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学习”的国内外发展及其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引介
(一)“服务学习”的国内外发展
服务学习在美国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然在高等教育和中小学领域内发展成熟,总体上走过了“重技能培养的实践教育阶段”、“项目化管理的志愿服务阶段”、“组织推动下的弱服务学习阶段”和“法律规范下的服务学习阶段”[5]。据有关资料,有1100多所高校加入的校园联盟开展的年度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高校中有93%的高校在2009-2010学年开设了服务学习相关课程,有35%的学生参与了服务学习项目,为社会提供了3.82亿小时的服务[6]。服务学习理念较早被香港和台湾地区引入,并在两地结合当地教育需要与现实状况得以持续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有:香港于本世纪初将服务学习正式列为学校课程中五项必需的学习体验之一,而台湾地区已将服务学习实施成效列为对高等学校办学业绩及为其批拨资助款项的参考指标之一。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至2009年,台湾地区共计163所大专院校中的125所已正式设立服务学习办公室/学习中心,其中的120所已将服务学习纳入正式课程,计以学分[7]。中国内地对于服务学习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引介、浅层次探讨的初级阶段,距离深入实践,通过课程活动具体指导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还有相当的距离,但确实已有一些高校进行了不错的尝试。比如,2007年,南开大学率先将服务学习课程纳入了正式课程计划,将其初步设置为不限年级与专业的公共选修课。2008年,汕头大学和香港大学合作,并接受李嘉诚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开启了“福泽互传”服务学习项目。2008年和2010年,由汕头大学主办,香港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九所高校参与的第一、二届“探索中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研讨会”成功召开,借由此次会议,服务学习的理念及办学经验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分享交流,也作为一个较好的开始,使得服务学习向国内部分高校内逐步深入。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发展仍然不够广泛普及和深入完备。
(二)“服务学习”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引介
美国的服务学习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掀起教育改革浪潮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公民意识建立、公民素质培养。台湾空中大学近期首次引入服务学习的理念,意在借力于服务学习的具体策略做法,助益于公民社会构建。台湾空中大学在分别举办第一届、第二届“构建公民社会”学术研讨会基础上,承袭传统,将于2013年10月筹办第三届“构建公民社会:伦理、效能与善至(ConstructingCivilSociety:Ethics,Effective-ness,andGoodGovernance)”学术研讨会。在本届会议宗旨中如此阐释:“成熟的公民社会与公共治理的优质化息息相关。由于就读本校的学生皆为成年人,绝大多数具备公民资格并拥有参与公共事务运作的实际经验,因此,学习成为优质的公民以及正确地认知公民社会之真谛将更显重要。台湾地区近年来将培育公民素养视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关键目标,并期待在教育历程中予以强化及精进……”在该会议公告中的预期效益中第一条,即给予服务学习以充分的重视与突显,表述为“提供公民伦理教育与服务学习,以协助台湾地区社会培养公民德行”。这是目前在可查的开放大学相关研究中,首次正式公开引入服务学习的概念,对其要义进行阐释,并将其与公民社会构建、公民素质教育相联系。相信这会成为一个好的开端,进一步丰富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内涵,拓宽开放大学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场域,同时发挥开放大学社区教育体系的既有优势,形成中国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真正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服务学习引入内地开放大学进行探索尝试,无疑社区教育是一个最为恰切的接入点和实践载体,众所周知,社区教育一直以来即是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远程教育、助力于学习型社会构建、促进市民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服务学习的引入将有益于社区教育在开放大学中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只是要特别注意服务学习中的社区服务与传统社区教育中的社区服务是有着较大区别的,具体见表1。
二、电大开放教育的育人实践反思
(一)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缺失
自1999年4月起,全国电大系统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已经实施了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广播电视大学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实践表明,电大开放教育项目实现了传统电大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型升级,很好地解决了低学历在职成人的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问题,促进了教育公平,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益,并推动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构建了与现代远程教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质量评价模式及运行机制,为我国全民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开辟了一种新路径。如今,开放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核心力量。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一直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力求通过开放教育培养的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放教育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图使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将学习与服务结合起来,比如,在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中,通过农民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当地农户的生产劳动,一方面发挥了农民大学生服务当地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农民大学生提供了反思学习的机会。虽然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获得了社会及学生的认可,但是,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分离就是一个常常被提及的问题。一项针对开放教育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多数被调查的毕业生认为,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比较欠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不足,与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存在差距,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适应性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也相对偏低[8][9]。服务学习的一个突出理念是强调通过服务活动以及活动反思来学习,强调把服务与学术课程相结合,是一种强调实践的学习方式。以服务学习的理念为视角,可以发现开放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对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反思
