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高校图书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化,高校图书管理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也只有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本研究从网络技术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入手,剖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现状,同时提出了做好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管理;现状;对策

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不同程度地渗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这个网络技术不断改进和应用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迎来了新的挑战。冷梅在浅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中总结了两大挑战:一是传统资源转化为电子资源并发挥作用的挑战;二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管理人员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发生改变,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新要求。[1]网络环境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熟练业务技能,还要懂得计算机等网络技术操作。高校图书馆作为办学的基础工程,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而图书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对高校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技术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中的优势

据调查发现,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高校图书管理。白格丽证实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2]。刘皓指出Wi-Fi技术在图书管理中便于与有线网络结合,可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3]。王竹萍发现,RFID技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不仅从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都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文献管理水平。[4]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使图书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网络技术对高校图书管理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也是有效推动高校改革的有力助手,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胡斌在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研究中证实,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改变了资料检索方式、资源流通方式。笔者认为,网络技术对高校图书管理影响深远,主要有:①图书馆资源更加丰富。由传统的实物资料图书馆变为实物加电子资源,比如电子报纸、期刊、图书等,信息量增多,然而图书馆空间不必增加;②图书管理成本降低,效率提高;③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快了高校图书管理的改革步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图书丢失等众多人工管理问题。网络技术的应用给高校带来方便与发展的同时,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高校需要投资改善网络环境,为图书管理工作打好基础。依据学校师生需求及图书管理需要,图书馆需要改善硬件及软件设备,比如计算机、网络、电子书、图书视频影像资料购置或安装;其次,网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以前学历低、知识面狭窄的管理人员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戴皎皎提出,当代图书管理员应具备政治、知识、信息专业、性格作风等四大素质[6]。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现状

(一)目前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

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图书管理工作调查发现:①虽然图书管理系统整体工作都有所改善,但是基层图书管理工作还很落后,借书、还书、文献查阅等都是人工操作,网络技术较少用于图书管理系统,有待进一步改进;②图书管理人员整体学历较低,而且老龄化明显,严重影响着图书管理工作的进步;③图书管理投入的设备明显不足,有些地方还处于人工管理阶段;④很多地方图书管理缺乏严格的制度,影响图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⑤相对而言,高校图书馆在管理和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比较好,对读者的满足度高。

(二)高校图书管理现状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是近些年来图书管理系统最火热的话题,也是很多研究者最关注的话题。相对基层图书管理、中小学图书管理、研究所图书管理,高校图书管理整体而言值得点“赞”。对于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应当从两方面着手论述:①改革中的高校图书管理现状。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也不能盲目跟风,各大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师生的需要,制定改革方案。在高校图书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网络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有些高校改革目的不明确,反而影响图书管理改革工作。另外,陈璞华提出,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改革中发展理念有偏差,不容易转变,注重图书馆外表建设,忽视图书管理设备购置,注重图书数量,忽视质量;信息建设跟不上。[7]比如有的高校虽然已经建立了校内共享系统,但由于网速等问题,导致阅览不能顺利进行;信息化安全建设很多高校不够重视,导致资源泄密,数据丢失现象严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虽然说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相对基层图书管理人员要好的多,但是对高校而言还是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②传统管理模式的高校图书管理现状。目前,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正处在改革中,但是,路亚群指出,部分高校的图书管理仍然采用人工图书管理操作模式,而未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工作效率低下,从查找、借阅、还书到登记、归位,均需大量耗时,并且容易出错,而且废旧的图书无法得到及时清理。[8]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系统中或多或少的应用,给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人在查阅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图书管理工作经验,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为:①管理对象、手段、角色转变不适应。以前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是对一些纸质资料、书籍的管理。在网络环境下管理的对象不仅有纸质资源,而且增加了大数量的电子资源。很多图书管理员一时适应不了现代化管理,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很容易使新旧管理模式衔接中断;②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贾国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校教师,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9]③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能满足高校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近些年来,高校一直在扩招,在人员增加的同时,人员学历层次发生了显著变化。有的高校不仅仅是本科生和大专生,还有研究生、高职生等。因此,有些文化程度低的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很容易引起师生的不满。

三、做好高校图书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高校图书馆必须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这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核心。全体馆员作用的发挥决定着整个图书馆管理的水平。另外,现代高校图书馆不再是简单的纸质书籍、期刊、报刊等,相当一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电子阅览室、资源共享系统等。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要以藏为主向以开发利用为主转变,为读者提供深层的和全方位的服务。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只有在注重资源管理的同时注重人员管理,才能使高校发展更好。

(二)提高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首先,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形象意识。职业道德培养主要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图书管理工作繁重、琐碎、复杂,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怕累、不嫌麻烦。其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高校图书管理由传统向现代信息化管理转变给很多图书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新的图书管理方式,图书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管理新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可分层次、分阶段、多渠道组织岗位培训,学习图书管理基本理论、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等知识。还可以通过参加学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图书管理技能。

(三)注重图书管理人员身心健康

心理问题是目前各大行业出现的主要问题,对于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高校图书馆应及时加强员工心理教育和疏导,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遇到问题时不慌张,不要死钻牛角尖,不能认死理。

(四)进一步完善图书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需要对每届新生做好积极宣传引导,规范读者行为,采取发送宣传手册及张贴制度等措施,宣传有关图书借阅的规章制度,明确处罚办法,使读者有章可依。

[参考文献]

[1]冷梅.浅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2]白格丽,李爱民.浅析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管理[J].科技资讯,2013,(8):256-257.

[3]刘皓.基于Wi-Fi技术的高校图书管理的探讨[J].科技视野,2013,(3).

[4]王竹萍.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5]胡斌.在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3).

[6]戴皎皎.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基本素质和要求[J].青年与社会,2015,(4).

[7]陈璞华.浅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4,(31).

[8]路亚群.浅析高校图书管理工作[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

[9]贾国洁.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理疾病杂志,2007,(12).

作者:袁方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图书管理现状及对策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131419.html

    相关专题:安徽体育科技 伊犁师范学院官网


    上一篇:人文环境与科技创新论文
    下一篇:计算机软件开发及控制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