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能形成有特色、完整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由于课程实施对象的复杂性,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应有自身特色。但很多中高职院校在开发课程时往往照搬现有的课程开发模式,没有系统地设计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未能形成有特色、完整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原因是没有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理念。一些办学质量较好的高职院校由于普高学生生源较多,不愿意招收中职毕业生或中职毕业生人数较少,并不是按中职毕业生和普高毕业生国定比例招生,从而使许多中职毕业生失去了到更好的院校深造的机会。而办学质量较差的高职院校,仍然处于为扩大招生而奔波的阶段。这些高校招收中职学生往往仅仅是为了解决招生人数少的问题,其结果导致招来的中职毕业生质量越来越差。因此很难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也很难形成有特色、完整的课程体系。
2中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原则
中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原则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技能形成多元化,从宏观课程设置到微观课程教学过程均可操作,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和采用模块化课程模式。
3中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
按照中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原则,依据中高职相关文件,结合中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可将中高职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拓展能力课程模块和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开发是从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按层次和梯度原则序号课程。中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
3.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以教职成[2009]2号文件为指导,开设德育、语文、体育与健康、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拓展模块为即将升入高职的学生开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从而做到中职与高职在文化基础课程上的对接。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的设置应以必须、够用和加强应用为原则,在做到与中职衔接的同时,应使学生达到高职必备的文化知识、具有高技术人才相应的职业素质或为学生继续深造打好基础。例如,计算机应用课程除了使学生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internet、文字处理和办公软件,还应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食品检测报告的编制、实验数据计算处理和实验图表的绘制等职业技能。
3.2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
中职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包括化学、机械制图、食品工程单元操作、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应用化学、电器与仪表等课程。其中化学应以教职成[2009]2号文件为指导进行课程设计。机械制图、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和电器与仪表课程既能使学生掌握食品工艺及设备职业技能,也为可为中职学生升入高职打基础。高职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包括基础化学、食品化学和食品机械与维护等课程。高职不开设机械制图课程,开设食品机械与维护,这样既能避免与中职制图等课程重复,又可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3.3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
中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包括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理化检验、酿酒工艺、肉制品加工等课程。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中职学生能够掌握常见食品的加工技能和检验技能,并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包括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水产品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发酵食品加工技术等课程。高职食品检验类课程多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且以仪器分析检测为主。畜产品加工技术等课程应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教学,从而达到避免内容重复和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职业技能的目的。
3.4职业拓展能力课程模块
中职职业拓展能力课程模块包括方便食品生产工艺、环境保护、企业轻工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3.5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
中职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包括综合实训、顶岗实习。高职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除了包括综合实训、顶岗实习,还有毕业论文(设计)。其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是为了培养中高职的综合职业能力、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高职毕业论文(设计)对高职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邹文中 张小芳 李荣生 单位:北海职业学院 徐州工程机械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