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过程、内容、方法等的总体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以一定的教育思想或理念为基础而构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标准,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就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培养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及评价方式是其中最核心的几个构成要素。1.培养目标方面培养目标是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预期结果,反映了社会对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纵观开放教育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发现,与普通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目标不同,开放教育通常强调五育中的德育与智育,即一方面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另一方面强调扩充学生的知识与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且智育又远胜于德育,总体表现为一种智育取向。作为一种主要面向成人的教育形式,开放教育将培养目标集中在德与智两方面,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具体的德育与智育目标设定上,开放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德育方面,开放教育仍然单纯强调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目标,而对于当前社会十分需要的公民意识、公共意识、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内容比较忽视。在智育方面,开放教育不重视通过社会服务的方式开展知识学习,造成了知识学习途径的单一。2.培养内容方面人才培养内容是指开放教育呈现给学习者的知识体系,表现为课程。对于课程的理解存在多种视角,常见的视角包括:视课程为学科,视课程为社会文化,视课程为教学计划,视课程为学习经验,视课程为社会改造的形式与过程。将课程等同为学科、社会文化或教学计划,是一种静态的课程观,而将课程视为学习经验或社会改造的形式与过程,则是一种动态的课程观。对于培养内容而言,开放教育通常采用的是将课程视为学科、社会文化及教学计划三个视角,而恰恰忽视了课程的学习经验与社会改造视角。这就导致开放教育的课程重知识体系而轻学习经验,重静态掌握而轻动态生成。3.培养过程方面人才培养过程是指学习者从入学到毕业所经历的整个教育过程。一个完整的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包括如下主要环节:接受入学教育,建立开放学习观念,初步掌握远程学习技能;在教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完成个人学习计划中所有课程以及补修课程的学习与考核,并取得足够学分;完成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智育取向的,其知识观与课程观又是静态的、预设的,这就导致开放教育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缺少与社会的互动。即使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能力而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这种集中一小段时间开展的实践教学,在形成开放教育培养过程与社会良性互动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4.培养方法方面人才培养方法是指开放教育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学习者学习方法。开放教育强调对于学习者的开放,表现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重视和满足学习者的各种学习需求,对学习者限制少,机会和资源全面开放,管理上强调无限适应,因而,采用的是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课程教学方式。课程学习主要有五个环节:自学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包括文字、音像教材及网络课程)、参加面授辅导、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开展网上学习交流(包括网上答疑、在线讨论等多种形式)、参加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就教学方法而言,与教学五环节相联系的主要是自主学习、讲授、合作学习几种方式,这些学习方式都是相对封闭的模式,与社会之间缺乏融通。5.评价方式方面评价方式是指开放教育评价人才培养结果的途径及具体方法。人才培养结果评价的实质是:依据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由于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以课程为核心载体并主要通过远程学习来实现,所以,其人才培养结果评价主要由课程学习评价加以体现,具体表现为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评价方法则采用了考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模式。从实践结果来看,这种多元评价模式虽然实现了开放教育体系内部评价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但是,却忽视了体系外部的主体(比如社区)对人才培养结果评价的参与,评价的社会服务功能也没有得到彰显。如何通过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在实践中接受评价,将是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结果评价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服务学习”对开放大学的借鉴与启示
(一)通过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与实践,为开放大学建设植入先进经验
服务学习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追根溯源,它与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同宗同源。在服务学习的实践层面,它是以课程为基础,在社区或乡村开展的活动,其中,学生主动参与有组织的服务活动,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思考、讨论、写作等,达到服务学习与培养关爱他人情感的目的。简言之,“服务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本,将社会服务和学习知识融为一体的实践性学习方式[10]。”在开放大学建设中植入服务学习理念与方法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秉承大学精神、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新的方向。通过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可以为开放大学植入先进的经验。
(二)以开放大学职能建设为契机,营造“服务学习”的成长环境
开放大学建设要以服务地方为重要原则,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全局出发,努力办出地方特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以开放的理念和思想,广泛而包容地吸纳、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教育形式,凭借办学系统、教育技术和多元学习模式等优势,完善体制、机制,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经过对服务学习与开放大学在办学理念、宗旨、职能、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等方面关系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诸多的切合点。在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植入服务学习理念与方法对于完善开放大学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提高办学能力与办学水平,扩大社会效益与影响,拓展办学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在开放大学建设中植入服务学习,并为之营造适合其生长的环境,这也是开放大学职能建设的一项探索。
(三)以科学研究为手段,激发“服务学习”的活力
建设开放大学是对电大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提升,因此,需要对电大教育进行全面总结与反思,固化优点,强化特色,改革创新。就服务学习来说,尽管目前已有较多的文献成果可供参考,但我们更要结合本土实际,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要充分利用电大系统现有的科研力量,边研究边实践,在实践中积极反思、检验与论证,探寻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要最大限度将社会资源转变为学生学习场域,努力丰富学生学习的对象、深度与广度,提升学习成效,提高社会效益。通过引入服务学习的理念与思想,开放大学的内涵将更加丰富。
(四)以特色教学为体、“服务学习”为器,探开放大学建设之用、之道
自2007年以来,浙江电大凭借完整的系统、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远程教学平台等诸多优势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浙江农村“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开展了一系列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探索,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农民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中,强调服务与学习相结合的理念,培养农民大学生必要的社会责任意识,涌现出了一大批带动当地共同发家致富的优秀农民大学毕业生。浙江省社区教育经过5年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浙江电大系统为主体的浙江特色社区教育网络,通过全省11个市级社区大学、91所县级社区学院面向辖区居民开展各类教育培训项目。因此,在社区教育中引入服务学习,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要通过借鉴、研究与实践,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平衡好服务与学习的关系,将服务活动与专业或单元知识的学习有机整合。通过服务学习,使我们的学员获得实际应用知识的机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通过提供服务活动,满足社区多方面实际需求,紧密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使得学校真正走向社区。
