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政金融 >

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面临国内外环境复杂化、网络技术时代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大爆炸、经济文化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改革开放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盈、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不再简单单一。西方国家通过新闻传播、文化交流、吸收留学生、派遣人员等途径向大学生传播其政治思想、价值观念,鼓动我国大学生厌恶、摒弃原来所受的传统教育思想。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在拓宽大学生交往范围的同时降低了交往的成本,网络的虚拟化将“道德不在场”发挥到极致,失德行为模糊了罪与非罪的界限,导致了“主体人格的断裂、异质”[1],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面临教育主体个性特征鲜明化、矛盾化的挑战。在当今国际国内环境的时代背景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个性特征:虽然敢于表现自己,注重个人权利的维护,但传统集体观念淡化,很少体谅、关心他人,对传统的命令式的规范遵守与履行存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思维更为灵活,对事物多有自己的见解,思想道德观念前卫,具有时代的敏锐性和自主性,但对事物的辨别和认知多依靠感觉和主观思维,缺乏理性的辨别思维,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简单的、极端的。(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局限性。经过历史的选择,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系统阐述了灌输理论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外部灌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的“灌输理论”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管理理念。与该理论相对应的,我国形成了以刚性管理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虽然运用刚性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刚性管理模式强调教育的工具性,背离了“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价值目标,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差异,用统一的管理方法评价机制实现“管住”的目标压抑了大学生的个性,难以解决高校大学生如情感教育、心灵沟通等深层次的问题。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1)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管理理念,形成刚柔并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柔性管理来自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eSystem),后来逐渐引入到管理学理念中。柔性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服务理念,在工作方式上强调以平等地位与学生进行沟通,在管理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以组织的共同意愿及目标来指引其自身的认知与行动,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由被动他律变成主动自律,继而以组织的内在驱动作用与约束力实现对于学生的创造意识、内在潜力、积极主动性等方面因素的全面挖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运用二元思维,即刚性管理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刚性管理是大学生管理的立足点,但是在“是”与“非”“彼”与“此”间的中间“灰色”地带中,如大学生情感教育方面,要将管理模式升华至柔性管理模式。尤其当认识的对象是复杂的人的时候,要运用模糊思维来处理。模糊并非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而是对人展开不确定性的研究才能取得对人类真实面貌更为确定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深处,这里所发出的信息永远具有不可置疑的模糊性。清晰只是相对的,模糊则是永远的”[2]。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应该注重柔性管理所关注的对大学生思想的管理,改变思想,行为自变。思想工作是柔,责任落实是刚。儒家思想讲求“礼、德、仁”,佛家思想强调“万物皆空、利乐众生”,道家思想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因此,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柔并济才能够做到对局势洞若观火,内不失刚劲,外不失柔和,既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让人心悦诚服,又可以做到在有形规则的约束之内。(2)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刚柔并济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实施体系。创新刚柔并济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应当构建“辅导员—学生导师—学长—学生会—班干部”多层次立体化的实施体系,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辅导员树立柔性管理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将柔性管理理念贯穿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以表扬、赏识为主,着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和自我意识强,避免对学生使用命令性口气,对待大学生要将利害关系分析透彻,对大学生情况多做耐心细致的了解,用真心和诚意打动学生,达到心灵的契合和共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做到管理工作的事半功倍。其次,发挥学生导师的优势。学生导师制度是基于人文关怀而产生的,一名学生导师可以根据情况负责3~4名大学生。指导教师利用其直接教学的机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的素质教育。针对导师面临教学和辅导的双重责任,可以将辅导工作略作侧重,在生活、心理辅导方面,可以将重心落于负责的几名学生身上,导师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交由辅导员、心理咨询室、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等服务部门完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间的认同心理,也充分调动了学校的管理资源。再次,实施学长制。学长制(StudentMentoringScheme,简称“SMS”)是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通过吸纳思想觉悟高、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到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来,在一定范围内对低年级学生从学习、就业、思想领域进行引导督促,从而提高管理效能的新兴学生管理机制。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立新生学长、宿舍学长、党员学长和毕业生学长等,学长制能够有效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间“上下沟通,左右交流”的传导作用,既帮助了同辈低年级学生解决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也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践中锻炼自己;既有利于缓解高校辅导员配置不足的紧缺状态,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充分调动学生会和班干部的力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将内化的思想外化为自觉行动的需要。大学生活中,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人际关系、宿舍文化、校园活动各方面都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支点,调动学生会和班干部的力量,让学生以讨论、协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以互帮互助的形式,帮助学生相互督促和鼓励,能够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能够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长效性,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作者:王艳丽 孙守超 戴恩冰 单位:枣庄学院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zjr/100463.html

    相关专题: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明清小说研究


    上一篇:高校运维服务桌面虚拟技术论文
    下一篇: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指导方法诌议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