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文章从积极预防的视角,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探寻起作用的心理素质因子。研究结果支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理论,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构建核心心理素质结构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生活满意度

探究心理素质成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心理素质是一个包含认知、个性和适应性的三维品质系统,[1]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2]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但又有本质的不同。根据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理论,[3]心理素质为个体心理层面的体质,除对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外,[4]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等因素还通过适应性这个功能要素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作用,在心理健康机理中处于中心地位。[5]心理健康包括没有心理疾病症状的消极心理健康和拥有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健康。[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贾霍达(MarieJahoda)于1958年在《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理解》一书中提出“积极心理健康”,认为其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状态,在积极预防各类心理问题中具有重要意义。[7]我国学者孟万金等人基于积极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呼吁构建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修复为辅”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8]由于受研究工具和研究视野的限制,目前多数是从理论上对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阐述,并且集中于心理素质与消极心理健康关系方面。本文拟从积极预防的视角,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探寻起作用的心理素质因子,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对象

采用整班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科生中共发放调查问卷850份,最终获有效问卷676份,其中男性263人,女性413人;大一248人,大二220人,大三208人;年龄最大24岁,最小16岁。

(二)研究工具

一是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采用的是由龚玲等人修编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9]该量表由认知品质分量表、个性品质分量表和适应性分量表等3个分量表构成。其中,认知品质分量表包含反应的精确性等12个因子,共44个题项;个性品质分量表包含动力的求知性等10个因子,共37个题项;适应性分量表包含学习适应性等6个因子,共30个题项。本次调查量表各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0.939、0.867和0.913,总量表的a系数为0.958。此外,该量表还包含7个测谎题。二是积极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已有研究认为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构成的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10]快乐感表示个体正向情感多于负向情感,是衡量幸福感的情感指标。[11]它可用来代替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幸福感的整体认知,可作为积极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12]因此,本文选取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为积极心理健康的指标。快乐感量表采用“总的来说,您觉得您的生活快乐吗?”来测查受试者的快乐感。[13]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共5道题,从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七级评分,是一种广为运用的量表,用来评定近段时期的生活满意度。[14]本次测试中问卷的a系数为0.768。

(三)数据处理

对回收的全部问卷进行审核,剔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13.0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各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素质总均分与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r(表示相关系数,下同)分别为0.376、0.225和0.354。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诸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总分的r在0.174至0.306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01;除动力的求成性因子外,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其他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总分的r在0.118至0.337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1;心理素质的适应性诸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总分的r在0.192至0.286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01。结果显示,除反应的精确性因子外,认知品质的其他因子与快乐感的r在0.078至0.169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5;除动力的求成性、意志的坚韧性两因子外,个性品质的其他因子与快乐感的r在0.109至0.252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1;适应性诸因子与快乐感的r在0.130至0.178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1。调查显示,认知品质诸因子与生活满意度的r在0.171至0.317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01;除动力的求成性因子外,个性品质其他因子与生活满意度的r在0.092至0.289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5;适应性诸因子与生活满意度的r在0.167至0.277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01。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对积极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素质总均分对积极心理健康总分、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β分别为0.376、0.225、0.354,所有p值都小0.001),调整的R2分别为0.140、0.049和0.124。心理素质诸因子对积极心理健康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诸因子中,反应的敏捷性(β=0.175,p<0.001)、实践的目的性(β=0.187,p<0.001)、创造的发散性(β=0.102,p<0.05),个性品质诸因子中情绪的体验性(β=0.390,p<0.001)、自我的认知性(β=0.224,p<0.001)、自我的调控性(β=0.171,p<0.001),适应性诸因子中社会适应性(β=0.204,p<0.001)和学习适应性(β=0.171,p<0.001)这8个因子均对积极心理健康总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而动力的求成性(β=-0.312,p<0.001)对积极心理健康总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等诸因子分别解释积极心理健康总分方差的13.3%、22.9%和10.3%。心理素质诸因子对快乐感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素质认知品质诸因子中实践的目的性(β=0.137,p<0.01)、反应的敏捷性(β=0.090,p<0.05),个性品质诸因子中自我的认知性(β=0.212,p<0.001)、情绪的体验性(β=0.287,p<0.001),适应性诸因子中学习适应性(β=0.127,p<0.01)和社会适应性(β=0.103,p<0.05)对快乐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动力的求成性(β=-0.157,p<0.001)对快乐感有负向预测作用。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等诸因子分别解释快乐感方差的3.3%、12.1%和3.7%。心理素质诸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认知品质诸因子中,反应的敏捷性(β=0.134,p<0.01)、实践的目的性(β=0.132,p<0.01)、创造的发散性(β=0.098,p<0.05),个性品质诸因子中情绪的体验性(β=0.322,p<0.001)、自我的认知性(β=0.169,p<0.001)、自我的调控性(β=0.131,p<0.01)、动力求知性(β=0.108,p<0.05),适应性诸因子中职业适应性(β=0.186,p<0.001)和人际适应性(β=0.155,p<0.01)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动力求成性(β=-0.318,p<0.001)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等诸因子分别解释生活满意度方差的13.2%、18%和8.9%。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通过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作用分析