四、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责任
(一)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国家,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从人人做起,从教育角度看,需要从每一个人抓起。要培养每一个人不仅仅有文化,有生存能力和谋生技能,更要讲文明,有社会责任感,有一定公民道德水准。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开放大学,积极参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这是历史赋予开放大学的社会责任。需要实现从被动的社会义务履行者到主动的社会责任承担者的转变,这不仅仅是角色的转换和思想观念的革新,更是开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开放大学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之中,在社会责任和发展战略中寻求结合点,是行动与实践的进步。在现有高等教育模式中,开放大学是面向所有社会成员进行办学的大学,它广泛利用社会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上的一切受众尽可能多地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不分性别、年龄、地域、职业、时间、地点,都能投其所需,为其提供人性化的、个性化的、全方位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由此,开放大学就多了一分神圣的社会责任,多了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在服务学习理念下,开放大学的教育责任不仅仅是培养知识型人才,更旨在培养有文化、讲文明的人,成为具有公民道德、社会责任、文化价值、生存能力的人。通过服务学习这种形式,培养参与社会正义的意识、责任意识、参与能力,通过建立国家认同,社会的、文化的归属感,有效地形成公民对国家的心理认知和认可,形成有效的公民资格框架。这种价值取向和对社会的认同感,在赋予人生意义、事业动力的同时,也约束和规范着人的行为,时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程度。开放大学的教育内涵得以放大、升华为社会公共责任。
(二)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
服务学习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的亲密,使学生团队参与到距离自己生活最近的社区与社会之中,引导学生去关注整个社会,进而关照自身反思实践,克服了课堂的抽象概念的冷漠和社会实践的流于形式。开放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社区,学生可以在这个社区中共享信息与经验。学校社区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以及有效的参与能力,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和品性———积极的参与感、有效的参与力、利他主义、奉献、公共利益、责任感等,以更生动的德育教化力,培养具备更高道德水准、良好职业素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学习理念中的个体积极参与和社会责任意识是普适的,也是公民素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服务学习体现了国际公民教育培养参与型公民的新趋势,是我国德育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开放大学应用型人才建设的重要内涵,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纳入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此为出发点,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将更具恢弘的社会教育视野、更加开阔的社会教育胸怀、更加包容的社会教育态度、更加丰富的社会教育途径。服务学习的内涵是把学生的学习和服务结合一起,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需要把道德品质的内化与其学习、实践活动、反思等途径结合起来,它强调“课程学习与服务实践结合、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到服务实践中、在服务实践中关注社会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等理念。反观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在育人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偏重智育,轻视德育;偏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和实践;偏重获取知识的一劳永逸,轻视终身学习和发展等。服务学习的理念深深触发了我们对当前我国育人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审思,也引发了我们思考一个新的命题:开放大学的社会责任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并懂得在实践中学习和把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和他人的人才。所以,基于服务学习视域下思考开放大学的社会责任,就是在开放大学社会责任的框架下聚焦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路径”这一点上。具体说,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在于:第一,塑造“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学校文化,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意识等[11]。据研究显示,“两个具备同等职业能力的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水平的质量差别正是由职业素养水平的高低所致”[12]。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通过学校设置的专业和课程学习、职业技能实训、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等途径都可以获得提高。但是,“素质冰山”理论认为,影响职业素养的关键因素是“水下部分”的人的动机、特质、态度、文化等价值观[13]。所以,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的核心在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培养。大学的本质不仅是“传授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它还承担有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之使命,对人类素质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也具有重大的公共影响力。“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14]。“大学的目标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15]。大学教育对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大学核心文化和价值观的塑造和熏陶。上个世纪80年代,威廉•大内对美式管理和日式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日本企业的崛起主要是缘于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是得益于传统刚性的“科学管理”[16]。开放大学作为一所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的大学,它的学习对象不仅仅是精英群体,而是遍布山区、海岛、农村、社区的广大草根群体,它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服务社会和他人的面更广,服务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更为深入。所以,塑造“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学校文化是开放大学的本质所求,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所需。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是指每个人在心理层面对其他人具有伦理关怀和义务,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真正的善是从深度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17]。服务社会和他人的品质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一个人道德高尚的表现。开放大学在校训、校园环境、师德建设、学校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塑造“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学校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有素养、有爱心、乐于奉献社会和他人、明事理、讲诚信、重情义、笃行不倦的价值取向,从而为培养开放大学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第二,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能力提供完备的机制保障。