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现代人性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一、我国当代人性论研究中的几种代表性理论

(一)“经典根据论”和“人性结构层次理论”

我国的一些学者在人性论研究突破理论禁区后,推出了一个研究原则———研究人性问题,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这代表着我国人性论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根据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黄楠森先生提出了根据马克思的思想可以把人性区分为是由“人的属性”、“人的根本的共性”、“人的本质”三个层次构成。①他认为,人性的理论是中西方文化所共有的,人的本质理论则是西方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而这“三层次理论”可以说是认识人性问题的中国特色理论创新,真正把握人的存在及人性必须完整地理解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黄楠森先生对人性概念的层次区分,对于人性论的理论研究十分关键。因为一个哲学概念只有澄清了它的确切含义,才不会造成理论上的混乱。黄楠森先生在其主编的《人学原理》一书中,不仅发展了上述的人性三层次论,还进一步指出人的本质应该区分为人的类本质、人的特殊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三个方面。生产、实践、自由自觉的活动都是指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或阶级性都是指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群体的本质;使每个人成为唯一性存在的是个性本质。②书中提出,人的本质有主体性、客观性和内在性三方面的结构。这三方面结构互相关联:自由是类本质的主体方面,社会历史性是类本质的客观方面。而人的本质就在于“人是在特定社会关系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从而能动地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的存在物。它包括三个层次的规定:一般的类本质(生产劳动)、特殊的社会本质(社会关系)和个别的个人本质(独特个性)”。③并且人的本质规定应是多方面规定的统一,“应是人类学规定和社会学规定的统一,是价值成分和客观成分的统一。只有这样,对人的本质规定才是全面的”。④虽然黄楠森先生卓有成效的探索对人性研究的启蒙至关重要,但如果在理解人性问题时,仅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作唯一依据的话,就会面临着片面性———其一,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散见在时间跨度长达60年的全部著作中,许多文献资料尚在整理还未集结出版。根据不完善的文献资料不可能得到至臻的结论。其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还存在着不精确的地方。这导致许多研究工作是在语言转换失真、失误的情况下进行的。其三,目前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的专题论著,这使得对于经典著作的解说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尽管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⑤但是,杨洪余却认为:“如果说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有什么贡献的话,那么,这种贡献应当是实践的,即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出发去界定的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根本分歧。看不到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这种根本分歧,而将人的本质看作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误读。”⑥

(二)“类哲学”的双重生命人性论

“类哲学”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这实际是一种“人哲学”或“人类哲学”,是立足于人的研究来发展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对此,作为该理论的发轫者高清海先生说:“关于类的理论和哲学与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是完全一致的。”⑦“类哲学”理论的特点在于:它立足却又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思想和论断。关于“类”、“类本质”、“类思维”,这些概念本出自于费尔巴哈,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其内容与含义进行了改造,而“类哲学”理论对马克思关于“类”的思想又做了进一步的发挥。“类哲学”理论认为,以往研究人性有两种相互矛盾的基本方法:一是把人性物化,二是把人性神化。把人性物化的理论有着生物进化论和哲学的庸俗唯物论的片面性。把人性神秘化的观点则由于将人视作与自然界无关的精灵式的为所欲为的自由存在,而完全切断了人与物质世界的天然关系。①而类思维的方法则与上述不同:它要求“从生命本性上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这样才有可能把人真正提升为‘人’”。②这是以人本身的方式来理解人。同时“人来自于自然,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不经过相互分化和对立的发展阶段,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天人合一’。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类化’过程”。③这就要求对人的现实性、物性根源及物质需要和自然规律的作用有了然的理解。另外,当人进入自觉的“类”存在时,“人才开始称得上充分自觉了的获得自由的人”。④这说明只有当人在本质上超越了物质自然时,才会在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获得自主和自由,而这是人性中最为根本的东西。关于人与哲学,“类哲学”理论主张,“要真正理解哲学,必须从人的生命这个‘本根’出发”,⑤此外,还要克服单级本质论的片面性,要从矛盾分析二分法入手,这样就会看到人有二重生命———一是人的“种生命”,另外就是人的“类生命”。这是形而下和形而上的两种生命。前一种生命决定了人被自然规律所支配的本能性生活,而后一种是追求理性价值的永恒性的生命,是超越本能的生活。人更有真意的是第二种生命。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不会仅仅以活着为满足,人还有更高的追求,人活着是为了实现人的‘超生命’的本性”。⑥这说明了相比于自然生命的有限性,人的自由生命是无限的,不仅有高低贵贱之分,还是可选择的。而在人的个体生命成长和人类历史前进的过程中,精神与自由的本性越来越成为人性主导的方面。“类哲学”的许多理论主张与当时在我国哲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存在主义哲学有关。以“类哲学”理论的重要作品《人就是“人”》为例,此书的题目一方面与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⑦有着渊源,另一方面也与萨特提出的命题———“人就是人”⑧完全重合。萨特正是用这个命题来反对唯物主义把人当作物的一个种类来看待的。“类哲学”理论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是马克思理论的最高成就,只能用这个时期的论断作为说明人和人性问题的依据。这就与其他理论,尤其是“经典根据论”的观点大相径庭。另外,该理论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历史局限性等问题,而且由于“类哲学”只讲人性变革支配历史进步,不讲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淡化阶级、国家、革命等唯物史观原则,这不仅对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挑战,也差别于其他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但是,这种人性理论也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它将人性视作有着不同内在要素和生成过程的结构,不是把人性问题分析为不同的理论层次,而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这就与“人性结构层次论”形成了互补。“类哲学”人性论作为一种理论创新的尝试,其意义不是在于提供了真理体系,而在于冲破了“教条和僵化,激活了智慧和想象力”,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来研究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其他几种人性论