认知品质诸因子通过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作用分析。认知品质诸因子中,实践的目的性(β=0.239)、元认知的监控性(β=0.184)、创造的开放性(β=0.158)、反应的敏捷性(β=0.155)、反应的深刻性(β=0.111)、创造的发散性(β=0.105)对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p<0.05),认知品质诸因子对适应性的解释率为52.7%。参考已有的研究,[15]将认知品质诸因子中对适应性有显著预测的相应因子(包括元认知的监控性等6因子)指数乘以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显著预测指数(控制了反应的精确性等12个认知品质因子的影响后,β=0.172,p<0.01),可求得认知品质因子通过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影响,例如实践的目的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作用为0.239×0.172。个性品质诸因子通过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作用分析。个性品质诸因子中动力的求知性(β=0.313)、情绪的体验性(β=0.254)、意志的坚韧性(β=0.147)、自我的认知性(β=0.092)、自我的调控性(β=0.218)对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个性品质诸因子对适应性的解释率为56.4%。将个性品质诸因子中对适应性有显著预测的相应因子(包括意志的坚韧性等5因子)指数乘以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显著预测指数(控制了动力的求知性等10个性品质因子影响的后,β=0.229,p<0.001),可求得个性品质因子通过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影响。

三、讨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16]在发展中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这与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相一致。[17]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素质总均分及其各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动力的求成性除外),实证表明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紧密,可看作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具体来看,心理素质总分、认知品质和适应性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度较明显地高于与快乐感的相关度,这可能是由于快乐感作为主观的情感体验,存在随情境变化的不确定性,[18]而生活满意度则是幸福感的整体认知,较为稳定,受心理素质影响相对更大。回归分析显示,认知品质中反应的敏捷性、实践的目的性,个性品质中情绪的体验性、自我的认知性这4因子对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的预测效应;适应性中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和快乐感的预测效应显著,职业适应性和人际适应性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显著,这些研究结果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19]同时,认知品质中元认知的监控性等6因子和个性品质中意志的坚韧性等5因子除直接正向作用于积极心理健康总分外,还分别通过影响个体的适应性间接作用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总分。这一结果符合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理论假设———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等内容因素通过适应性这个功能要素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20]而反应的深刻性、创造的开放性、元认知的监控性、动力的求知性、意志的坚韧性等认知和个性因子仅通过影响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产生间接作用。这些研究结果综合表明,心理素质中反应的敏捷性、实践的目的性、情绪的体验性和自我的认知性可能是最能预测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素质因子。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动力的求成性因子对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与动力的求知性的作用相反,这与中学生中的研究结果一致。[21]这说明求成性与求知性虽同为动力特征,但是过于追求成功或成就的个性品质会有害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而带着兴趣追求知识掌握的个性品质则会让个体成为幸福的进取者,提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动力特征的培养需要注意求成性与求知性这两者之间功能的差异。

四、实践意义及启示

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较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师资和课时量有限也是不争的现实背景。因此,若能抓住典型、关键的心理素质因子进行监测、培养与训练,可在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然而,哪些因子对于预防或解决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关键作用?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认为积极预防心理健康问题,要减少心理疾病症状,还要增强主观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健康,[22]从而提高干预和治疗的效果,降低心理疾病的复发。[23]本文从实证方面找出了与积极心理健康最为相关的因子,这一方面可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时做到有针对性地提供行动指南;另一方面可为我们更好地构建大学生的核心心理素质结构及其量表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鑫强 王洁 张大均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wgl/88717.html

    相关专题:公民与法杂志电子版 必须坚守法律底线


    上一篇: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论文
    下一篇: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民族的影视艺术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