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与经费制度

【摘要】继续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渠道,中小学教师日益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和自主专业化发展对继续教育经费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与现行继续教育经费制度进行梳理,结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制度转变的动因分析,提出在绩效工资的奖励性绩效部分设立“继续教育工资”,以期为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制度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2008703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基石,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助力,国家提出“大力强调教师培训,并将其作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的工作目标。为了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级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已建立起“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市级培训—区(县)级培训—校本培训”的纵向全覆盖的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和管理体系,围绕这种自上而下的体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制度也采用了政府主导模式。这种模式在组织和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统一性方面具有针对性,但与当前中小学教师追求专业成长的多元化需要和自主专业化的专业发展并不匹配。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与经费制度

考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发展历史即可发现政府主导继续教育经费的原因和优势。继续教育活动是一项“舶来品”,是一种从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训练中引进到我国用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从引进到成为我国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载体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重点各有侧重,经费制度也与各时期的重点相对应。第一阶段是继续教育活动的引入阶段。20世纪80年代,受到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开始引进,并在中小学师资队伍活动中发挥作用。当时全国上下的重心都转移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我国正处于中小学校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和教师对自身学历提升的愿望特别迫切的关键时刻,所以这一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帮助中小学教师提升学历水平,让中小学教师尽快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这个阶段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主要是划拨到承担任务的进修学校、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各级教育学院和承担任务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第二阶段是继续教育活动的调整发展期。以1999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标志。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即一系列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工程”项目,其中“跨世纪园丁工程”正是面向中小学教师实施的培训项目。这一阶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从学历提升向关注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转变。从经费拨款的角度来看,对于“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央本级财政教育经费都有一定的支持预算,相应地要求地方财政进行经费配套,保证政策措施以项目方式落在实处。第三阶段就是当下,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转向全面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国家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校本培训这一完整的纵向体系。国家更多地重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而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活动的需求开始多元化和复杂化,分类别分层次的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体系开始形成,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与现有的继续教育项目供给相比有溢出。从拨款政策的角度来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仍然是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掌握。综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论从管理角度还是经费制度的角度来看,都呈现出政府主导的特点。不可否认,这种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推动之初及全面迅速推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之时,较为全面地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了中小学师资队伍质量,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方面的新诉求与政府主导的拨款方式产生了冲突和矛盾,继续教育拨款政策面临着转变的现实问题。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制度转变的动因分析

(一)继续教育组织形式单一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我国出现以来,一直沿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不论是最初的学历补偿教育,还是进入21世纪以后开展的中小学教师能力与素质培训,这种计划性特征都较为明显。将中小学教师分级设置的继续教育组织形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学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提出,影响成人学习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而是成人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及其身体状况等因素。[1]现行的自上而下全方位的继续教育组织形式使得中小学教师缺乏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的动机和自主性。

(二)提供继续教育项目的机构单一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的承担者一直是以师范类高等院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为主体,不能否认这些机构在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只有这两类机构承担继续教育项目难免让中小学教师对其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应在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根据其自身的规划和未来专业发展的需要,允许中小学教师自主选择部分课程(内容)并到有相关内容的院校学习,不仅可以丰富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还可使其体验不同的教育机构,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继续教育管理评价形式单一

从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评价形式来看,呈现出重培训组织过程评价而忽视学习成果向重视中小学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的教育、教学、管理技能的深层次转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者和培训的实施机构在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尽管这种管理被中小学教师指责为“要我学”,但培训过程管理和评价的执行得力使得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出勤率得以保证。同时,培训组织机构也有意识地引进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强化学习的实效,其中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中小学教师结束继续教育回到学校工作岗位后,对于如何将习得的知识、能力、态度转化为行动的管理与评价是盲区。事实上,继续教育学习后的进一步转化、直到固化才真正有助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继续教育经费制度建议

(一)关于继续教育经费制度的基本构想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的重要活动,是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政府理应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承担继续教育经费,但现行的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形式已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活动的期待与需要。所以,对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制度的基本构想是,将一定比例的继续教育经费转化为中小学教师薪酬的一部分,即在中小学教师的薪酬中设立“继续教育工资”。

(二)实施“继续教育工资”的可行性、基本条件和优势分析

1实行“继续教育工资”的可行性2009年以来,中小学教师普遍实行的绩效工资为其在薪酬中设立“继续教育工资”提供了可能。绩效工资主要包括基础性绩效(占70%)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占30%)工资。“继续教育工资”可以在中小学教师薪酬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设置,按照入职的时间、职级、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测算出一定的比例,从而让中小学教师能够通过自主选择参加继续教育项目学习。

2实行“继续教育工资”的基本条件

考虑到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目的和需要的多元性,首先,需要在现行的自上而下的继续教育项目设置中预留适当的部分供中小学教师自主选择。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师的自主学习,可以通过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校本规划的形式让中小学教师形成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次,扩大继续教育的机构。除现行的师范类院校、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之外,还可以引入综合性高校、专门类院校甚至社会培训机构,只要是获得教育主管部门审核资质的机构和项目即可,从而形成继续教育承担机构的开放性,保证“继续教育工资”的推行落到实处。最后,建立中小学教师自主选择继续教育项目审核和评价制度。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师能够从专业能力发展角度自主选择继续教育项目(课程),中小学要承担起对其自主选择继续教育项目(课程)的申请审核,完成培训后要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学习目标和效果开展跟踪评价,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成果向教育、教学、管理行为的真正转变。

3实行“继续教育工资”的优势分析

(1)有利于增强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要我学”和“我要学”的矛盾。实行“继续教育工资”,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参加不同机构的继续教育项目(课程),这时的中小学教师是在学习动机明确的情况下,带着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参加学习,必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多元化和个性化选择的双重满足可增强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有利于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实行“继续教育工资”将选择学习的权利交还给了中小学教师,但同时也将学习规划的权利赋予了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只有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和专业化发展有着明确的认识、分析和规划,才能明晰自身的优势及不足。显然,不足的部分正是中小学教师自主选择的继续教育项目(课程)的重点所在,而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提升也会对中小学教师积极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产生推动力。(3)有利于减轻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负担。我国实行的中小学教师自上而下的多层级继续教育组织管理形式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组织工作和管理工作投入,实行“继续教育工资”,允许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主管部门实行的封闭式继续教育项目(课程)之外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并需要的项目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管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负担,还可以让教育主管部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规划、设计、组织精品化和高端化的继续教育专门项目,对于开发高等级继续教育项目具有积极作用。(4)有利于实现中小学继续教育评价从过程管理导向转变为结果管理导向。注重过程管理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使得中小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效果有一定的保证,但回到学校工作岗位时,继续教育学习的成果向教育、教学、管理行为的转化和固化不够显著。实行“继续教育工资”使中小学教师在完成继续教育项目(课程)后经过审核、认定才能获得这部分“工资”,中小学校原先不能参与继续教育过程管理的状态也会得以改变。所以,实行“继续教育工资”将会更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学习成果向行为转化和固化,从而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作者:王宁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与经费制度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179059.html

    相关专题:财务管理 中国国际商会


    上一篇:力学计量仪器检定问题探讨
    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及对策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