弱,科研发展定位显然不能与公办高校一致。字典中对特色的解释如下: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可以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三个方面探索民办高校科研的特色化发展。“人无我有”强调的是差异性:我们跟公办高校比基础学科、前沿学科的学术研究、科研立项显然是没有竞争力的,但是民办科研管理人员可以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和教师从公办院校没有的科研对象入手,如抓住“民办”这个关键词,将民办教育的各种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践中总结民办教育规律,将做法上升为理论,反过来再指导实践,不仅极具研究价值,而且研究更加贴合实际贴合自身,研究也更加深入。“人有我优”强调的是优势性:民办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将科研工作与其优势学科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引导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利用学科专业的优势形成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良性发展态势。在学科专业教学中产生科研思路,产出科研成果,反过来再为教学模式优化提供思想引导和智力支持。“人有我精”强调的是精细化: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无法“大而全”,那么就要做到“小而精”。不是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大课题、大项目、大主题,在研究对象上“多点开花”,而是鼓励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一个课题做精做细,将一个问题研究得全面深入,有积累有专攻,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研究系列,这样立项的成功率能更高一些。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一定要与民办高校的校情结合起来,从意识层面,要有正确的认识;从具体操作层面,要变管理行为为服务行为;从发展定位看,一定要走特色化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与公办高校科研竞争方面的弱势,提高其科研管理的效率,发挥民办高校的优势和特色,推动科研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促进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成玉梁.浅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如何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8(13).
[2]廖海.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汪向东.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必须加大科研工作力度[J].理论导刊,2014(1).
[4]蒋科兵.高校科研管理者应强化五种管理意识[J].科技与管理,2011(4).
[5]梁琳,王玉兰.做好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J].中华少年,2015(24).
作者:许英红
第五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改进策略
[摘要]科研管理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研水平是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科研进步更是开展校地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师生荣誉感的重要途径。改进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需要因势利导、创新思路、发挥特色优势、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保持强劲的科研发展势头,服务学校整体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改进
地方高校既是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组成,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项目“孵化园地”,地方高校在人员力量、物质资源、专业方向等方面都与重点高校存在极大差距,在当前科研项目愈加细分化、专门化的趋势下,地方高校可以从建设本校特色科研队伍、注重挖掘优势学科科研资源、加强成果转化等方向入手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
1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科研管理价值取向模糊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因素影响,个别高校科研管理价值取向不明晰,片面强调学术氛围或项目的应用价值,不利于教学科研的长期发展。科研人员为了评职称急于求成,在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结项过程中不能精益求精,将大量精力用于争取项目上,重数量、轻质量,对结项的课题疏于后期发掘突破,浪费科研素材和资源。1.2成果转化途径不畅通我国当前处于科技创新的良好时期,“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并做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由于项目自身质量不高、配套技术不完善、经济投入不足、平台职能缺失等因素,科研成果转化不尽如人意。随着行政支持下各级“孵化园”的建设,转化平台和经济投入问题将得到解决,但项目质量和可转化度还有待提高。1.3成果宣传成效差随着教育和科研的不断发展,教育科研成果不断推陈出新,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以往的知识体系。受教育体制和惯性思维的局限,社会层面的知识更新相对滞后,高校在面向地方宣传科研成果方面还有待加强。1.4科研管理服务相关部门协作不足科研管理涉及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多个方面,在经费物资、人员机构配置方面尤其关键,科研管理职能部门在对科研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总结的过程中,难免受到人事、财务、国资等原有制度的限制,相互协调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2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
科研管理是高等院校提升科研水平、发挥科技创新职能的重要保障,强化科研管理需要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和需求,引导学校科研工作逐步形成学术精品与服务社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1)以国家级与省级学科建设、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和科研各类管理文件为指导,修订完善学校的科研管理文件,推进教师科研评价体制改革。规范学术行为,引导广大教师维护良好学术风气。鼓励教师申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省部级科研《成果专报》,通过打造科研精品扩大学术影响力、增强学术竞争力。地方高校不仅要将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科研成果引入办学和科研活动中,还要把本校师生的成果加以宣传,营造科研氛围。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科研宣传活动,通过全媒体手段在校内外普及科研知识和成果,增强人民群众文化的自信。(2)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抓手,加强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工作,及时关注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公告,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做好政策解读、申报书填报技术指导、跟踪项目申报评审信息等服务工作,以提高申报成功率。特别是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应予以重点扶持和指导,加强校内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引导全校教师聚焦学术前沿,凝练研究方向,为学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加大各级各类在研项目的服务、管理和监控力度,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的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经费管理等环节,提高各类在研项目的按时结题率。(3)加强科研队伍与平台建设,做好管理、服务与检查,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运行,积极组织申报高级科研创新团队与科研平台,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库,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开展研究,提升资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各类重点实验室扩大开放度,提高实验设备的运转效率,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申报重点实验室。推进学校各级各类科研创新团队建管理期刊设,生态农业论文整合、培育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创新型学术团队,并积极申报省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高水平科研团队。(4)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协调,不断提高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快速、有效的科研信息发布和传达管理能力。清理和规范校级科研机构建设,完善科研机构内部规章、经费管理、科研项目、成果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的相关制度。建设学习型实验室,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视野,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严格按照学校发展规划与目标管理督查建设的各项要求,以圆满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持和发扬为广大师生服务的良好传统,提高科研工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相关行业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协作,为广大教师横向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提供指导和服务,提高横向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琳,苍健,钟鸣,等.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信息管理问题初探[J].教育,2016(7).
[2]冯光伟.高校教师专业自主的生态建设策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作者:李冬梅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