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保障环境的营造
1.加大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保障医院文化得以创新的经济前提。没有强大的物力和财力投入,医院文化创新必然失去基础,影响医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影响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医疗腐败行为的发生。当前,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导致医院文化创新发展受到明显制约。因此,推进医院文化创新,当务之急就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明确自身在促进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责任与作用,规定政府在医院创新活动中的责任及其与创新主体的关系,促进不同创新主体的协调与合作,使医院能够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保证医院维持正常运转的同时也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进行医院文化创新,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高效率、多渠道的医疗卫生事业资金筹集体制,特别要鼓励国内外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办医,以弥补政府对医院医疗卫生事业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杜绝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的发生。
2.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政治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开明、政治民主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使全社会的创新思想不断迸发、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相反,独断专行、论资排辈会扼杀人的创造性。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基本得到落实,人民群众当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得到释放,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空前调动与激发。但是,我们也看到,整个社会有利于医院文化创新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医院文化创新的有效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规范化的民主管理制度在一些医院内部也没有得到有效实践。因此,以人为本,完善机制体制,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宽容、自由的政治环境,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就显得异常重要。
3.完善法律制度。在创新活动中,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推动创新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并不理想,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屡受侵犯,医院文化创新主体的激情与活力受到严重制约。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卫生法,现行的卫生法律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统一性,法与法之间缺乏协调,甚至相互矛盾冲突。卫生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亟待制定和完善。国家应通过立法,维护国家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协调社会、政府、医院、医生、患者等之间的法律关系,当出现医患纠纷时,由政府、社会和医疗机构认可的专门机构来依法妥善处理,使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免受侵犯,在此基础之上,使医院文化创新主体的利益得以充分保障,医院文化创新主体的职能、权利和义务得以明确,各类创新活动得以规定。
4.促进人文社会医学教育发展。由于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为了认识人类生命活动规律、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由此也决定了医学必然走向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应当既具有科学精神的素质,又具有人文精神的素养。他们既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质疑、甘愿奉献,又能敬畏、关爱、尊重生命,维护生命健康的基本权利。很难想象,一个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医务人员能够肩负起生命终极关怀的使命,能够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支持,赋予病人以生命价值。然而,我国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仍然欠缺,一些医学院校除了开设医学伦理学之外,医学语言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医学管理学、医学美学等人文课程基本并未开设,影响了现代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要推动医院文化创新,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社会在培养未来医务人员的时候,必须增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使他们内在地具有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从而把自身的人生价值融入到人道主义的救死扶伤活动中来,把自身的发展与医院的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生活工作环境的营造
1.舒适的生活环境。医院文化创新能否实现,取决于创新主体能否在医院文化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但任何医院文化创新的主体都是作为现实的人而存在着,人的行为是由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内的各种不同的利益所驱动的,不存在没有动机的创新行为,也不存在没有利益追求的创新主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生理、安全、情感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只有当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会出现,才会显示出其激励作用。可以说,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只有这种需要得到有效满足,才能对创新主体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当然,这种生活环境既包括创新主体的物质生活环境,又包括精神生活环境,是物质生活环境与精神生活环境的有机统一。如果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环境,如医院布局凌乱、医院建筑破落、收入水平低下等,也就必然要影响到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同样,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创新主体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其自我发展机会丧失,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医院文化的创新活动也必然要受制约。
2.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体现。一方面,要在医院内部积极倡导和谐友爱的社会风尚,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旗帜鲜明反对庸俗关系学,反对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与商品化,形成物质生活上互相帮助、精神上互相鼓励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在医院内部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提升创新素质,确保能者上、庸者下,进而取得创新成果。
3.个性的成长环境。医院员工是医院的主人,也是医院文化创新的主体,医院要尊重员工在医院文化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在医院文化创新实践中,理顺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医院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推动医院管理思想、管理要素、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的现代化;要构筑起医院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平台,针对不同员工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为员工的个性化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使员工找准定位、富于创造,勇于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要通过建立平等、公开、透明的用人、奖罚等制度,增强员工对医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医院文化的创新行为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作者:廖志成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社科部
相关专题:文学杂志征稿 哈尔滨学院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