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1)豫南地区———生产式民间舞(包括驻马店、信阳、南阳等市)

代表性舞种:信阳秧歌、花鼓灯、南召县云彩灯、正阳县捡棉花舞、信阳地灯。豫南地区流行的民间舞蹈艺术相比河南其他地区来说,种类虽然较多,但是按照舞蹈表演风格来说,则相对局限,南阳、信阳地区流行的民间舞蹈艺术最重要的就是秧歌和花鼓灯两种。花鼓灯这种民间舞蹈在安徽和湖北较为流行,分布更加广泛,表演人数也相当多。与安徽和湖北交界的豫南地区,尤其是信阳和南阳地区的花鼓灯舞蹈依旧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包括地灯、花鼓灯、花篮戏、锣鼓秧歌舞等众多的舞蹈形式在内,豫南的舞蹈风格相比其他四个地域的民间舞蹈来说更加清新、活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秧歌舞的由来,在信阳地区流传的一句民俗中可以看得出,“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槌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谓之秧歌”。由此可见,秧歌舞蹈在最初依旧是插秧民事之前的一个仪式,这一点从信阳的锣鼓秧歌表演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受到戏曲曲艺的影响和文学故事的介入,豫南秧歌从插秧的民事活动逐渐有了人物和角色,有了系统的表演程式和代表性舞蹈动作,至今依然保留着《山伯下山》《亲家母顶嘴》《送郎当兵》等传统剧目。由于故事性的增强,其为更多的群众所接受。此外,豫南花鼓灯的歌唱内容和表演内容往往来自民间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使得这种民间舞蹈深受民间大众的喜爱。但是相比山东秧歌舞来说,信阳秧歌舞的体系化建设还远远落后。豫南的花鼓灯和秧歌舞是豫南地区民间舞蹈中种类最为齐全、流行最广泛、最具典型性的舞种。较为著名的有固始县花鼓灯、潢川县花鼓灯等。

(2)豫中地区———宫廷式民间舞(包括郑州、开封、许昌、漯河、平顶山等市)

代表性舞种:开封盘鼓舞、许昌艾庄铜器舞、弓子锣舞。豫中地区由于开封、郑州这两座数朝古都的存在,这里的民间舞蹈艺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唐宋时期宫廷乐舞的影响。从实地考察中可以看出,流行在郑州、许昌、开封等地的众多纷杂的民间舞蹈中,以鼓类和锣类的舞蹈偏多。“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源泉,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1],在我国古代多为宫廷所用,其声音厚重敦实,而铜器中如锣的声音明亮透彻,二者自古以来一直都作为王权贵胄的象征。如古代达官贵人经过市井,需鸣锣开道,北京依然保留下来的钟楼、鼓楼都说明这两种特殊的乐器对于宫廷皇族的特殊意义。鼓锣类的舞蹈最早用于祭祀和封建迷信活动,目前豫东地区的众多舞蹈依然保留这个特征,而皇权介入之后,豫中地区的民间舞蹈逐渐呈现出了规模宏大的特征。流行于开封地区的盘鼓舞,是最具特点的河南民间舞,也是最早登上国际舞台的河南民间艺术。开封盘鼓舞的历史很悠久,根据考古考证,在东魏期间就有墓葬中出土的“击鼓俑”,均为军士造型,由此可见,最早的盘鼓舞是用于鼓舞军队斗志的工具。宋代,盘鼓舞的文化达到了极致,根据冯百跃文章《中原文化与开封盘鼓舞》中的介绍,开封盘鼓舞的鼓谱记载其功能“一类是庆典游行仪仗的整曲型鼓谱……第二类是和军队有关的”[2],由此可见,开封盘鼓舞的表演目的就是为了体现阵势宏大的特征,以此来凸显地位的象征。流行于许昌地区的铜器舞,虽然规模比不上盘鼓舞,但表演起来热闹非凡,动作复杂多变,早已与世俗和普通大众的生活习惯融为一体,但是从锣的历史作用来说,其历史的沿承中,自然少不了宫廷因素的存在。