1.文化人性论上世纪80年代,国外优秀的学术成果开始被陆续引进国内,其中德国思想家卡西尔的《人论》和他的文化人类学思想就影响了当时我国的很多学者。像韩民青所著的《当代哲学人类学》4卷本,第1卷的标题就是“人类的本质:动物+文化”,明显是受到了《人论》的启发。韩民青认为:“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文化性逐渐克服动物性的历史。”⑨他将文化区分为本能文化和自由文化,而自由文化的本质在于意识的发展,进而他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人类的本质在意识”。⑩他说:“社会中的人之所以具有不同的本质而相互区别开来,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实践的不同,直接原因则在人们的社会意识的不同。”①“把文化看做人的组成部分,这是唯物史观的一贯立场”,②“严格科学意义上的人,亦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乃应该是一种具有‘肉体+文化’结构的人”。③此书也提出了人性三层次论:一是人的普通特性,二是人的主要特性,三是人的根本特性。主体性、自由性、理性、社会性、伦理性等是人的主要特性,而实践才是人的根本特性。④韩民青的文化人性论将对人性的解说与对人的发展和结局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人类最终将要创造和转化出一个新世界,而这个新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四种亚类型的人:原生人、新生人、机器人和文化系统人。文化系统人将是“三个一体化”的人:人类与自然一体化,个体与群体一体化,意识与物质一体化。他的结论是:人类未来发展将从现在的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将来会有多种存在形式,“人类‘极限’、‘变形人’、‘超人状态’,实际上都可看做‘人类的结局’”。⑤而人类的结局又是一个“事关宇宙结局的课题”,⑥“新宇宙将具有质的新突破”,⑦“人类所实现的更大飞跃,不再只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有限飞跃”。⑧韩民青提倡的这种创生、突变、转移式的发展理论,预示着人的起源、人类的进步等问题并非像生物进化论所说的那样简单,而是有着另外的可能。而事物的起源与本质密不可分,如果关于起源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那么,关于本质的观念也会随之变化。照此说来,则意味着我们目前的人性解说对未来可能存在的人类其他形式不能适用。韩民青在提出文化人性论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野蛮时期的人只关心物质需要,而现代社会的人则更关注科学与文化创造,而在此情况下,人性也确有转移式发展的趋势。另外,韩民青提出了对人类未来发展与结局问题的新认识,勾画出人类未来存在的四种可能形态,并进一步从自然与人达到统一的几种具体形态上,进行了一些实证科学式的思考。“文化人性论”理论给予我们这样一种启示:如果世界和人一直处于目前这种人类发展形态的低级阶段,那么从中不可能得到关于人性本质的深入理解。2.伦理本位人性论休谟的《人性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也涌现出了不少关于人性论的著述,但在理论深度上都难以与之比肩。而王海明所著的《人性论》则可以说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此书把人性研究划分为三个方面:“人性之事实如何”,“人性应该如何之标准”,“人性之应该如何”。⑨关于人性,书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人性是先验无条件存在于所有人身上的东西。第一,人有四级本性。人与一切存在物共有的属性是一级本性。人的生物特性是二级本性,这是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三级本性是人与一切动物共有的本性,这是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的第四级本性是人所特有的那些属性。第二,人性可分为质与量两方面:质是那些所有人不可或缺,人先天固有的人之本质,而量则是在后天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变化可以选择的属性。