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能为高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而高校教育的最直接目的是为社会发展输送所需的各种人才,因此,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当今社会所需人才,是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能力的个体。这些个体必须具备优秀的品质和高超的技能,而能力和品质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管理。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旨在激发大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这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致,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要高校实施人性化管理,应看清时代需求,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吸取传统教育管理经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因此,人性化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保证。另外,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同样离不开人性化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赋予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青年大学生作为现代化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需要通过人性化高校管理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符合高校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心不同,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着眼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而应试教育主要以考试为核心,过分依赖考试的功能,影响学生人性化发展,不利于高校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建构。显然,素质教育更具优越性。高校素质教育要求管理者根据大学生发展需要,通过课堂教育,辅以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知行合一,从而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目标。高校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大力提倡独立自由的人性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二、构建人性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策略
(一)明确政策导向
首先,应强化自主办学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人性化教学管理。有效的政策是自主办学的前提条件之一。教育管理部门应在最大程度上支持高校自主办学,尽可能给予高校在学术、管理上的自主权,并将一些教育资源交由高校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分配,包括人力资源、资金等。从而减少高校在开展人性化教育管理时的阻力。同时,高校的一线教职员工应强化资金责任意识,合理利用管理权利,促进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的构建。其次,要将人文关怀作为办学的发展导向,具体落实到教育管理制度上,高校管理者制定的制度应具有一定灵活性和伸缩度,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人文情怀融入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引起学生对学习、教育及自身发展的重视。最后,人性化教学管理应以促进和谐发展为目标。学生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高校人性化管理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追求精神生活的意识,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实现能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完善保障机制
1.转变高校管理的激励机制高校的人性化管理应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首先,应考虑到教师的合法权益。因为人性化管理主要由教师执行,只有保障教师权益,才能促使教师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其次,要充分考虑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在制度层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人性化高校管理制度顺利进行。2.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也是高校人性化管理的主体。因此,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管理当中。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实现规范学生行为、保证教育质量。这种管理方式符合人性化教育思想,能够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实行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并不是让一些有教授职称的人直接管理高校,而是给他们足够的权利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在我国,教授治校是由蔡元培先生第一个提出的,并且在民国时期得以实行。教授治校是对校长负责制的完善,对我国高校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的构建具有促进意义。推行教授治校,一方面,要协调好校长、校党委与教授之间的权利关系,强调教授的学术权力,校长、校党委处理好学生生活中的日常事物,为学术发展创造较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要提升教授的管理水平,这是教授治校的重点,也是构建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的保障。教授治校应注重教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教授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时,应以才服人、以德服人,起到榜样作用,进而影响高校学生。
(四)不断健全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是构建独立自由的高校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的必经之路。当前社会,大学自由、学术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强调去行政化,独立办学是正确的思路,但高校不能轻视教育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健全教育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我国高校的人性化管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很大发展,但本质上却没有太大变化。全球化潮流,国外先进教育管理的传播给我国高校教育带来新的思考,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我国高校教安徽职称育管理必须向人性化方向发展。因此,独立自由的人性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日益迫切。
作者:林鑫 单位:闽江学院 公共经济学与金融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