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板书更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不仅提供历史信息,更是充满整体感的一种知识体系结构,相对其他中学学科的知识特点,历史学科的有机整体性是最强的,也是最需要学生掌握其有机结构和各部分关系特点的,每堂课的知识体系都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具体的历史知识点只有‘同化’或‘顺化’于历史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是活的知识,否则,就会很快被学习者忘却。因而,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关键。”[3]一旦学生体悟不完整、不能全面掌握一堂课的知识结构,不但会使整体历史观难以构建,也容易造成理解的偏差,直接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合理实现。而要完整有机地掌握历史知识体系结构,板书相对多媒体有自己的特色。“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含量大、覆盖面广。教师将讲授内容提炼、浓缩,形成条理而系统的板书设计,能使学生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统揽知识的整体结构,无疑会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按照传统板书教学方法,一堂课知识体系的有机展示是在授课过程中由板书逐渐构建的,以讲明各部分关系和逻辑,并形成宏观、中观错落有致的知识体系网。这种逐渐建构的过程自然最有利于学生参与和理解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逐渐深入全面地把握知识体系。还有一种构建方法是在授课总结阶段,结合前面板书归纳知识体系,学生参与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稍逊于第一种的全程参与和深入度。多媒体由于不具有板书的信息展示延迟性特点,因此即便有知识体系建构归纳,一般也是在课堂的最后总结收尾部分才进行。由于多媒体自身的局限性,即使采取总结展示知识体系的方法其效果也不如板书。现阶段多媒体一屏的空间不如板书广阔,展示内容有限,或需要分页展示割裂了整体感;要展示在同一页上需要将字体调得较小,太小的字体令学生费劲费力还缺少视觉冲击难以形成深刻印象。另外,由于多媒体呈现知识体系结构往往集中压在课堂尾声阶段,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留给学生品读思考的时间太少,接着就会翻到最后的作业布置、反思等环节,或进入结束阶段。较少的展示时间使学生理解、掌握很吃力,更难以记录和仔细品味。板书则有较为广阔的展示空间,以足够醒目的字体充分地、整体地展示知识体系间的结构,形成一堂历史课教学内容中前因、后果、主体内容等逻辑关系的整体呈现。而且逐渐构建知识体系的板书由于采取循序渐进的构建方式,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每一层的关系和不同部分的联系;此外,由于板书停留相对多媒体时间较长,学生有时间记录重要信息,课后继续思考。可见,板书更利于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宏观架构,形成整体史观,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以上“一”、“二”两大方面,笔者曾在听课后询问过学生。不少学生反映多媒体内容多、翻得快,大部分内容都来不及看就过去了。也有学生表示:内容有差别的信息以多媒体展示在不同页面,由于展现区别不大难以区分重点;另外页面造成了知识间联系的分割,无法掌握一节课的整体结构框架和史实的内在关系。
二、板书在学生参与互动和锻炼思维力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板书相对多媒体在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在多媒体刚兴起时,人们往往追捧多媒体对氛围营造和环境创设上的作用,贬低传统板书的功用。而实际上,板书在学生参与互动、启发学生思维上有着不同于多媒体的自身独特优势。虽然这种优势从总体看未必是板书综合效应优于多媒体,但其所具有的专长可能正是多媒体难以具备的,因此完全摒弃板书此方面作用是多媒体教学无法完全弥补的。在引导学生互动参与教学和培养思维能力方面,板书可与多媒体相互配合,而片面摒弃板书以多媒体单方面引导恐将造成顾此失彼、丢失传统精华的窘迫。“在多媒体教学盛行的今天,板书仍然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反映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简明概括;其次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痕迹,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记忆、理解,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成为学生赖以进行联想、推理的依据。……学生抬头可见低头可记,耳闻目睹,手脑并用。”[5]我们的教学改革是在去弊存良基础上的改进创新,而非对传统教学方法(尤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优良部分)的全面否定。板书在引导学生互动参与和培养思维力方面的独特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具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结构建构过程的价值