比如仁爱之心,人皆有之,但多寡不同,这就是所谓性相近而习相远,是质相同而量不同的道理。质作为体,量作为用,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体用、质量的结构说明了人性的复杂,说明了特殊性与共同性、变与不变、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人性所有方面的研究绝不是一个学科所能胜任的,因此,王海明认为,应立足于最高层次的人性论———伦理学人性论的研究。“于是,所谓人性论,粗略看来,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精确讲来,则是关于人的一切伦理行为事实如何及其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总原则的科学;最终说来,则是关于优良道德总原则的科学,亦即关于善恶原则的科学:人性论的目的全在于确立优良道德总原则”。⑩王海明的《人性论》更像是一部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著述。此书是从人性出发来解决道德伦理领域中的问题,是一种伦理主义的人性论;而哲学人性论则是把人作为整体并置于各知识领域之上,来加深对人性的理解。前者是把对人性的确定理解作为出发点,而后者是把人性当作探而未明的难题。但是,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笔者是表示赞同的。比如,人性论的研究不是仅限于一门科学,各个角度、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人性论。这说明了纯粹形而上学的人性论研究方法的破产。但是,如果因此说伦理学人性论是最高层次的人性论,这也值得商榷。照此说来,心理学、生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都会以各自的人性研究为人性论的最高层次,而实际上,是实践领域、理论需要的不同决定了哪一方面的人性会成为“最高层次”的研究对象。另外,王海明提出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①显然将人性视为了先验和抽象的东西。这虽克服了以往人性论和伦理学中排斥人性伦理的抽象普遍方面的片面,但如果只强调抽象普遍,而割裂具体特殊,那就是矫枉过正了。此外,王海明提出的生理本能层次的人性是主导人行为的基础,强调利己主义是前提等观点,都显得偏颇。但无论如何,伦理本位的人性论如同“类哲学”理论一样,其价值不在于提供了真理,而在于提供了破除对权威的迷信、独立思考的榜样。3.实践本质人性论用实践的概念和理论来解答人性问题,这在当前我国哲学界是很普遍的。夏甄陶所著的《人是什么》就表达了这样一种用“实践本质”来说明人性的人性论观点。书中对于“人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这样一系列追问:“人是何以存在的?”②“人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种样子?人应该成为什么样子?”③此书的主要思路是根据实践唯物主义观点,先批判人性的各种宗教迷信、非科学假说,再从人的自然、心理意识、社会关系出发说明其存在形式与生存活动,并将之归结于实践,即“要认识人,除了通过人的活动特别是通过人的实践的感性的活动以外,别无其他途径”。④最后,又以对实践的分析展开来说明人的起源、本质、活动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如果用实践来统一人的存在及本性的各个方面,那么就需要在实践的丰富具体内容中,探求其中最为根本性的一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逻辑循环的怪圈。但这种理论确有独辟蹊径之处。如夏甄陶提出了一种人性、人的存在和人性论无穷开放的思想:“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他不会停留于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人并没有一种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存在状况和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规定性。人的未完成,蕴含着可塑性和创造性,因而他总是处在不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之中。”⑤这一观点突破了以往关于人性的可定义论和绝对真理论。

