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
1.培养方向不明确。众所周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向是幼儿教师,然而就在这方面,很多学校出现偏差。其教学内容大多与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类似,与学前教育实际差距较大,教学效果不佳。多数高校教师不能深入幼儿园调查交流,造成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偏离。
2.学生基本素质差距较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专业,生源基础参差不齐,音乐素质和嗓音条件各不相同,在集体课教学中,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别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除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进步较大外,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可见如何更好地处理共性与个性二者之间的关系,还需深入反思和研究。
3.缺乏实践能力。通过对一些幼儿园的走访调查发现,很多高校毕业生上岗后,明显缺乏教学的实践能力。探其根源,其一是在校学习期间,接触幼儿歌曲少,对于童声的发声概念模糊不清,致使在幼儿声乐教学的实际中,在校所学的声乐技巧基本用不上,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范唱。其二是幼儿歌曲弹唱能力较弱,多数学生只是在键盘伴奏课中学习个别曲目的伴奏,而在工作实际中却不能胜任教学,可能会唱不会弹,也可能会弹不会唱,个别较好的能把弹唱结合在一起,但也往往只是会C调,更不用说三升三降各调了。
4.声乐教材严重缺乏。目前在学前专业声乐的教学中,还没有规范统一的教材,都是教师自己来选择。所以,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严重制约着上课效果。因此,切实提高声乐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效率,解决幼儿师资短缺、培养学生幼儿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势在必行的工作。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探索
1.明确办学方向,找准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应具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学前的声乐教育应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只有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准确的定位,方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2.完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声乐是学前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根据整体课程设置,在所有课程中所占比例偏少。所以应加以调整,提高实用技能的课程,使声乐课程更加生动丰富、专业性更强。选择适宜的声乐教材,增加儿童歌曲的数量和质量。
3.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儿歌演唱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的技能有限,自然无法适应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幼儿对于歌曲的第一感受往往来自教师正确完美的范唱,教师一定要具备较好的儿歌范唱能力,主要包括童声演唱的技能技巧和掌握儿童歌曲的数量与质量。(2)强化弹唱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幼儿歌曲伴奏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吸引声乐教师的参与,以指导学生对幼儿歌曲进行演唱和表现,让学生能“以弹伴唱,以唱为主”,逐渐提高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3)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深度与广度。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工作指向虽然是幼儿教师,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应不断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深度与广度。就声乐方面而言,不仅要掌握幼儿歌曲的教学,还要包括幼儿歌曲编配、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声乐欣赏等,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与幼儿园共建有关声乐课程的实践基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主题特色课程和日常歌唱教学活动,聘请优秀的幼教专家来为学生进行幼教讲座。此外,还要提高自身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能力。
4.充分发挥声乐小组课的优势
就目前看,声乐小组课更适用于学前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可以根据情况将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小组,这样既实现了声乐基础理论学习与技能的共同提高,也兼顾了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课堂的掌控也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学习。
5.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如何更合理、更科学,还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条件允许的高校,可把学生上课和舞台表演的情况录制成视频发给学生,使其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缺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准。练习时也能以自身为参照,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使之更加清晰准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广泛收集素材,以最佳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增强演唱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6.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活动,如各种声乐比赛、卡拉OK、小合唱、儿童歌舞表演、独唱、二重唱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最好深入到学院附近的幼儿园、艺术中心等进行声乐教学实践和观摩表演,这样更有利于贴近现实,对学习更有促进。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和具有时代感的一线幼儿教师,是高职学前教育的重任。以上是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反思,愿与业界同仁共勉。
作者:杜清林 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