“相对于其他学科,历史课的板书有着独特的作用:使知识点结构化。利用板书把知识点组织化、结构化,使知识点层次分明,既有助于知识本身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利用这些知识去理解新知识。”[6]传统板书建立起一堂历史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展示要点内容,通常是从一堂课开始一直到尾声总结在四十多分钟的时间里逐步建构起来的。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书写,全程观察、思考参与本课知识体系的板书建构过程。会利用板书调动学生思考和参与知识结构建构的教师,往往通过铺陈、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集体较为自然合理地推导出要点内容,当取得大多数学生较为认可的意见与教师产生默契与共鸣的时候再在板书上书写重要知识条目。多媒体时代前的优秀教师其实很善于通过板书调动学生直接参与知识构建过程。有的教师甚至可以在知识建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好的建议,改进板书呈现的知识结构中的不足之处。这种注重学生参与的结构化板书,使学生参与知识结构从起始到最后完成的整个构建过程,既让学生知道知识结构构建的步骤和程序又具有创造的乐趣,能在课堂的全过程中不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于是互动参与就不是历史课堂中的某个环节,而是贯穿整个历史课堂的。当然,这种参与性和建构意识较强的板书使用,需要教师预先设置一个比较合理的板书知识结构,并且授课人有较强的授课感染力;然而,这个板书结构的预设知识体系仅是作为参考模型的预设方案,在与学生互动中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集体智慧与讨论碰撞中往往可以在一些部分生出比教师个人预先设想更好的改进方案。多媒体的弊端就在于内容都是预先设置好的,播放时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即便有互动参与,但预先设置在课件中的多媒体展示内容在课堂中几乎没法当堂随时修正。相对多媒体,只要教师将板书教学驾驭得较为成熟,那么学生参与知识建构过程或比被动看多媒体展示更具参与度,可与教师在更多的环节中交流进而同步产生共鸣。部分板书内容可让学生主导构建,一改完全用多媒体预设的死板局面。不过历史课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不同授课内容的内部知识结构也不同。上面提到的这种利用板书全程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建构度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于本堂课与前、后课历史联系性较强,且授课内容本身有机性、逻辑性较强的新课讲授。具有上述特点的授课内容能令板书引导的学生参与知识建构达到较好的参与效果;并非所有的历史课利用注重学生参与的结构化板书都能达到这种相对多媒体具有独特优势的效果。因此,采用哪种方式为主需要教师根据情况和对板书的驾驭能力灵活选择。既然多媒体一家独大摒弃板书未尽合理,那么因板书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相对优势而不加具体分析地轻视多媒体也非明智。
(二)板书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归纳能力
与上一个环节相联系,在自身逻辑性和有机性较强的授课内容里,利用结构化板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推导知识结构的建构,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知识体系建构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板书来设题、提问、归纳、总结,省时、省力,主动地控制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进行思维、讨论或活动,得出结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体味到有关的情感。”[7]由于板书具有充分的灵活性,每个关键知识建构部分都能随时在与学生互动中修正或重新建构,不像多媒体使用中习惯预设内容不便当堂与学生互动更改。教师在必要陈述和铺垫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启发学生思考,而后形成新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选取有机性较强的历史课内容,在交代原因、过程、内容的基础上,加以适当启发鼓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因果联系的逻辑推导,进而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利于学生真正参与理解归纳过程,记住归纳结果。因为结果的生成不是被动呈现的,而是学生跟教师互动讨论后达成相对默契才列于板书结构体系中的。可以说板书在逻辑性较强的历史授课内容中,比多媒体更能体现对“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目标的实现。板书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学生是全程参与的,“方法”是在与教师互动、知识建构中亲身体味的,同时把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技能)”。
(三)板书启发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自身逻辑有机性较强的历史课内容中,合理利用板书与学生互动生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有多媒体难以替代的引导学生思路、展示线索推理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进程的演变等优势。“富有启发性的板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经过联想、判断、推理、分析、综合使教材只提供史料而没有展示结论、揭示规律的问题迎刃而解。”[8]合理的板书教学利于学生参与推导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长久积累必将使眼界、能力稳步提升,进而把握宏大历史脉络的主流规律,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与促进学生能力相结合,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见识与提升审视社会规律的能力。在多媒体与板书交错使用的背景下,要实现上述所体现的板书优越性,要像传统上板书为主的时代全面保留齐备的正副板书是不大可能的,那只能从条件上允许保留的正板书上下功夫。教师使用正板书时应注意,“正板书……应突出教材的主题和教材的逻辑顺序。在表述上,它是提纲挈领的文字,因而既不是教材标题的完全誊写,也不是抄教学大纲的子目,不能繁琐。”[9]
三、板书更具灵活变通性