二、关于我国当代人性论讨论的思考

以上的分析讨论,引伸出了这样几个从更深层次制约着人们如何认识人性的理论问题:1.这些年我国关于人性的各种理论研究究竟是用新的话语形式讲陈词滥调,还是真的达到了理论的突破?2.可否设定有普遍客观的人性存在,只要有了科学的方法就可以准确地把握,并完善地加以表达?3.应该把社会历史观看作是人性论的前提,还是反之,抑或视两者互为因果?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人性的论断是否可以被超越?5.可否把人性论视作是理解人和一切哲学问题的核心性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以上介绍了当代中国人性论研究的一些前沿成果。但是并非新的出版物就会蕴含新思想,实际上许多所谓“新”的作品和理论都是在重复,或用新的话语形式变相重复旧的东西。这样,就成了古希腊神话里那个重复着向山顶推石头的息息索斯,虽然辛苦劳作,却是徒劳无功。那么,我国当代的哲学家们关于人性问题的探索,是否也是在原地逡巡呢?关于人类历史、哲学史的理解有乐观向上和悲观无为两种态度。如果我们是乐观的,相信人类有进步、相信哲学有进步的话,那就应该肯定关于人性本质的把握是在不断创新的。的确,相比于中国古代的儒家理学的人性论,相比于改革开放前人性理论的一片凋零,我国当代哲学家的人性论探索达到了极高的理论水平。但由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落后于其他哲学文明发达国家,所以在理论上“重蹈覆辙”是不可避免的。从文化人性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卡西尔《人论》的影子;从“类哲学”人性论中可以嗅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气息;伦理本位人性论、实践本质人性论等理论都没有绝对地超越当代西方哲学的成果。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当代人性论的“新探”的确是达到了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空前的“创新”,但是,相比于世界思想史上的相关成果,还称不上实质性的突破;而只有当中华民族人文理论的整体学术水平走在世界各民族前列的时候,人性论的真正“创新”才会实现。关于第二个问题。对人性的探讨有一个“人性可被定义”的逻辑设定。对此,国内的几种人性论研究理论看法各不相同,经典根据论、人性分层次论等理论对此表示赞同。“类哲学”的人性论和“实践本质人性论”不主张对人性做出封闭性的规定,所以实际上是在否定人性的可定义性。而“伦理人性论”则干脆认为对人性不能仅从一个学科来定义。西方的许多哲学家也认为没有可以作为先验普遍原则的人性规定。比如萨特,他的哲学代表性命题之一就是“人性论是没有的”。舍勒也在批判了各种关于人的定义之后下了断言:“迄今为止的有关人的学说错就错在企图在‘生命’和‘上帝’之间再嵌入一个固定阶段———可以定义为本质的‘人’。然而这一阶段纯属子虚乌有,人的本质之一正是不可定义性。”①而一些后现代哲学家更是把人、主体、本质等概念看作是需要解构的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意欲完全取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但是,萨特先是反对给人做出规定———“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②继而又用“自由”来说明人———“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③舍勒同样在推翻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所有规定后,提出“人的本质之一正是不可定义性”。

实际上,这些看似取消“人性定义”的理论正是在一种新的解释原则之下重新思考人性。许多哲学家设定有人性存在,这在逻辑上是必然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本质和同一性,这决定了此事物不是彼事物,决定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人的存在亦然。但是,事物的本质和同一性都只有时空局限内的相对稳定,从时间和历史的意义上看,不仅人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连人本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结构也都处在不断的变革和创造之中。我们把握了当前人的存在和同一性,并不意味着理解了全部意义的人性。另外,简短的语言定义并不能将人性涵盖,所以“伦理本位人性论”才会主张,从不同的学科、学术角度出发来得到关于人性的规定。一方面由于人们想要对人性做出普遍有效的规定而必然由此陷入片面性,另一方面人们却总是试图对人性达到更深层次和更为广泛意义的把握,这成为一个无法摆脱的困境,因为对人性只能达到某种历史条件下的合理性了解,而那种超越历史的无条件性证明是永远无法企及的。相对的人性论有可能,绝对的人性论是不存在的。努力探求的同时,也要随时准备修正和放弃原来获得的结论。笔者以为,人性论所承担的根本理论任务不是去狭隘地把某个学科的人性规定上升为普遍有效于任何知识领域的“最高层次”,也不是去找寻某种抽象绝对的人性,而是要通过不断批判检验各种知识和真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来达到对人性不断深入的理解。那些明智的哲学家都是试图对人性做出一些说明,但却否认这样的说明会普遍永恒地有效,更不会成为像数学、几何学中那样不证自明的公理。关于第三个问题。社会历史观与人性论孰为前提,必然关涉到人性如何产生。人性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在先和逻辑在先的客观条件。如果从前者出发,就是先解答社会历史,然后推演出关于人性的结论。这是一般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论。而“类哲学”的人性论则是把对人性的理解作为前提。从这种观点来看,历史不过是人性的不断展开和完善的过程,只要我们解答了人性问题,就会得到所有关于社会历史的答案。这其实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方法论。那么,究竟是从人出发去研究社会历史还是从社会历史出发来研究人,这似乎成为了一个逻辑上的悖论。但是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为我们指引了新的理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是以对人性本质的异化、对异化的扬弃,来说明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而后又以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历史来说明人性本质的异化和人类解放。“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①这里的私有制和异化(外化劳动)两个因素,一个是人性的因素,另一个是社会历史的因素,二者进入一种因果循环,哪个方面也不成为历史的和逻辑的在先的东西。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三条中指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②马克思用“实践”概念来消解两种方法论的对立,为解答人性论在先还是社会历史观在先留下了思考空间。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被克服之后,在真正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当中,这两个对立的哲学思潮将会达到和解,并指出这将“是历史之谜的解答”。③

作者:沈亚生 杨琦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现代人性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138860.html

    相关专题: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药学论文


    上一篇:农民工合法权益管理制度论文
    下一篇:双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