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实效性不足的原因
1.1中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乏力。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从娃娃抓起”,年少时候受到的教育会对自身产生终生的影响,但是在我国恰恰忽视了对学生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目前来说,因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束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在大学阶段进行,但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弊端,它不是启蒙教育,而是一种后续教育。而在启蒙的中小学阶段,大多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枯燥性恰恰又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实际效果,近年虽然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来落实,但是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太大的改观。中小学开设了的政治课程,大多数是一种变相的应试教育,很少能让学生们在理想和道德层面有所感悟。家庭教育作为教育手段的一个方面,其教育功能已经明显被弱化了。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因父母在外地打工而在农村的留守孩子数量约6”””万,这些孩子大多是年迈的长辈在照看,思想引导基本缺位,对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没有;而城市的孩子也有其自己的原因,大多数父母因为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只是在物质上给予孩子的越来越多,而精神上的东西越来越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愈来愈大,很多成人世界的信息通过媒体、网络侵袭着青少年,使得学生的早期思想复杂化。
1.2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在高校和教师眼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是一门辅修课程,并不是学生的核心课程。因此,在学校的教学投人上并不能重视,尤其是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而学生和家长也持有同样的态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功能都缺乏明确认识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观念。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开设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太多的影响和实际功效,纯粹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效用是不能喝同一些主课和专业知识课比较,但是,我们的教育除了要传授具体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这些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发挥作用了,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3教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不强。
高校教师是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于教师的授课质量,其中,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能衡量出教师对自己这份职业的认同度。以我国高校目前的情况为例,高校的专业课教师经常有科研经费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而这种机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任课教师来说是一种奢求,很少会有这样的机会去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因师资力量薄弱,思想政治教育任课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也极其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因此,科研成果缺乏,而高校职称的评审是以科研成果的多少来衡量的,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教师产生一种不负责的想法,课上得再好也不能评上职称,所以消极怠工的情绪较为严重。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的策略
2.1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意义,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前提。
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时,都要想一下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这门课程能给他们什么,能解决什么,对他们来说是否有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能在教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这些信息,只有这样,思政教育这门课程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2提升高校对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夯实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对高校各个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各门专业课的教育基础,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中国许多传统观念和传统思想,在网络时代和全球化浪潮之中,怎样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如果把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2.2.1从学校来说,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虽然我国力主推行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但社会、学生和家长仍然以学校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这使得我们的教学资源配置不均。学生成绩成为教师的评价体系的基础因素,导致一些教师重智育、轻德育,基础教育急功近利。因此,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2.2.2从家庭来说,要让家庭充分认识到其在孩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把孩子完全推给学校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在他看来,家庭应该和学校相互配合,有效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传统最基本的单位,由于孩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相处时间比较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都十分巨大,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2.3创新和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高校如果有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把教师的全部潜能都激发出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尤为重要的。如果没有负责人的老师传授知识,就不可能让思政教育课程有效地影响学生。要创新和完善激励机制,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大师资力量的投人。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社会允许并鼓励合法合理地追求利益,但是仅靠要求教师讲牺牲、讲奉献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投人;第二,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现在有些学校开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分为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和领导评价三部分。这个机制不错,但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不断完善,比如这三部分在教师的教学效果总评价中如何配置比例,专家组如何构成,领导如何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这些都必须解决好。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关乎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成败,也深刻影响着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务必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只有这样做,才能从根本上打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础,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保证。
作者:梁楷悦 张馨文 工作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第二篇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路径依赖现象的表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①自建国初期形成至今60余年,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管理体制、教材编写和出版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这种现象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保持一个“固定模式”。
