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终身教育的思想出发,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为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对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无疑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首先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但是,如果仅仅把办学指导思想局限于此,则必然无法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谋生已不再是制约人类自身发展的根本要素。而与此同时,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从业者在职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高职教育仅仅把办学定位局限在传授学生谋求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方面,那么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后继续发展的需求。只有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职业养成等更高层面上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帮助和支持,才能使他们形成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发展的生存能力和职业能力。从终身教育的思想出发,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人们获得生存和谋取某种职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具有较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成员。如今,有些高等职业院校提出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由企业或生产者直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训练。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短期可能会有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有问题的。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严谨科学的实验、技能训练,直接在生产车间现场操作,学生既没有建立起严密的逻辑思维,也难以掌握探索未知领域的基本方法,更不要说培养创新性思维了,充其量还是过去师傅带徒弟的老一套,这样的思路和模式很难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我国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偏重职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并不顺利。据调查,普通文化和基本理论知识的欠缺,实际上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在很多发达国家,他们为避免因单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导致的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在课程的安排上特别重视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程的比重。这种做法同样在说明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理论教学为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必须、够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并为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奠定知识根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理论教学不可轻视,实践教学更要重视,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就至关重要。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在上个世纪初就提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因此,在现今的高职教育研究中,我们讨论的重点并不是谁为谁服务,谁比谁更重要的问题,而应是二者如何相互有机融合并为人才培养服务的问题。过去,很多高职院校依然沿袭着本科院校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搞纯理论教学。由于教材的权威性,知识的严密性,教学进度的一致性,使教师的教学受到制约,限制了课堂发挥。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讲授式,教学手段单一,学生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再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信心不足。因此,常常是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听得费神,出现事半功倍的尴尬局面,当然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近些年,很多高职院校又在过分强调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发展后劲不足。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习而学”的教学模式。他认为,理论与实际结合,边做边学就会把所做的和所学的同时提高,而且能相互促进,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掌握。”这句话同样也在昭示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职业技能获取的一般规律。目前,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在不断地研究和摸索,力求改变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教学模式。近些年兴起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导,理论教学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以某一模块或项目(任务)为教学单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凤侠 李晓红 单位: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
相关专题: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局 小说月报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