板书灵活变通性的作用上文已有分析。板书相对于预设为主不便于兼顾既能协调课堂节奏又能随时灵活处理的多媒体所具有的变通性,使板书更能应对课堂突发问题或预设之外的有价值信息的呈现、列举、归纳等。“好的板书可以架起师生互动的桥梁……多媒体是预先设计好的‘冷冰冰’的‘程序’,显然缺少了人文的关怀。而水到渠成的黑板板书,则是‘带着师生体温’的、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师生关系和谐的、倾注了师生心血的产儿。”[10]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少年中学生来说,即使再丰富的课堂预设也难免捉襟见肘。如果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预料之外的问题,且在学生中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共同关注,那么这样的问题或许就值得重视和解决了;否则不但打击学生积极性,也会错过一个重要的学生关注点。如果学生的这种认识是不够妥帖的,那么就更值得解决;否则就逃避了纠正学生偏见的责任。面对这种预设外的突发问题,多媒体是缺乏应对招数的,教师不可能当堂再重新填充多媒体内容。这样除了讲解外,板书的临时添加就成了必要的工具,板书的灵活性恰恰体现了其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可以这样来安排:一堂课以多媒体展示为主,但一旦遇到突发问题需要文字呈现那就马上以板书为补充进行简短插入讨论。遗憾的是,一些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上课时完全按照课件设定程序进行,生怕打乱既定步骤,无法根据学生实际的课堂反应调整教学进程,即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却尽量将学生引导到多媒体预设的程序上,对与课件差异较大的学生的反应或回避或忽略。课堂产生预设外教学事件或学生疑问是经常出现的教学现象,而另一种尽管出现概率不高但却实际偶有存在的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板书相对灵活的价值。如教师关键信息呈现或历史结论、评价等出现的明显瑕疵之类的低级错误,多媒体呈现不便修正,板书则不但可在课堂实际授课书写落笔前直接纠正备课时错误,而且即便个别地方写错也可随写随改以纠正。还有一些特殊的教学场景体现了板书相对多媒体的灵活性优势,如“《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经常出现难读的字、难写的字、易错的字、易混淆的字。如戊戌变法中的‘戊戌’与‘戎’的区别。若全部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难以实现这种灵活性。”[11]板书在历史教学中的灵活性体现了其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价值,其灵活变通性的具体使用场景和范式不一而足,根据情况取舍抉择灵活运用即可。
四、板书的对比清晰度
可能是由于展示平面的广阔度、材质、对比度、原理不同等原因,许多学生反映在天气晴朗日光较好的时段使用多媒体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明显不如板书效果好,白天看多媒体比看板书要吃力些。此外,字体与背景的颜色设置如果没有成熟经验和专业搭配知识,很容易造成搭配不合理,多媒体字体、背景选择搭配的多样性和自由度恰恰容易造成搭配的不科学。尽管没有实验数据来说明有多少字体和背景的颜色搭配不合理,但相对经过科学研究和长期选择而形成的当前绿色黑板底与白色粉笔字为主的板书搭配模式,多媒体搭配的随意性也许蕴含着较高概率的不够科学的更有损视力的搭配。对比度和清晰度差,颜色搭配随意性强缺乏科学的使用依据,有些教师在一些多媒体页面中设置的字体较小或字数太多学生来不及看或看不清,这些都耗去了学生精力与视力,不但影响教学效果,也有损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注视屏幕时,头脑活动会减慢,20分钟后脑电波显示活动处于睡眠状态,思维活动受到屏幕内容的抑制。”[12]这可能愈加需要多媒体与板书交叉配合使用,以避免过早疲劳与进入精神抑制状态。多媒体相对板书在光线较好的白天所具有的对比清晰度方面的劣势,有其自身材质、原理等技术方面的限制,也与相关研究成果作为通用知识引入多媒体教学使用中比较滞后有关。综上所述,建议在现有条件下在天气晴朗光线较强的上午三、四节和下午一、二节的历史课授课中,适当减少多媒体使用比例,增加板书应用;要使用多媒体,也尽量使用字体与背景对比效果清晰的颜色搭配和较大的字体,减少所谓补充信息量的、缺乏实效的小字罗列。总之,受制于条件和实际的需求程度,板书的上述优点难以在以多媒体为主媒的课堂中尽皆兼顾、全面呈现,教师可根据现实需要和不同的课堂情况,酌情选取板书上述优点中的某些元素予以重视和运用,配合多媒体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虽然多媒体信息量大,但信息呈现停留时间短,很多信息没有被学生注意到而成为无效信息。虽然传统板书展示的信息量比较简约,但却凝练、精简、结构感强、简洁明了,能让学生较为便捷地掌握关键信息,整体性地把握知识结构的内在关系。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通过板书的直观、系统,对知识框架建构过程的参与互动,或更具必要性。我们需要反思:是否需要一堂课全部内容都以多媒体展示;还是仅选择用多媒体展示适合多媒体呈现的内容,适当恢复板书教学中的部分优良传统,实现板书与多媒体相得益彰的配合更好呢?板书比预先设定的多媒体要灵活,能及时应对突发问题或学生新生成教师没准备的疑问,即时处理灵活变通;对修正原先备课中的不足也有多媒体相对乏力的功用。可见,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成为授课主要媒介的今天,板书仍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谈板书退出讲台为时尚早,至少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它在历史教学中仍具有不可或缺的存在必要性。
作者:宋晓亮 单位:中国经济时报社
第二篇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
近些年来,吉林省将历史学科纳入中考科目,但考试形式是开卷,家长和学生依然不重视;而考试素材不断地翻新,内容不断地增多,难度不断地加大;仅限于教材本身的内容根本满足不了考试的需要。那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补充丰富的素材,多媒体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因为多媒体借助网络教学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有利于大量知识的获取。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
二、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
