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唯物史观中知识经济论文

一、知识经济发现了人的价值

1.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人的重视程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程广云认为,“知识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社会、人文价值。”[1]知识经济突出了知识的经济价值,最终突出了人的价值。任何经济形态都对人有知识要求,但只有知识经济是直接建立在新知识之上。知识终究要人来生产和使用,不能超越劳动力。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刺激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包括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等,它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创造能力。这样对知识的重视就转化成了对人才的重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率先把劳动者创造力的培养放到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我国也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2.知识经济引导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加大。知识经济时代,智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而智力的发展要求大规模的投入。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各国对人力资源的教育投资在逐年加大。1997年美国的克林顿总统曾宣布,“首要”的事情是确保“所有的美国人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与此同时,教育费成为劳动力价值的主体。马克思时代教育费“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因为那时以体力劳动者居多,于是“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2]174而到了知识经济阶段,劳动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劳动者的主要收入(也就是劳动力价值)是为了使自身和子女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及子女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

二、知识是唯物史观的有机构成

1.知识的客观性。知识属于意识,但又不是一般的意识,不是人的想象、欲望、梦幻和意志,而是对实际的真实反映,并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意识。也就是说,知识不是“知而不行”,而是“知行合一”。知识的典范是科学,科学作为知识的一种,更不是一般知识,而是客观的知识。其客观性表现为经过实验证明,至少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当然,科学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科学已经终结。因此,当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对唯物史观的颠覆,而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前提下,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创新。

2.劳动与知识。作为劳动要素的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担当。一个医师和一个教师的区别,不是体力,而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史上,体力的发展并不明显。除了人,劳动的要素包括工具和技能、对象和产品。恩格斯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4]379工具的本质是知识,而且历史越发展,所需知识越复杂。劳动技能则是知识运用于实践而获得的内在于人的成果。人的劳动对象不同于动物的劳动对象,它的具体范围以及用途完全由知识决定。知识的每次更新,都会有新的资源走进人类的视野,或者是旧的资源获得新的意义。至于产品,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2]178马克思曾经把劳动概括为“自由自觉(有意识的)的活动”。人们往往只注意这句话是马克思关于类特性的表述,而不注意上文:“劳动这种生命活动”(劳动是生命活动),“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因为生产劳动是类生活,所以生产劳动的特性就是类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类特性就是劳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5]46因此,劳动的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的发展,就是知识的发展,劳动产品就是劳动者知识和智慧的凝结。

3.知识与生产力。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确立,生产力向知识的回归成了必然。科技都是知识,第一生产力也就成了知识。这是根据已有的共识,运用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导出来的论点。经济是历史的基础,生产力是经济的基础,而科技是生产力的基础,这样,科技就成了历史的基础。而科技的形态是知识,这样,知识就成了人类历史的基础。在英文中,生产力是Productivity,指生产效率,中文却用了“力”字。这样翻译显然会引导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想到力学,而力学Mechanics就是机械论(Mechanism)的典范。受此影响,我们曾经把生产力局限于人和生产资料,特别是机械性的工具和设备,这不是实实在在的机械唯物主义吗?在此基础上的唯物史观,恐怕不是彻底的唯物史观,而是机械论的唯物史观。相反,把生产力理解为知识,固然有警惕唯心主义的必要,但是实实在在符合能动的唯物主义。

4.文明与历史。知识即文明。人类历史可以叫做文明史,人类活动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物质文明即是生产力。文明不仅推动了器物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人和社会的发展。例如原始人对应的是石器,奴隶主对应的是青铜器,封建主对应的是铁器,而资产阶级是蒸汽机的产物。具体到个人,爱迪生的几千项发明成就了通用电气公司,视窗操作系统帮助比尔·盖茨成就了世界首富的地位。现代科技创造了资本家,也改变了社会,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说,“科学以实践为出发点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5]27而“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5]17生产力和经济是基础,但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是相对独立的文明,二者不能简单化或还原为生产力,生产力的变革也不能自动转化为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不仅是利益格局,更重要的是文明和智慧。生产关系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在古代,生产力简单,相应地生产关系也简单,促使人们把二者混淆,或者把生产关系还原为生产力。而当代,生产力那么复杂,生产关系相应地转向复杂。例如宏观调控、财税政策、社会保障、比较优势、国民待遇,等等,无不是生产关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说明我们党已经肯定上层建筑本身是一种文明。过去我们把政治简单化为阶级斗争、党的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现在肯定了民主、法治、人权,说明政治本身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和完善。

三、结语

唯物史观的唯物特性主要表现是把生产力作为理解历史的关键。把知识引入唯物史观中并不是要改变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解,所要做的只是深化对社会结构各要素的认识,就是肯定生产力的知识属性,进一步肯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知识属性,这实际是在关注各要素之间的共性。用知识和文明理解社会现象,是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助于理解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提高人的文化自觉,这也是唯物史观旨归所在。

但是,知识不是万能的,我们仍不能忽视人和物质仍然是文明的基础。唯物史观的唯物特性还表现在承认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是知识的创造者,而知识经济不是超越人,而是更加发现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才能。同样知识经济的出现,也完全没有改变物质的基础地位。作为知识经济的典范,知识产品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定的载体或媒介。作为消费趋势的多媒体,恰恰表明现代经济对各种媒介的依赖,而不是相反。同样作为知识经济典范的虚拟制造,并没有也不可能消灭传统工业,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料始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

另外,知识经济并没有改变贫富分化的现实,资本家的个人财富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积聚。凭借对知识的垄断,阶级剥削取得了新的形式,不平等的分工在国家之间加剧,体现为发达国家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把高污染低利润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说明知识经济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性。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把知识作为一个必要的因素融入唯物史观,是在当代对唯物史观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把知识绝对化、抽象化,而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之下辩证地看问题。

作者:翟婷婷 单位:太原学院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唯物史观中知识经济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173944.html

    相关专题:商业银行竞争力 医学论文范文


    上一篇:中药化学技术课程设计探索
    下一篇:税收共识的形成对税收的影响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