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农业的发展也需要技术上的创新。依据对晋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实际调研情况,提出了把企业定位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希望对晋城市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科技创新,涉农企业,产学研
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源泉。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现辖6县(市、区),总人口222万,其中农业人口163万。但晋城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晋城市无烟煤储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近年来,在农业部、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晋城市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要建立建立一个系统的技术创新体系,明确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结合市场的需求,加强企业与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晋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我们深入晋城市城区、高平和泽州等县区、10个涉农企业和3个乡村进行了考察。认真听取了晋城市科技局、农业局等基层单位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现状的介绍,同时通过对涉农企业的实地考察以及针对农村农民的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出晋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涉农企业在晋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做扮演的角色。通过前期所做的工作,本文将从晋城市科技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三部分阐述晋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建设。
1晋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2015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缓慢、动力不足的压力,晋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坚持创新,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在省级项目中,农业攻关计划1项,农村技术承包计划3项,中小微企业成果推广1项。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民营科技企业新认定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截止2015年末,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4家,民营科技企业6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
2晋城市涉农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晋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晋城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存在诸多问题。
2.1企业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足
在考察的所有涉农企业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仅有少数企业拥有三三两两的几项专利,并且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外观专利,大部分企业是没有发明专利的。由此可见晋城市企业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对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相对稀缺的晋城市,科技创新源头存在“先天不足”的因素。现有的几所科研院所陷入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研发设备落后、基地建设不完整的不利困境,仅仅能开展一部分引进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自身创新能力长期无法提升。由于晋城市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都定位为资源型城市,忽视了农业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当前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窘境。虽然,近些年市政府大力的建设创新平台,引进外部科技人员,引导重点企业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但收效甚微,仍然无法弥补自身的缺陷。
2.2科技创新人才短缺
经考察的几家企业、都存不同程度的才人短缺的问题或者是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究其原因则是没有形成优秀的创新创业平台。其他发达地区之所以能吸纳大量人才,就是因为发达地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相对完善,政府对人才引进的支持政策比较到位,可供从业人员使用的实验室或大型试验基地数量相对较多,层次相对较高。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一套体系,包括后备才人的培养,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研究,以及一部分尖端设备的共享。初步实现了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晋城市的科技创新平台存在诸多不足,很多企业规模较小,没有独立的技术研发中心。少数企业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但大多层次较低,仪器设备不够完善,各单位之间也是壁垒重重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工作重复率过高。加之政府缺乏有效的引导。诸多原因使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工作进展缓慢,大大降低了晋城市吸引创新人才的能力。
2.3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
晋城市政府近几年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投入经费也在逐步加大。但由于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成果也无法及时转化为商业产品,投入产出比很低,所以对于外界资金没有任何吸引力,仅靠政府的输血远远不够,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投入产出循环。导致科技创新能力始终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越拉越大。各县区之间也由于经济基础的差距,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使晋城市整体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缓慢。
2.4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未真正形成
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企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最直接动力来自市场,只有充分了解市场正真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才能使科技创新活动有价值。恰恰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活动,任何一个环节都与市场紧密相连,正是由于企业与市场彼此相依的关系,所以企业对于市场的动向最为敏感。所以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只有企业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使创新成果在市场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企业作为竞争主体,对市场的把握至关重要,甚至企业需要引导市场动向,才能把握住科技创新活动的方向。虽然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科技创新仍然是一种风险与利益并存的活动。不仅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而且研发活动需要比较长的周期,相较市场的需求研发具有滞后性。这就无法保证研发工作的价值,适时的转化为生产力。从这个角度看,科技创新是一种带有冒险性质的活动,会使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打击了一部分企业领导者的创新信心,从而延缓了企业的创新活动,使企业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导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迟迟不能确立。
3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途径
晋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以服务于晋城市经济的发展为目的的,面对上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如何建设晋城市的农业创新体系,我们必须准确的定位农业创新的主体即企业,发挥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优势,弥补其劣势,为晋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3.1把企业定位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企业有其自身的优势即能够及时的把握市场信息,并且能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但在科技创新资金方面存在欠缺,这就需要一是积极寻求与政府合作,请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让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开发科研项目,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有了一定的科技成果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任何的科技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企业也不例外,这就需要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科技研发资源。三是,企业在寻求与政府、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的合作的同时,也要注重自己内部科研人才的培养,形成自己的研发团队,这样企业才可以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也就是产学研一体化,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积极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四是,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晋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3.2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近几年,晋城市政府在不断的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使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科技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科技经费的浪费、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低、科技资金配置形式不合理等欠缺。如何把政府投入的有限的科技经费都能够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提高其利用率,促进科技的发展。需要企业集中使用科技经费,避免科技经费使用上出现小而散的现象,努力构建各类高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在科技资金配置形式上比如奖励经费、政府采购等方面,要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健全政府、企业的监管机制,提高科技资源有效利用率。
3.3全力扶持发展具有晋城市特色的涉农企业,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
晋城市近几年在实施“一村一品”的带动下,挖掘种植了一大批具有晋城特色的农产品,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涉农企业孵化器,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并积极的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4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创新能力
晋城是一座资源性城市,在资源整体饱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大环境下,积极的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建设一些大的涉农课题,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力措施。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把资金用于产学研合作的消化、吸收和在创新上,不能把大笔的资金用于技术的引进。
3.5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企业创新活动所产出的成果得到了法律上的保护,会极大地提高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总而言之,晋城市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企业是这个系统的创新活动主体,但也有赖于政府、科研机构与高校和中介机构的通力合作,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合作系统,加上企业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晋城市农业乃至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吴俊杰.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台州市椒江、温岭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
[2]刘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J].商场现代化,2014(27).
[3]施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J].中国工程咨询,2007(05).
[4]叶瑞刚.区域企业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水平及集聚效益评价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作者:郭文驰 安波 杨常伟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