(3)豫东地区———祭祀式民间舞(包括商丘、周口等市)

代表性舞种:商丘大刘寨狮子舞、兰考麒麟舞、商丘河凤桥花篮戏、商丘夏邑二鬼摔跤、周口锣舞“官会响锣”、项城回民秧歌。豫东地区是河南民间舞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舞蹈种类最为繁多的地区。豫东地区的面积不大,主要包括商丘、周口两个地区。商丘是河南省又一历史文化名城,是夏商周朝代的所在地,也是中华文明最为灿烂的地区之一,是黄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丘地区流行的民间舞蹈,大多以舞狮这种民间表演艺术为主,由于地域的不同,还会衍生出舞龙、舞麒麟、老虎舞等大同小异的舞蹈种类。结合社会历史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分析,商丘地区地处黄河流域,从商丘各地方县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地方历史上多次受到涝灾和旱灾的影响,是河南省受灾频率最大的地方,因此在兰考地区,人们在逢年过节舞麒麟,以此来表达对上天的敬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豫东地区的历史上,曾发生了多次重大的瘟疫灾难,而狮子在我国古代传说中具有镇邪驱病的作用,因此,舞狮的用意就在于期望不要再有疾病瘟疫的出现。周口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官会响锣”,其实也是一种别样的“舞龙”民间舞蹈,龙的威武形象,结合铜锣的声音,正是应了古代人们“驱除灾病”的愿望。这些民间舞蹈都与古代特殊的封建迷信活动,以及民间祭祀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民间舞蹈表演形式的存在,也更多的是依据特殊的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存在的。

(4)豫西地区———民俗仪式民间舞(包括焦作、洛阳、三门峡等市)

代表性舞种:洛阳大理王狮子舞、新密狮子舞、博爱县苏家村灯舞、焦作耍和尚、孟州火龙舞、巩义小相村豫西狮子舞。豫西地区目前保存着河南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民间民俗集会表演。与豫北地区的民间庙会类似,民俗集会表演同样是集商品买卖、民俗表演于一体,但是民俗表演更倾向于传统民间节日期间举办,或是依托重大的仪式活动而举行:比如婚丧嫁娶和特殊的民间拜祭活动等,而庙会的主要用途还是在于商贾买卖基础之上的。某种程度上说,豫西与豫北的民间舞蹈教学艺术很多都是建立在传统民俗活动和庙会基础之上的,只是豫西的民间舞蹈因为地域的限制,现如今的豫西民间舞蹈如舞狮、舞龙等都比较倾向于节假日期间的民俗表演,相比较庙会表演来说,这种方式更具有“当代性”。三门峡市的陕县比较传统的地坑院民俗活动、新郑市的上巳节民俗活动,栾川县的老君山庙会(其实是一种拜祭老子的大型活动,后衍生而成庙会)等重大的民俗仪式活动中,都保留着比较传统的民间舞蹈表演。洛阳大理王狮子舞、巩义小相村狮子舞目前的表演主要舞台就是集中在重大传统节假日的民俗活动和特殊的庆祝活动上。流行于焦作地区的“耍和尚”表演,在过去则是民间法事和佛教仪式上表演的舞蹈作品,经过长时间的挖掘和演变,目前已经成为焦作地区民俗文化表演的重要代表。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爱县苏家村灯舞表演,就是河南传统民俗活动中具有代表的民间舞蹈。苏家村灯舞表演时间集中在每年春节和苏家村火神庙会期间(农历二月十九日,原本为民间拜祭火神的民俗活动),表演起来人数最多可达1000人,从其浩大声势和表演风格来看,可以看出当时民间拜祭活动的规模。进入新时期,苏家村灯舞大量出现在焦作地区组织的民间传统文化节、太极拳年会等重大文化活动中,原有的民间拜祭活动功能逐渐向民俗表演的趋势转变。

作者:杨天宏 单位: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126605.html

    相关专题:网络新闻的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


    上一篇:国有资本生态资源保护功能
    下一篇:传统旅行社营销模式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