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教育研究的三种视角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即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以生命自身的潜在基质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概括来说,目前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
(一)从生命本身所具有的三重属性(或“全人教育”)的角度
“生命”不仅是生命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生命教育的对象、目标和内容。不少研究者都认为,回到生命本身、对生命本身的特性进行分析是正确理解生命教育的基点和前提。人的生命具有三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生命教育就是围绕人的生命所开展的一种综合性的“全人教育”。从这个角度出发,汪丽华[1]提出,生命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生命的美好,促进个体生命在身、心、灵各个层面都趋于美好并进而实现全人生命的美好。冯建军[2]认为,生命教育应使人学会呵护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激扬精神生命。吴威威[3]认为,应开展关爱生命存在的教育、丰富生命社会性的教育和生命精神的教育。
(二)从知、情、意、行四种心理要素的角度
张旭东[4]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发现和了解生命、热爱和珍惜生命、保护和延续生命、提升和激扬生命。张振成[5]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应该有三个:认知层面,要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以及知道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实践层面,要能做到为自己行为负责;情意层面,要有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和正义关怀,而且能够不断的自我省思。
(三)从生命成长层次的角度
生命教育是以提升生命质量和意义为宗旨的新型教育,其教育过程就是促进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因此,更多的研究者则主张从生命成长层次的角度来理解生命教育。例如,台湾学者郑崇珍[6]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增进发展生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郑晓江等[7]认为,生命教育包括:引导学生认识、敬畏、珍惜生命;探讨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生命教育的内容方面,许世平[8]认为,生命教育应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赵迎春[9]认为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应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教育、生命情感教育与生命价值教育。肖杏烟[10]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该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命挫折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唐炜[11]提出,生命教育应强调生命认知教育、生命态度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情感教育、生命审美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总的来看,从生命成长层次的角度来界定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目前研究者们讨论比较多、同时也是观点分歧比较大的一个视角,原因主要在于对生命成长的层次存在不同的认识。因此,就有必要对生命成长的层次进行解析和澄清。
二、生命成长的三个层次
其实,早在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就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提到,人有生存、生活、生命三种境界。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韦政通[12]也提出了“生存、生活、生命”的人生意义三阶段论。“生存”是个体生命成长的第一个层次。“生存”,即是自然生命的存在和延续。生命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因此,人的生命价值首先就在于自然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自然生命是个体存在的基础,是生命发展的前提,也是个体创造、实现和提升生命价值的先决条件。人要想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首先就应该保证个体自然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只有生命存在,才能谈到发展生命、实现人生的理想与价值。对于每个生命个体来说,维持自然生命的存在是最自然的、不可剥夺的权利。第二个层次是“生活”。生命成长在于自然生命的维持,也在于社会性生命的成长,“生活”就是生命成长的社会性表现。“生活”是生命的发展,即在自然生命存在的基础上、在社会生活的环境下,使个体生命得到更加健康、积极的发展。生存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生存的一种状态。实际上,从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本身就是一个从努力生存到追求更好生活的过程。人不仅要健康地生存下去,更要活得快乐幸福,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追求生活过程中的快乐与幸福。第三个层次是“生命”,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高层次追求。生命的历程不仅仅是生存与生活,生命还有更丰富的内涵,那就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它是超越了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精神追求,是比生存、生活更重要的生命意义世界和生命价值归宿,是生命境界的升华。人的生命不同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的生命不单纯是一种满足本能需要的生存状态,更是有意义、为意义的存在,意义是个体生命存在的根本特征和最终依据。如果人的生存和生活失去意义的引导,就会成为“无意义的存在”,陷入一种“存在的空虚”。有意义追求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有质量的生命。
三、基于生命成长层次角度的生命教育目标与内容探析
(一)生命教育的“三层次”目标
“懂得珍爱生命”,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存在,是生命教育的基础性目标。生命教育最初是作为防止生命伤害的权宜之计而被提出的,预防和减少轻视生命现象的发生、维护个体的生命安全是生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珍爱生命”,要求学生既能珍惜自己的生命,又能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于具有对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与关怀。“促进生命发展”,是生命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就是通过培养、提高生命个体的各项生存、发展能力,促进其生命的健康、积极发展,从而提升生命质量、获得幸福人生。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导自我实现”。引导个体追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目标。“引导自我实现”,是在生命发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挖掘人的生命潜能,唤起他们对人生目标和意义的自觉探索和发现,促进个体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地实现。简单地说,就是要引导学生过更充实、更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升华个体的生命境界。
(二)生命教育内容的三个维度
1.珍爱生命教育。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础内容。对生命的珍爱需要正确的生命认知、积极的生命情感与态度,也离不开强烈的生命责任感。因此,珍爱生命的教育就是通过生命认知、生命情感与生命责任的教育,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端正对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命的情感与责任,从而形成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生命意识。
(1)生命认知教育。对生命的珍爱首先来自于正确、深刻的生命认知,生命认识的无知和缺乏必然导致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生命认知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完整的生命知识的传授,使他们真正了解生命的本质、过程与规律,理解生命的有限和可贵。
(2)生命情感教育。生命情感是个体对待生命的态度和心理体验。这种对自我和他人生命的态度与体验可能是积极的、欣赏的、肯定的、接纳的、尊重的、喜爱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否定的、痛苦的、无望的、漠视的。积极的生命情感能引发人振奋、乐观、积极向上、豁达宽容、奉献、富于爱心等美好品质。与之相反,消极的生命情感则会使人变得沉闷、丧志、孤僻、极端、自私、冷漠。生命情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激发学生积极的生命态度和情感,使他们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自觉地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生命责任教育。生命是一种责任,它不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国家、社会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和资格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生命责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和生命责任感。当人具有强烈的生命责任感时,就会有生活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懂得关心他人和社会,并自觉珍惜、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生命发展教育。生命发展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可持续性教育,就是通过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生命挫折和生涯发展等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规划生涯的能力,从而促进生命在社会生活中的更好发展,使人们感受到生命的乐趣与美好。
(1)社会适应教育。生命具有社会属性。个体生命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并制约着个体发展的方向、性质和程度。生活在社会中的生命个体,要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和变化、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
(2)人际关系教育。人的生命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它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人际关系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接纳他人、欣赏他人,掌握一定的人际关系技巧,从而建立起融洽、友好的人际关系。
(3)生命挫折教育。生命的发展是一种历程,挫折与逆境都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通过挫折教育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中的挫折,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逐渐提高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磨练顽强的生命意志。
(4)生涯发展教育。生涯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体今后的职业谋求,更关系到其生命的整体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涯发展教育是为了提高生命质量所进行的教育,它的本质目的是将个体的生命力量引导到他所适合的职业道路上来。通过生涯发展教育,使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更加客观、深刻,并能够依照自己的潜能、兴趣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3.自我实现教育。自我实现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在不断追求生命意义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1)生命意义教育。个体的生命意义并非是在生命成长、发展历程中自发显现、自发获得的,它是在生命实践过程中通过个体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而实现的。进行生命意义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启发学生去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等人生意义的问题,促进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能够积极、自觉地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生命意义,最终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2)生命价值教育。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最终将落脚于生命价值的实现。促进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的创造,才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生命价值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认识和发现生命对自我发展和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在有限的生命中通过自我创造性的实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和他人的幸福生活做出贡献。
作者:王井云 单位:辽宁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