1.教育目标:社会本位为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在不同时期对教育目标的表述虽然不同,但基本思路未变,即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关于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规定,“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高教六十条》规定,“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初期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规定,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下面简称《大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面简称《十六号文件》)规定,培养“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育内容:政治教育为主。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但从政策的规定来看,政治教育是主要内容。如,建国初期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继续强调,“在一切学校中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单一的政治教育持续到80年代初,1982年后增加了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但其地位仍弱于政治教育。1987年《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基础”。1995年《大纲》指出,“必须重视德育,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学校工作首位”。
3.教育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教育方式。但由于“课程是国家重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观念载体’,是体现国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1]19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被赋予了最高地位。1955年《关于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指出,“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进行经常的、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的最基本形式”。1978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指出,“课堂讲授是马列主义课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形式”。1995年《大纲》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2004年《十六号文件》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2008年《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4.管理体制:校级党政和政治教师管理为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始终强调校级党政、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作用,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大主体。1954年政府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下,校长负责,人事、保卫等各政工部门,政治理论课教师,各级党团组织,辅导员互相配合的工作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之后虽有调整但力度不大。1984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党、政、工、团各系统所必需的专职人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骨干”。1995年《大纲》提出,“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高校德育队伍包括学生专职政工人员、‘两课’教师和众多的兼作德育工作的业务课教师和党政干部”,“学生专职政工人员和‘两课’教师是德育专职教师”。2004年《十六号文件》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
5.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政府统一确定。1955年《关于出版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几项规定的通知》规定,“今后凡高等教育部自编或委托研究机关、学校、个人编写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课堂讨论提纲等,经高等教育部审查批准后,统一交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私营书店和出版社,今后一律不得出版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堂讨论提纲,过去已出版者今后亦不得再版”。这种由国家高层确定教材内容,并由具有国家性质或集体性质的出版社印制,逐渐成为一种惯例,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又使教材编写与出版政策回到了“原点”,规定“未经中宣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再自行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路径依赖的成因
历史制度主义学者保罗•皮尔森提出:“一旦一个国家或地区沿着一条道路发展,那么扭转和退出的成本将非常昂贵。即使在存在着另一种选择的情况下,特定的制度安排所筑起的壁垒也将阻碍着在初始选择时非常容易实现的转换。”[2]252-253对于政治世界的回报递增问题,保罗•皮尔森进一步认为,这和政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他看来,政治世界存在四个明显的特征:①集体行动的主导作用;②制度的高密度性;③利用政治权威来提高、强化权力的不对称;④权力内部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2]257这四个特征使该领域的社会生活易于形成回报递增的过程,并显得特别盛行和强烈,构成了路径依赖的深层原因。政治世界存在的这四个特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领域明显存在。
1.集体行动的主导作用。集体行动者的行动容易受到领导意图、沉积成本、近视效应与信息有限等因素的限制,使集体行动不能像个体行动者那样进行理性地“算计”,而是处于有限理性的状态。因此,集体行动者在推出某一政策方案时,不是遵循“最优的原则”,而是“满意而止”的原则。从历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形成来看,主要是由教育部牵头,中宣部、团中央参加、组织调查研究,是明显的集体行动。作为集体行动者,每个成员都不愿意承担风险或成本,因此很难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改变政策。
2.制度的密集性。制度的密集性是指一个特定政策形成后,政府为了使政策能够顺利执行,会设计一些辅助性政策来配合,形成政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策之间是相互交织的,一个政策插在其他政策里,从而形成了一个矩阵结构。在密集的政策系统中,如果改变其中个别的政策,就会使其他政策的运行受阻,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损害了整体利益。因此,新的政策往往与旧有的政策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形成了对原有路径的锁定状态。[3]71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是由政府集中控制的,缺乏政策相关者对政策的干预,制度的密集性可能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陷入路径依赖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在建国初期形成至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为主体,相应地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了政策矩阵,产生自我强化效应。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中,一些有效率的措施最终会因为缺乏生存“土壤”而“胎死腹中”。
3.权力的非对称性。政治活动是一种权力活动,当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居于拥有权力的地位时,他们不但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而且还通过权威强化自己的权力地位,使其权力变成一种适应性行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形成中扮演着全能统治者的角色,具有绝对支配性的地位。一个政治意志坚定、权力高度集中的强有力政府的存在,是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决定性条件之一,但集中的权力容易失去控制,甚至造成灾难性的政策后果。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来看,政府处于极强地位,社会和高校处于极弱地位,形成了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格局。这种格局导致决策只是政府内部的事务,社会和学校被排除于决策过程之外,使决策缺乏公共特性,妨碍了政府决策的合法性,也不利于政策的改进。
4.权力内部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政治生活是一个“黑箱”。在“黑箱”中,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自身政治行为的后果,也无法准确预测他人的政治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旧政策为政治行动者提供了共同的行为规则,政治行动者由此主动或被动地去学习原有政策,形成了“学习效应”,使政策锁定在某个历史阶段。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形成来看,政府将权力下放至教育部、中宣部、共青团中央三个机构,其中教育部属直接权力机构。教育部针对高校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配给下一级机构,如50年代的高等教育部,80、90年代的国家教育委员会,现今的思想政治工作司等,这些机构的任务是调查研究、组织讨论、形成方案。在机构的层级设置中,政治行动者下一级学习上一级,上一级学习中央精神,中央学习历史,形成了政策的路径依赖。
