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其综合竞争力。怎样充分发掘高校科研资源和潜力提升高校竞争力,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转变工作思路、推动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是改进科研管理工作,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
中图文分类号:G6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96(2015)06-0051-03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创新观念不断增强,高校作为社会知识传播和创造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创新重任。对于高校来说,科研和教学是其两大重要功能和使命,而科研能力强弱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之一,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科研实力强弱。从当前国内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科研实力较弱,科研管理方法落手,科研人员积极性不强,科研经费难以为继,科研发展基础薄弱,这些客观因素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如何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不断促进社会创新水平的提高,增强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同时也不断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是当前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要负责制定高校科研工作长期发展规划,同时还承担着高校科研团队、科研项目、科研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等工作,可以说,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科研综合实力的强弱。高校科研是促进社会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之一,高校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在国家创新体系当中,高校科研创新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是民族自主创新的源泉,是社会科技进步的基石。高校科研不仅要实现科技发展的突破,而且要不断自我改革科研管理制度,以制度创新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可以说,创新科研管理制度是促进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催化剂。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科研管理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突破传统制度的局限性和约束性,总结和分析科研管理经验和教训,找到创新发展突破口。更关键的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根据新时期社会科技发展特点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和动力,实现高校科研发展新目标。综上所述,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当前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支持。
2新时期下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对策和建议
2.1树立正确的高校科研创新管理观念
高校在重构科研管理观念时,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紧扣知识这个核心内容,努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目标。知识产权是科研人员通过脑力工作取得的智慧成果,是法律保护的宝贵无形资产。高校作为社会知识的传播和再造者,汇聚了大量专业性人才。高效科研人员是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创造者,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高校科研管理必须摒弃传统的知识管理观念,强化现代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对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法律保护,切实维护好科研工作者的法律权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和创新的浓厚氛围,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人才和成果管理的保护机制,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强科研成果市场化管理,要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生产技术的水平。高校科研管理首要目标是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在提高学校科研实力的同时,不断收获丰厚的经济回报,用市场经济尺度来衡量科研人员和成果的价值。
2.2创新和改革科研管理制度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科技发展要求,高校必须要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制度创新和改革,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和制度,建立一套灵活的多元化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配置科研人力资源,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手段最大程度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要建立科研管理全覆盖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规范,保障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要保证科研管理政策一脉相承,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全面推进高校科研管理组织体制改革。要坚决摒弃传统落后的等级管理制度,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科研管理者不能扮演传话筒和发号员的角色,而且还要积极参与项目过程当中,转变科研管理工作作风和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能者居其位、各尽其所能,打造高效、活泼、紧张的用人竞争氛围。此外,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实际贡献和工作表现为考核依据,对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确保其付出与收获对等,通过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最大程度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活动之间的联系,促进二者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是高校主要目标之一,而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学科建设创新思路为: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科研项目的匹配性。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和资源人才培养作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层次,围绕高校重点科研项目打造科研人才队伍,突出学科建设特色和优势,构筑人才培养高台,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实现。
2.3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高校科研主要目标是提高社会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由于科研项目周期较长,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特点,因此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形成系统化、流程化,要建立“申报———立项———实施———过程控制———结题———成果鉴定———成果推广”一套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在科研管理活动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果评价机制,提高科研成果鉴定水平。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成果鉴定方案,突出科研项目特色和特点,提高成果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要加强对科研人员创新激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奠定科研兴校的人力资源基础。对于国家级重点项目,要制定独立的科研管理计划,成立专门的科研管理团队,采用“设计———科研———施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切实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同时,要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切实保护科研人员合法权益。要引导科研人员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选题,重点扶持重大产业项目。要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科研项目,给予政策性优惠。要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合作,共同出资建立科研研发基地,争取地方政府对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有效降低科研风险,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2.4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要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关键是要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还要具备科研管理专业知识和素养。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科研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预算,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人是科研管理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其工作效能直接影响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吸收和补充高素质科技人才到科研管理队伍中;另一方面,要做好现有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结合本校科研管理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切实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另外,还要建立人才良性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优化人才结构。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激励机制,奖励先进、惩处落后。要不断改善科研管理人员工作和生活待遇,不断提高队伍稳定性,强化科研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工作创新,集思广益,为提高科研管理水平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3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作为社会知识传播和再创造的重要平台,承担着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不能停滞不前,必须要根据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和方法,扎实提高科研管理综合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贡献。转变科研管理观念,采用现代科研管理方法,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管理队伍,这不仅是高校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黄达人.高职院校要走自己的路[N].中国科学报,2013-09-23.
[2]叶向前.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科研工作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1).
[3]杨德山,许艾珍.高职院校科研现状与基本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8).
[4]张国丽,田丽.高职院校科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12).
[5]仪淑丽.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作者:郑小燕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