随着人类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把教育限定在一定年龄阶段的做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开放大学也是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所以,它提出了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的目标。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学科大量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量急剧膨胀,人们仅仅靠一次性的教育已无法受用终身,因此,终身学习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的必然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认为,“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18]。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全部在课堂上接受面对面的传统教育,开放大学强调思想的开放、模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和对象的开放,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而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学生的学习变成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事情,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其获取知识的主要形式,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开放大学教学活动的需要。实际上,从学习发生的本质来看,学生如果仅仅靠记忆或背诵学习,是无法促进学生发展正确的认知的,学生只有进行自主学习,才会真正学会知识。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和积极的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的态度与积极思考的行为。服务学习所倡导的在服务社会和他人的实践中进行反思和学习的行为是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思考的行为,所以,服务学习本身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罗•朗格朗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19]。”通过终身学习,学生获取的是终身发展能力。对个体而言,具备终身发展能力是个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谋求自身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对社会而言,具备终身发展能力是日益发达的社会对个人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促使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化发展的源泉。人们只有持续不间断地学习和发展,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人才,仅仅靠单一的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培训都不可能实现,而要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第三,探索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导致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出现了明显的分工,有的侧重技术科学的研究和开发,而有的则是倾向于技术的应用。面对这种人才分工的需要,各级各类大学都调整了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开放大学的学习对象不是传统“象牙塔”内的精英群体,它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是培养能把所学的成熟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型人才。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7.69亿从业人员,1.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新增劳动力,这个巨大的从业群体都需要进行职业能力提升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开放大学人才培养不能脱离社会需求,而应该是在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定上要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制度上要与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深度合作,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共同开展面向各类职业技能的学历和非学历培训工作;在培养过程上要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尤其要加强行业、区域性特色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社会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探索实施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评价上要引入社会调查、工作问题解决方案、实际操作和技术运用等应用性成果作为评价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评价效果等。
五、结语与展望
目前,我国开放大学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服务学习作为开放大学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在开放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综观全文,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研究结论:结论一:开放大学的办学过程,其实质是不断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办好开放大学,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立学习型社会,这对开放大学办学定位已非常明确,它必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开放大学的办学过程,从理念到实践,都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倡导教育公平,通过服务学习的功能,提高人们的教育参与度,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其社会责任履行的过程。结论二:向学习者提供服务学习,是开放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开放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时代所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开放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使命,决定了开放大学必然担当起社会教育化和教育社会化的神圣社会责任,担负起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大社会责任。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教育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支柱。开放大学所倡导的服务学习,可以为广大学习者创造一个自主学习选择“教育超市”,可以选择各种教育资源,接受不同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形式、畅享人性化的社会学习机制,使开放大学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引领者和核心力量。结论三:服务学习具有良好的传导机制,其直接目的是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在一千多年中,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坚守人和传承者,还改变了它所在的社会,甚至成为变革中的巨大力量[20]。”大学的人才培养决定着其成就与成长,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21]。开放大学办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它的服务对象是一切学习者,只要愿意学习,都可以接受开放大学的教育服务。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服务学习的一切资源,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学习的“触角”从学校延伸向社会的大学堂,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使理论与实践能有机结合。此外,学习者在接受服务学习后,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有用人才。因此,服务学习带给开放大学通过人才培养所获知识的传导机制,正是开放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作者:方志刚 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