三、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制度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安排。由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政策安排并不可恶,而是十分重要。因为没有了权力,秩序将不复存在。但是政府往往因为拥有权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实行“强制性”地干涉,出现了制度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等现象。政策学认为:“规范和制约着公共权力机构与个人行为的各种制度,必然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政策选择、政策内容和政策结果。”[4]285因此,实现制度创新才能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路径依赖现象。否则,只会在原有状态中长期存续下去,最终走向“死胡同”。
1.定位政府的职能,使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政府不是全能者,缺乏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往往使无效率的政策难以改变,好的政策难以推行,进而影响政策效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制度建构中,应明确和定位政府职能,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要把政府的职能分为“该管”的职能、“不该管”的职能。“该管”的职能包括:日常的工作制度、学生的思想分析制度、政策评估制度、经费投入制度、政策宣传制度与用人制度等。该管的职能要强化,“不该管”的职能要坚决下放给学校,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考试评价制度等。
2.实现决策者与高校的互动。由于高校长期运行于政治化的环境中,因此政府过多地承担了本该由高校去完成的事情,高校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顺乎政府要求的“应声虫”。因此,高校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只是口头上认真“贯彻和落实”,但实际工作中却屡屡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杜威曾提出教育之外无目的,这并不是说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指教育的目的不应由学校之外的机构来施加,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别的机构,均无此权。因此,政府要适当放权,赋予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执行、评估方面的“话语权”。高校也要从政府“代言人”身份中走出来,切实考虑如何使大学生真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实现政府决策者与教育中介组织的互动。普通公民在特定政策问题上的意见往往是分散、模糊的,有时甚至是情绪化的。因此,需要形成教育中介组织,从而将个体公民的意见有效地输入决策系统。政府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组织,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但这些组织不是真正的社会团体组织,只是隶属于政府的组织。因此,需要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青年教育委员会、校外德育辅导员等青少年组织和社会团体,一方面可以代表或协助政府,形成有效的政策;另一方面可以代表社会成员,以集体名义参与并监督政府的教育行政活动,从而保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权利。
4.实现政府决策者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表达的是国家与社会、学校和教师的意志和声音,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有学者说,“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从未被允许对各种道德取向进行自己的‘选择’”。[5]10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作为一个人被限制了表达的权利,被剥夺了选择的机会与空间,只是在服从中接受物质和精神安排,那么只能是在被控制、被训练中被动地生存。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很难独立地进行思考和判断。因此,政府需要使大学生真正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和利益选择。唯其如此,才能增加他们配合政策运行的自觉性,形成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本文来自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杂志。《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韩丹 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第三篇
一、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密切联系
(一)网络舆情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关键在于教育主体要时刻关注教育客体的变化,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教育客体最关心的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高校网络舆情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从本质上讲,就是在高校网络这一特定空间内,大学生网络群体对社会或者校园内某一问题所持有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政治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1]由于网络舆情客体———公共事务涉及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校园突发事件及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网络舆情已成为大学生自主表达思想观点的“新窗口”,它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成为反映他们思想变化发展的“晴雨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密切关注高校网络舆情,及时分析网络舆情反映的信息与内容,就能更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动态,把握他们思想、情感、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网络舆情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一方面,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资源。由于网络舆情直接反映高校大学生所关注的校内外热点现实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从反映网络舆情的超量信息中收集、整理有价值的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材料,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原始素材资源。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语言资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一种新的沟通媒介———网络话语。网络话语更新速度快,新词层出不穷,并与流行文化紧密相连。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网络话语存在差距甚至话语鸿沟。[2]大学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因此在网络话语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转变。通过研究网络舆情,教育者了解并掌握学生的网络话语,适应他们在网上交流的方式,才能够真正与大学生开展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时有效地传递教育内容,取得教育的实效。
(三)网络舆情的主体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及教育环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就是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或人。[3]而网络舆情的主体,在高校中集中表现为大学生群体。显而易见网络舆情的主体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由于青年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具有成长的可塑性,他们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容易受到复杂多元的超量网络信息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深入了解并熟悉网络舆情主体即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才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开展确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大主旋律的宣传力度,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风尚,增进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四)网络舆情的载体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网络作为舆情主体与客体的连接渠道,是网络舆情形成、高涨、波动和淡化的载体。高校大学生作为当前使用互联网比例最高的一个群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博客和论坛账号,这都为网络舆情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载体空间。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网络日益突出的作用使我们认识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可能游离于网络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并且应该渗透到舆情载体当中,利用歌曲、QQ等即时通信软件、博客等网络平台方式,进行政策宣传、思想疏导与指导工作。另外互联网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在高校网络空间内,既有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宣传主流价值观念的正面舆情信息,同时也存在大量不良的舆情信息,甚至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负面信息,西方国家也一直在利用网络对我们进行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互联网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环境,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争夺的一个重要阵地。