随着年龄增长,惰性增强,学习新知识已不是易事。但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是实施“整合”的主体,但现在有些教师由于在观念和自身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不够,不能很好地成为整合的主体。比如有的教师认为麻烦或怕麻烦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还有的教师因为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不够,导致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流畅地使用信息技术。这样,就无法适应现代教学。所以,要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效运用学校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并根据所教学科内容在互联网上用IE浏览器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制作课件对所教学科进行有效整合。
作者:杨凤仙
第三篇
一、博物馆是沟通学界和中学生的桥梁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工作与考古学界的联系较为松散,中学历史教师和历史学学术界之间的交流尚有待加强。而考古学界所获得的新的考古成果,很难快速转化到中学历史教学当中,这直接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效果,也妨碍了中学生获得新知,提升历史认识水准的能力。开展历史学教育,应该更加深入地利用博物馆所掌握的最新最优考古成果,形成系统的历史学教育体系。首先,博物馆具有优势条件,掌握了最优秀的学术成果。博物馆收集保存了人类生活的珍贵资料,可以利用其增进我们的历史知识和进行启蒙教育。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近年来大批乡土博物馆蓬勃发展起来,新建了很多大型或者藏品丰富的中小型博物馆,而立足于乡土的小博物馆更是最新考古成果和本地文物的收集保存场所。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都在博物馆当中有所应用。而这些应用转化到中学历史教学当中,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所以,在博物馆里面可以把最新最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学生,使他们获得新知,掌握历史研究的发展动态。其次,中学生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服务对象,也是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除了历史学界、考古学界、文博学界能通过博物馆与中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加强教育效果之外,其他的思想品德教育、社会文化习俗教育等等也与博物馆有着紧密的联系。博物馆是中学生直观的教育机构,中学生在博物馆里面与自然、历史、科技、艺术等等诸多方面都能产生接触,这是中学生知识和能力形成的重要场所,可以迅速拓宽中学生的眼界。举办各类主题的展览,通过讲解和介绍,使中学生能扩展创造性思维能力,融洽了中学生与博物馆的关系,更为中学生了解各个学科发展提供了机会。再次,博物馆为社会发展而服务,中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博物馆所奠定的学术思考种子,必然会在中学生心灵中发挥作用,引领他们对某个学科、某个方向产生兴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自觉朝这方面努力,为选择自己一生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思考兴趣提供参考。甚至将来没有升学的中学生,也可以在本职工作中利用博物馆里学到的知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博物馆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文物依据
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博物馆也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对于历史学的兴趣。由于博物馆有着丰富的藏品,这些藏品的展示又非常直观和生动,足可弥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不足,特别是图片的不足。这对于中学生形成全局思维观念,准确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学历史教学一般也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偶尔会模拟历史场景加以表现,但是受限于整体环境,没有办法在教室中做更多扩展。而博物馆有着可以亲临其境的感受,更有助于中学生理解历史。博物馆当中,无论是陈列的具体文物,还是精心制作的文物照片图表,都属于可感知、可认识的最真切的史料。通过陈列的物品,在合适的灯光环境下,引领中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同时产生一种思考的乐趣;通过文物的展示,中学生会了解社会生活,观赏文物的同时,也记录了这些物品的年代和特征,通过这些文物,对某个时代的生活就有了更为切身的体会。博物馆的展示,更多使用的文物本身以及图片及模型,特别是博物馆的环境,是教室所没有办法营造的。通过博物馆的巧妙陈列,中学生能更好地翻阅历史,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通过主题的设定,中学生可以从本地乃至全国全世界的发展历程,感悟到文明的发展历程。现代化博物馆的高科技手段更多,可以采用互动方式的探索,特别是模型和沙盘,对于了解历史和地域全貌具有很高的价值。博物馆的每件藏品,都在激发学生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过去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图景,凝聚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时代信息。博物馆与中学生的紧密结合,需要博物馆与学校的紧密配合。双方要共同努力,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扎实的背景材料。博物馆由于本身就有历史教育的功能,也乐于参与到中学历史教育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中学教学需要编制专题展览,恢复文物背后的美好故事,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渠道。教师要主动把课堂引入博物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紧扣教学目标,最终形成博物馆和历史教学的双收获。总之,博物馆与中学历史教学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以专题展览为基础,可以在乐中学,可以把历史课堂活起来,通过不同类型的动手动脑活动,使博物馆成为历史课堂的延伸,成为中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园地。
