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营性事业单位属于事业单位的一种,其主要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且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以及排他性。会计核算工作作为经营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单位多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保障会计核算的质量至关重要。虽然我国的会计核算模式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依然出现了较大问题,给单位经营带来不利。本文主要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经营性事业单位得到了较大发展,整体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了人们对相应产品的需求。在实际情况中,我国虽然在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面制定了多项法律规范,但是这些制度规范已经不能不能较好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形式,而且许多单位内部情况也存在着较大问题,致使会计核算质量不高。因此,经营性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优化,保障会计核算质量,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正常经营。
一、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概要
经营性事业单位属于事业单位的一种,其主要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且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以及排他性。在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上,由于经营性事业单位存在着社会公益性以及经营性,所以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需选择收付实现制以及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模式,这样才能保障经营性事业单位系相关职能的正常实现。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受多种体制的影响,许多单位只对收付实现制进行了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单位主要将现金收支看作总收支,缺乏一定的成本核算,致使相关会计信息难以较好符合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最终给单位的正常运作带来不利。
二、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经营性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营中,受自身体制以及多种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会计核算模式出现了多种问题,核算数据不能较好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给单位多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管理人员的决策带来不利。很多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模式缺乏适应性和科学性,核算依据不够充分。在实际运作中,很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模式,这种核算模式下产生的相应会计数据难以较好反映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从而给单位多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利。在收付实现制作用下,单位的收支项目在一定时间段内会存在不统一问题,由于有些费用并不属于经常性支出,不会在每个会计季度内产生,但是当其产生时,在会计年度内的支出就会极大增加,而收付实现制并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致使相应结余下降,相关数据的准确性降低。很多情况下,支付环节与采购环节存在一定的分离性,当单位采用固有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时,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与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不相匹配。一些经营性事业单位在对自身资产进行核算时,大都只对规定资产的原值进行核算,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而固定资产的更新需通过一定修购基金完成,导致会计核算质量较低。许多经营性事业单位大都在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转出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核算标准,但是在固定资产的损耗核算方面存在着一定缺陷。当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不断增加时,单位固定资产中的账面值与净值会产生不匹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固定资产原值没有包含一定的资产损耗,致使单位资产总量存在虚增情况,一些会计账目难以反映出单位的实际负债水平。折旧费用属于成本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许多单位在成本核算中并没有对折旧费用进行考虑。单位固定资产一般包括设备费用、修购基金等,而这些内容都存在一定折旧现象,如果单位不将折旧费用纳入成本核算中,将导致核算结果与单位实际经营情况不相匹配,最终给单位正常经营带来不利。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单位一般对经营性业务采取权责发生制进行操作,对非经营性业务采取收付实现制核算成本方式进行操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经营性业务与非经营性业务的界限并不明确,难以对成本费用进行准确分配,而且对非经营性业务的成本部进行核算将难以对单位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明确。这种成本核算方式不仅给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不利,而且对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了较大影响,所以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进行改进势在必行。
三、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改进方法
1.有效应用权责发生制
在实际情况中,会计核算依据的选择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单位自身性质、单位业务模式等,一般情况下,由于一些财政总预算会计以及行政单位会计都以收付实现制作为开展依据,所以经营性事业单位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模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经营性事业单位的相关业务存在着一定复杂性,如果只依赖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将难以保障相关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因此,企业可以对权责发生制进行有效应用,促进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和谐统一。由于单位的业务形式较多,所以单位须对收付实现制以及权责发生制进行合理应用,并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这样的会计核算模式能够较好提高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帮助单位对相应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这样才能更好保障经营性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2.完善会计核算相关制度
基于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自身特性,其会计核算过程会受到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核算信息极易出现失真问题,不仅对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而且还给管理人员的决策带来不利。因此,经营性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对会计核算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并细化相关条例,以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性。管理人员需加强对会计核算过程的全面监督,并对相关会计账目进行定期检查,核实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以确保会计信息符合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管理人员必须完善风险机制,并落实责任制,将会计人员的利益与核算工作进行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质量意识,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单位会计核算的有效性。
3.加强单位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经营性事业单位相关业务正常开展的重要环节,对业务的开展效果有着较大影响,所以单位必须加强成本核算。经营性事业单位必须对各种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明确开支标准、业务特性等内容,进行选择合理的成本核算方式进行操作。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单位必须将折旧费用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并保障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提高成本核算质量,增强会计核算的整体效果,保障经营性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在经营性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是保障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对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保障会计核算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情况中,很多经营性事业单位并不具备完善的管理体制,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高,而管理人员又疏于管理,致使会计核算质量并不高。因此,基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管理人员必须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优化,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从而更好保障会计核算质量,维持单位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广宏宇.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模式初探[J].现代商业,2012,(29):260-261.
[2]程远荷.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的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124,125.
[3]王雅苹.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经贸,2012,(2):161.
[4]王晓梅.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的改革分析[J].时代金融(下旬),2015,(9):129,137.
作者:史冠瑞 单位: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本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