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校的留守大学生和贫困大学生相对集中,这些特殊大学生“难教育,教育难”是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教师在面对这一特殊教育对象时应三思而后行。反思教育过程中“习惯性训导多,平等的交流少;空洞说教多,可操作的针对性措施少;‘以人为本’说得多,让大学生体验得少”的问题,要在教育过程中体现教育的包容性、针对性、体验性,从而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高职;特殊大学生;教育;实践与思考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以实现。但由于农村与城市学校客观存在的多方面差异,使得高职校的留守大学生和贫困大学生相对集中。这部分大学生特殊的成长轨迹、生活环境和情感需求等,使他们心理变化的起伏较大,自卑、孤僻、冲动、逆反、难以驯服是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常见的状况。这些特殊大学生“难教育,教育难”的客观存在现状,给教师与大学生双方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这也成为农村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一、案例
案例一:H,父母在外打工,与7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缺乏父母应有的管教,他平时行为约束力特差,冲动、好斗,课堂上公然扰乱秩序、顶撞老师。有老师比喻他是一头牛,只知道瞪着眼,鼻孔喘着气,从不会好好地说句话,难以沟通。多位以“严”闻名的老师想方设法制服他,结果均在他的面前败下阵来,换来的是父母、老师一次次的失望。作为班主任的我,既同情老师们糟糕的工作心情,又不愿从我手中溜走一名特殊大学生,决定亲自试一把:我与这位H同学进行“德育帮扶”结对。在我的一节体育课上,各班都在为校广播操比赛作积极的准备,班主任也到现场督阵。在整齐划一的动作练习中,唯独H偶尔应付式地比划两下,给人“鸡立鹤群”的感觉。练习一结束,忍耐不住的班主任对他当头棒喝:“H,你给我站出来!”他却满不在乎地昂着头,摆出一幅“刀枪不入,油盐不进”的架式,挑衅似地看着老师,好像在说:“我就原地站着,随你处置。”其他同学都默不作声地望着我和班主任,似乎是等待一场暴风骤雨的降临,操场上出奇的安静。我细步走过去,静静地看着他,摸着他的头微笑着说“H,你会做这套操吗?”“不……不怎么会。”我的友善反让H说话结巴起来了。“H,你不想骗老师,说明你尊重老师,老师要谢谢你。同时老师也很欣赏你的诚实。”H一愣,诧异地看着我。没有揭短,没有批评,我搂着他的肩,面朝大家道:“同学们,给H同学一段时间,我相信他一定能将广播操学好。同时我们要主动帮助他,让他早日赶上大家,争取让我们班的广播操成为全校第一,大家有没有信心?”很显然大家被此时的气氛感染了,一齐大声喊道:“有!”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反应!于是我趁热打铁:“H,男儿当自强,你愿意为这个第一,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吗?大家可对你充满信心哟!”H的眼睛明亮起来了,昂起的头却低下去了,若有所思后说出了“愿意”二字。课后我俩约定,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我陪他一起练习广播操。刚开始,H的动作尽管还是有点不协调,但从他那股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儿中可以相信他一定能做得更好。果然,在全校广播操比赛中他们班获得了一等奖。表彰会上,H代表班级领奖时显露出的那份自豪,让人倍觉欣慰。案例二:F同学,单亲,家境贫寒,性格孤僻,上课除了画画就是睡觉,他似乎成了班级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全校组织黑板报评比,有绘画天赋的他被同学推荐出来,但他却不愿参加。我把他找来询问,为什么不愿为班级出力?“我不屑在他们面前展露,我学习不好他们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他们呢”他若无其事地答道。“哦,那算了。你有个妹妹,就是我的女儿,今年四岁,特别喜欢画,有空画一幅送给她,愿意吗?”我试探着问他。他先愕然———而后又兴奋,又激动———原来老师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啦。“没问题!过几天一定送上。”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过了两天,他郑重地捧着一幅画给了我,上面认真书写着:“送给我的师妹”。我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多懂事的孩子啊!“F,太感谢你了,如果你每周都肯给师妹画一幅,那我就感激不尽啦。”面对我无厘头的要求,他开心地大嚷道:“你也太贪心啦!”说完一蹦一跳地走了。以后的每周他都及时地送我一幅画,在一次比一次更棒的画作中,我看出了他的用心程度。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他给了我和大家一个惊喜。区里组织大学生书画比赛,我将他送的画挑出两幅送去参评,竟获得二等奖。消息传来,全班为他欢呼雀跃,他也不禁手舞足蹈起来。掌声中,我来到他身边,轻轻说道:“担任班级黑板报主编吧,力争再拿好成绩,为班级贡献你的聪明才智,好吗?”他用力地点了点头。期末表彰大会上,F同学作为进步最大的大学生代表到主席台发言,其中一段感恩的话至今让我难忘:感谢老师的信任和栽培,没有你们辛勤的培育,就没有我今天的进步。
二、反思