二、网络舆情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积极健康的网络舆情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网络舆情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积极的网络舆情能够起到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网民的作用,把网民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轨道上来。[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营造良好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以正确的舆情信息消除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从而引导和鼓励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舆情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信息,特别是高度关注网络舆情中所反映和暴露出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科学研判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对可能出现的矛盾或危机时刻保持警醒,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就可以把潜在甚至是现实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因此网络舆情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化解现实矛盾、促进校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功能。
(三)网络舆情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功能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群密集型场所。网络舆情具有把这一场所中成千上万分散的、差异性较大,个性化明显的大学生个体凝聚在一起的功能。因为青年学生一般对容易诱发校园网络舆情事件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校园突发事件以及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较为关注,他们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聊天室、博客、维基、聚合新闻和即时通讯等方式,就网络舆情所涉及的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其他学生与之互动,积极跟帖、回帖,表达各自的观点,参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多种观点,不同的观点彼此之间相互交汇、相互碰撞,而这种交汇与碰撞有利于帮助学生厘清事件的本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选择与判断,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四)网络舆情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功能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把外在的社会要求(价值准则、理论观点、行为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个体意识的过程,也就是受教育者个体不仅真正的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社会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内化一般能够对社会越轨行为进行最有效的控制,社会要求内化成功后,个体甚至在无人监管的条件下也会始终遵守它。高校网络舆情中通常包含着大学生群体对某种社会要求的认同,这种社会要求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即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并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网络舆情中,通过网络舆情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把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并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信息等重要内容内化成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精神动力,进而外显为合乎社会规范要求、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具有疏导作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对网络舆情的疏导,使之更符合社会舆论导向的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的疏导
对待高校网络负面舆情,不能单纯采用互联网的信息监管控制手段,一味使用回避、封堵的办法,应该是变堵为疏。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的疏导侧重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民心和民意的疏通、引导,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认同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行为。因此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理解为一种网络舆情疏导的过程: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用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认同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对大学生网民中存在的各种思想认识、观点态度和行为倾向方面的问题,科学地、有针对性地给予梳理分散、通畅表达和启发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和积极健康的社会政治态度,从而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满怀信心地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的一个转化、改变的过程。[5]毛泽东曾说过:“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有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有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因此惟有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才能因势利导,及时有效地化解网络舆情矛盾,使之朝着有利于校园和谐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疏导的路径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疏导,可以选取以下路径:一是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教育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教学效果与质量直接影响着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以具有科学性、理论性以及思想性的教学,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水平,引导他们学会甄别是非、对错,从而自觉抵制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二是利用校园的宣传阵地进行主流话语的发布。要充分认识和评估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挑战,合理利用好校园内各种宣传阵地,如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报纸、电视、宣传栏及阅报栏等发布主流话语,努力做到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用科学的知识塑造人,使大学生真正理解接受并拥护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良好的舆论风气。三是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论员队伍。为把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做好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疏导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论员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论员既可以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教师,也可以是在校就读的大学生,还可以是专家型的特约评论员。这支队伍应该立场坚定,知识丰富,熟悉宣传教育规律和网络技术,同时了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他们能够在高校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互动式网站及论坛上撰写正面评论文章,通过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参与网络热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凝聚正能量,坚决抵制消极、负面舆论,及时化解矛盾与问题,从而引领网络舆情走向。
作者:荣燕 工作单位:武警学院部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