作者:于长胜 单位:长春外国语学校
第四篇
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去思考与看待问题,摆脱了传统历史课堂上,对于教材的机械式背诵和重复性教学。也通过尊重与深入学习历史,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与人物进行理性评价与客观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过程里,学会了独立思考,提高了创新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提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活跃度,而且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大大提高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提高创新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在初中历史中发现新观点,提出新问题,找出新依据。学生能否在初中历史中学会创新,学会探索的根本性因素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贯彻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以自身的感受与观点去发现与学习。如在世界史学习中,对于日本大化改新这一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联系俄国的改革,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对比,把日本大化改新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归纳。以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你是处于日本大化改新中的普通人,你会发现身边有什么变化么?”通过此类感同身受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善于从细节处学习,从大局上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总结出大化改新让日本从过去的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为后期的“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而历史是不断向前推进的,劳动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明治维新”中,又是什么促使了其改革,又是什么决定着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而与“大化维新”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一环扣一环的历史链条就必然会带领着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进一步理解与深入思考这两者的区别。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以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归纳。如大化维新是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造成,而明治维新则是由于封建社会的内忧外困引发。这样的对比性自主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变革的原因,而且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总结,通过纷繁的历史现象看透其本质:落后的生产制度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时,必然会导致变革。
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从过去被动性接受变成了主动性思考,教师教法也从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成了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高效模式,角色也相应变为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可以顺利学会如何去用自己的思维,用自己的世界观去发现与探索,教师也从过去的“授之以鱼”转换到了“授之以渔”。这样的历史教学不仅体现了创新,更体现了对于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马晓牧 单位:南京市二十九中教育集团致远中学
第五篇
1.重视体验,重视探究