反思一:教育大学生时,习惯性训导多,平等交流少。由于特殊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状态,注定他们容易对一些事物的认知产生偏差,在行为上会表现出逆反。特殊大学生犯错后,教育者习惯性地用居高临下的训导方式,这种不平等的教育会使他们感到压抑,当这种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继而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出现对抗老师的行为。比如,H同学在接受老师教育时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恰恰反映出是老师的无数次训斥和批评使他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道没有责任吗?如果教师们此时再无视这一点,继续以粗暴严厉的态度对待他,那不过是给他那“金刚不坏之身”再穿上盔甲而已,对他的教育起不了任何作用。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遇到人格成长动态变化复杂期的特殊大学生,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带着包容心走近大学生,改变居高临下的训导方式,多用大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迅速建立师生平等的交流通道,摸清大学生逆反的心理根源,寻找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处方。这个教育处方应该注重特殊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有目标地引导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正确价值取向,努力挖掘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促成他们良好品德的养成。反思二:在与大学生交流时,空洞说教多,可操作的针对性措施少。未来具有真正竞争力的因素是人格,激烈竞争中人品方能制胜。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塑造良好的人格,而良好人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你就不能好好学习呀。你要遵守纪律呀。老师多希望你能做好”等等,成了我们教育大学生时的常用语。教师作为长者,希望大学生迅速改正缺点、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空洞的说教没有触及大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需求,缺乏明显的针对性,作为大学生短期内难以理解和把握。一味地灌输道理更容易变成老生常谈的“耳边风”,特殊大学生屡犯错误的根源得不到彻底清除,行为得不到及时矫正,“老油条”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因此,教育的目标不能停留在大学生“学好”的短期效应上,而要通过鼓励、渐进地与他们沟通,从尊重他们思想、情感以及人格的角度出发,积极开拓学习的广度,唤醒大学生“我能做得更好”的内在意识,用具体而又相对容易达成的阶段性目标激励大学生,让大学生每前进一步都能体会到努力后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反思三:以人为本,教师说得多,让大学生体验得少。教师的教育很少能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发展,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延伸性。比如对大学生的教育以校规校纪为本,用条条框框矫正大学生的言行举止较多,很少关注大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需求,对课本外大学生喜爱的新鲜事物很少涉及。F同学家境特殊,学习成绩差,成为班级可有可无的人,有他的内在原因,但是他的绘画天赋被挖掘后,他就一跃成为为班级和学校增添光彩的人才,正说明“以人为本”的教育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所指的人,不能止于大学生整体的概念,而要直面每个大学生个体。事实上,大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他们的潜能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大学生个体是最重要的,或者说大学生的个体得到发展之于教育是最为重要的。要注重挖掘大学生的潜能,侧重大学生个性特长与知识积累的多渠道发展,让每一位大学生在自己个性的天地里尽情施展才华,引导他们获得更多的成长体验,真正体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结束语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特殊大学生的心理开放度处于不规则的动态变化中,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育学生时要三思而后行,目的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的包容性、针对性、体验性,从而提高德育实效性,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林国建经济类重要期刊.高校特殊大学生问题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作者:周宝伟 刘圣颖 单位: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相关专题:美术杂志订阅 管式反应器 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