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小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训

1设置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

1.1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在河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学校提出“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行业,能力为本”的定位,按照技术领域和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由1975年建校时的机床设计与制造、工业电气自动化两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15个教学系(部),46个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与专业格局[2]。根据社会需求,还与河南师范大学联合办本科教育,与河南本地中专学校联合办“3+2”大专教育以及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等,为河南不同层次的企业需求提供服务。

1.2立足自身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2001年汽拖98级在新乡市第一拖拉机厂顶岗实习时,学生经过反复观察、商讨,大胆建议拖拉机机架总成表面采用蘸漆的方法代替喷漆,减少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将毕业设计题目定为“机架总成自动蘸漆烘干生产线设计”。在校企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不仅完成了设计任务,而且还参与了制造、安装与调试工作,该生产线已投入使用,效果良好[4]。在“1”阶段实践教学中,学生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同时,感到了自身价值的体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学生不再是企业的负担,而成为企业的人才资源,成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主力军。近几年,学校在“订单”培养方面又进行了深入探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济源钢铁集团公司等18家企业与学校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成果丰硕,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得国家和河南赛区一、二等奖,在河南省专科英语应用能力测试中连续多年获得团体和个人第一[2]。

1.3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

为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最新的科技信息、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统筹考虑和选取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调整、优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实现“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育思想,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工科特色。例如《塑料注塑模结构与设计》课程,是我校“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最主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是我校与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共同开发的。从新飞公司等企业聘请师傅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老师,实地传授学生职业技能,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学校老师受聘于企业技术顾问,带领学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打好了基础,实现了校企的互惠共赢[5]。目前学校设置的32个工科专业中,10个专业先后被教育部、教育厅命名为示范专业、试点专业、名牌和特色建设专业[2]。《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提出: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坚持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多年的改革和创新告诉我们,河南的高职高专教育,只有结合经济区的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由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共同努力,才能为经济发展培养出大批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熟练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实现高职高专教育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稳步发展。

2正确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融入中原经济区发展环境

2.1高度重视,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从1999年开始,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党委把毕业生就业当作头等大事,当作学校的生命线来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校长负总责,系主任、书记亲自挂帅。全校各系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科学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带着深厚的感情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教改、课程设置、毕业生离校等问题,都以是否有利于毕业生就业为标准,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2]。

2.2搭建平台,积极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

每年都召开毕业生就业报告会、恳谈会,请往届毕业生、企业家、政府领导做报告,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解读就业政策。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只要有用武之地,企业规模、企业性质都是次要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加强自主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2004年我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我校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并再次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9年,我校被评为“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2010年被评为“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我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综合实力20强”[2]。

3充分挖掘高职院校资源,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3.1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将教学、科研、服务转化为实际价值

《纲要》第二十一条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河南高职高专院校拥有科研力量、科技人才、实验场所和设备、科研信息和成果等丰富的资源,是实现高校和社会资源互惠互利、双向服务的有利条件。依托这些条件研发出符合中原经济区企业发展的科研成果,并将其转化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技术后盾;利用企业不断变化的市场产品和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为河南高职高专院校赢得经济效益、提升科研力量、提供学生就业保障。

3.2提高全民素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

《纲要》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也是河南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利用学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图书资料、计算机信息等公共资源,提供企业短期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等各类培训讲座,提供专业资料图书查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为社会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社区服务,提高全民素质[5],促进“三化”科学协调发展。

作者:周黎滨 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小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训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152954.html

    相关专题:金属失效分析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上一篇: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初探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