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经济总量在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城镇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基本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1978年城镇人口比例不足20%,但近年来基本上已经超过50%的比例。城镇化的建设发展表明我国经济上的成功是明显的,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是人口过于集中,对于资源的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城镇的面积不断扩大,对于土地资源的占用数量惊人,工业生产、生活垃圾、大气排放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的破坏十分严重;另一方面是对于水资源的破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导致污水横流,一些河道湖泊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地下水也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所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开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协调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水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一条既能保护水资源,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建设宜居型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镇化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
1.1导致水资源短缺
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而且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衡。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口大量集中,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城市日常卫生处理等都导致用水量不断提高,而相对于有限的水资源,还处在不断减少的趋势,定会产生需水和供水的矛盾,水资源短缺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很多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供水设施老旧、布局不科学,供水效率低下,而且多年来居民的生活习惯导致节水意识不高,浪费严重,使得水资源更加短缺;由于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过度开采又得不到相应的补给,这些问题更加深化了供水与用水之间的矛盾。
1.2导致水体污染加重
城镇化建设中虽然楼盘林立,街道整齐,但是在很多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特点、思想意识都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没能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观念落后,对于自然的保护意识还没有提高上来,在城市的发展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水污染现象不断增加;由于多种原因,对于污染的治理程度较弱,很多地方视环保法规而不见,污水排放严重影响到周边河道以及地下水,导致水体的污染日渐严重。
1.3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对土地加以利用,大量的楼盘建设以及道路建设,使得城镇所在的土地基本都被钢筋混凝土所覆盖,降水很难在城市中下渗;城镇中大量密集的人口,生活生产都导致需水量大增,供水和需水的矛盾日渐突出,而且在一些地区,无序超采地下水的情况屡禁不止,导致城镇的地下水位下降,出现“漏斗”现象。一些沿海城镇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海水反侵土层,使得土地盐渍化越来越重,甚至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还会导致一些地质重要问题,这些都是城镇化进程中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2.1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
对于水资源的管理要纳入法制体系,建立健全水资源法律法规,对于城镇化建设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结合当地的自然情况以及水资源的容纳量制定城镇的发展规划及规模,控制人口密度,避免超过水资源的容纳量;对于城镇的用水要科学规划,统筹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战略并制定相应的中长期计划,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实施和监督工作;对于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以环保法为准绳,严格控制城镇中的工业生产,严禁规模小、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开工生产,用强制手段保证城镇发展中的资源能有效合理利用。
2.2加强污水治理力度
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要加强污水的治理力度,特别是对于一些企业的生产要严格进行控制,强制一些企业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对于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对水资源实现最大的利用率,避免一些毒害物质随污水排放;对于一些乡(镇)企业的生产,也要强化管理,力求在原料、能源、工艺、生产过程、产品、废弃物和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减少污染物的直接排放,清洁生产。
2.3提高环保意识
利用现代的宣传工具和技术手段,在电视、广播、手机、网络上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醒人们,自然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及生存息息相关,不要错误认为环保不算什么事,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加入到环保工作中来,自我约束,互相监督。
2.4推广生态地面铺设
在小区、公园、广场和人行道路铺上透气透水的生态地面,既可以减少燥热,下雨后经透水路面保存下来的雨水又可以慢慢蒸发出来,增加湿度和舒适感,也能滋养各种绿色植物,同时还能够大大减少绿化用水,减少地下水的使用,涵养地下水源。
作者:徐中群 单位:梅河口市水资源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