新课程下的新理念是“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在学习中突显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南通历年中考也重在考查学生探究历史、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活动课,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知识,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例如:世界史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学生分成五组角色:西班牙王室、哥伦布及船队同伴、新闻记者、印第安人、欧洲代表团。学生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进行专题讨论,最后以新闻发布会、人物访谈和新闻追踪报道的形式展示各组的探究成果。这节课生动活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创造性地再现了历史,并真切体会到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拓展了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和认识,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新教材中活动课的设置非常科学合理,是将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的,对广大初中学生很有吸引力,既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创新能力,历史课的教学也变得有声有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提倡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给单一的课堂教学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
2.关爱人文,面向未来
古人云:“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属于社会学科,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从历史经验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可以从前人的价值理性中汲取今天所需要的养分,这种不断渗透、积淀在人们精神深处的教育成果无疑是历史教育功能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南通历年中考也很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考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顺应课改,深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体现其积极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例如:在总结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时,我选择了华盛顿坚决拒绝国王头衔、任期结束后毅然退出政治舞台、林肯竞选总统的演讲词等事例,形象而直接地使学生认识到两个人物的高贵品格,认识到廉洁从政、捍卫民主、不贪恋权位、嫉恶如仇、维护统一的精神仍然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学习和发扬的。这样的教学注重了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振动、精神升华,加强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达到了情感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让我们沐浴着新课改的阳光,不断创造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愿我们的课堂能够呈现生命的火花,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作者:吉云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第六篇
一、爱学生,满足他们“爱与归属的需要”
在历史教学中,我尽力做到包容每个学生,既包括他们的优点,也包括缺点。首先,在接班伊始我用尽量少的时间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上课时称呼其名字,让学生发现自己被尊重。其次,能时时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看到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让每个学生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并因此唤起对教师的爱。我教过这样一位小女孩,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她给我发了一个短信,“老师,您感冒好点了吗?嗓子还痛吗?看您今天带病上课我们很心疼您,希望您能尽快好起来!”我当时很感动。后来有一次上课过程中我提问到了她,她回答得很好,我随口说了一句:“回答得非常好,老师也很喜欢像你这样懂事的孩子”。我当时并没觉出什么,谁知下课后,这位同学跑到我身边,激动地对我说:老师,听到您对我的评价我太高兴了,谢谢老师!后来这位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努力,一天天在提高,由班级的中游进入了上游,最后升入一所理想的高中。在每个家长眼中,孩子就是家里的“宝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或某方面不足,就对其加以全盘否定,要时时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当然,爱学生并不等于纵容学生,不等于对学生无原则的爱。学生如果犯了错误,我们还是要严肃地给予批评指正。
二、选择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认真钻研课程标准,选择适合的方法,教“有生命的历史”。以《北伐战争》一课为例:首先,导疑激趣,通过播放歌曲《国民革命军军歌》带领学生走进那个时代,并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该段历史的思考,从而导入课题。其次,在教学环节,以丰富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知历史,如本课中我运用了《探索•发现》中汀泗桥战役的视频,使学生思想上形成共鸣,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第三,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本课中我设计了填写表格的方式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小组对问题“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我们说国民革命到底胜利了还是失败了”的探讨,从而突破了重难点。
作者:李秀珍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