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的接受问题表明,其实效性体现在主体价值与价值观的统一上。主体价值强调自发性,借助其他学科相关内容作为案例,通过“课程的真理性———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的价值观”的创新性范式,最终实现大学生对课堂引导的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关键词】接受问题;主体价值;真理性教学;原理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1]从课程的育人功能看,高校思想政治课具有双重性: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价值引导。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特别是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课,正是每位高校思政课老师面临的根本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课可能存在教与学不对称的问题。例如,教师不断深化知识和创新教学方法,但是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和提问率可能并没有提高。如何将教学体系转变成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将知识化的思想教育为学生所接受,就是思想政治课的接受问题。思想政治课的接受问题表明,思政课的实效性体现在主体价值与价值观的统一上。如何实现这种统一?课程的真理性是二者之间的桥梁。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中,利用科技哲学中的一些事例进行案例教学,获得学生的真理接受,进而实现课程的价值观教育和接受。
1主体价值与价值观:思想政治课的接受问题
接受问题是科技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课题。“科学接受是说认知主体对科学理论进行评价之后,所采取的是否认同或是否接受的认知态度的一种认知活动。”[2]换言之,由于价值评价不同,个人对科学理论采取的态度各异。鲁德纳(RichardRudner)指出,纯粹的科学家作价值判断[3],这属于伦理判断。所谓科学,“首先是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其次,科学是适应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再次它是一种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从这个意义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科学知识,同样存在接受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问题有其特殊性,体现在价值观与主体价值的矛盾中。主体价值与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二者的形成过程中都要受到主体自身诸条件的影响,比如主体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受教育程度等等。不同点是,主体价值着重强调自我性,社会现象的产生与存在一定要与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价值观强调引导性,它引导主体如何做出评价,是主体决策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与标准。价值观与课程对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价值观教育,这是由教师引导完成的;主体价值与学生对应,学生对于教师引导的价值观的态度,以及对于思政课做出的价值判断正是主体价值所决定的。主体价值是思想政治理论接受问题的核心概念。所谓主体价值,正是人的素质、能力等要素所具有的对己对社会对他物的效用与意义。我们知道物质的存在满足了主体对于社会基本生活的需求,那么物质就使主体价值得到了满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教师传递知识和价值观,而学生根据自身的主体价值,判断这些知识和价值观对他们个人的有用性,继而选择接受或拒绝。可见,在思政课的教与学上,一方面在于老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在于学生个人的主体价值。只有学生的主体价值与课程内容一致,教与学的转化才能顺利进行。或者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问题中,学生的主体价值对课程灌输的价值观采取认同态度,学生们才能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才能真正发挥。
2真理与价值:思想政治课的讲授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问题表明,学生的主体价值具有自主性,如何让自主性的主体价值与课程引导的价值观相统一,即主体价值转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到的就是教师的课堂组织问题,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方式。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思想政治课把思想、政治转换成理论,即价值与真理的统一;二是“三观”和方法论的教育。换句话说,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价值与真理的统一,教学目的在于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完成主体价值向引导的价值观的转换,思政课教师可以采取真理性的授课方式。所谓真理性的授课方式,就是授课过程中强调价值观本身的客观性问题,建立政治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的客观性。例如公平、正义和民主,即便各种观点可能千差万别,但其内核是一致的。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真理性教学是恰当和可行的。一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真理对价值具有引导作用。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们提出新的相关的价值追求,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发展。从真理走向价值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真理化教学,实现价值观的引导和灌输,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中,强调课程的真理性也是必要的。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种新媒体的流行和推广,学生们接受思想的途径多样化,价值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例如手机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校亚文化形态,由手机媒体衍生出的手机文化正全方位地渗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理念[5]。学生们的主体价值表现出多样性。从对象上看,价值与利弊相关,回答的是要不要、应该不应该的问题,其本身是多元的。对于同一事件,两个人允许持有不同的价值评价和主体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课老师在课堂上灌输价值观,面对主体价值多样化的大学生,如果单纯以应该和不应该的道义逻辑思维讲授,试图获得价值观与主体价值的统一,效果是不佳的。例如,《地道战》这类爱国抗日题材的老电影,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再现了人民游击战争恢宏庄严的场景,蕴涵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哲学原理。但是许多学生受“把尸山血海中的艰苦战争演绎成‘手撕鬼子’,把中国的战胜归于别国、归于偶然”[6]的抗战神剧的影响,认为这些影片只是艺术创作,忽视了影片中蕴含的宝贵抗战精神,甚至否定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对于这种现象,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指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抗日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显然很难得到所有学生的价值认同和统一。由于真理与事实相关,回答的是对不对、正确不正确的问题,其本身是一元的。对于同一事件,两个人可能持相反的真理评价,如果其中一个的观点正确,那么另外一人一定是错的。例如日心说和地心说,人们很自然地选择日心说。可见,真理是统一的,容易获得认同感。为了实现主体价值向价值观的转化,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遵循以下范式:课程的真理性———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真理性入手,寻求学生的主体价值认同,进而实现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把学生应不应该接受首先转化成理性思考后,是不是要接受的问题。
3科技哲学与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课的联系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特点之一,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无论从知识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还是从外在社会发展对知识的现实需要来看,学科交叉与融合都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7]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理性,可以将其他学科运用于思政课的教学中。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结合科技哲学的一些概念、科学史实作为案例,用以解释和阐明课程的基本原理。科技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在理论上具有同源性。1990年之前,“科学技术哲学”的名字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二是,科技哲学涉及的内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三大新发现,即达尔文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形成的基础。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自然科学论证。“随着辩证法在自然界中之被揭示和证实,唯物的自然观也由于新的发现(主要指三大发现———引者注)而确立了。”[8]用科技哲学的概念和科技史举例,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授课方式,实质上是强调教学的真理性。因为真理是一元的,其检验直接来源于证据,真理的接受是经验和直观的。采用科技哲学作为辅助教学,更容易获得学生主体价值的一致,学生更加主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而且我们必须说,现代自然科学为这种检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与日俱增的材料,并从而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9]真理具有逻辑简单性、精确性和解释性三大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教学同样需要满足这三个特点。具体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接受活动中,教师必须阐明所授理论的可行性。一旦理论的可行性满足了,这些理论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继而学生的主体价值与理论蕴含的价值观达成一致。所谓逻辑简单性,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在一个理论系统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数目尽可能少,而解释力与推导力则很强。例如科技哲学中,人类文明的起源包含三个条件:工具的制造、火的使用和社会分工。这三个条件都是物质性的。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后者用一句话概括了前者。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用人类文明起源的物质性作为案例,说明人类社会是物质的。通过对工具制造、火的使用……的介绍,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也更容易获得他们的主体价值一致性。精确性就是准确性,精确性越强的事物越容易被人所接受,对于理论接受来说更是如此。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可以讨论一个科技哲学中的问题: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意识?通过图林测试和中文屋实验两个相反结论的实验介绍,进一步确定意识是人所特有的。解释力就是针对特定对象,就某一问题的分析力和说明力。解释力决定解决力,理论解释力越强,其解决力也越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为了论证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可以将3D打印技术的商机和危机、网络伦理等科技哲学问题作为案例;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可以引入科学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争。通过科技哲学的相关案例介绍,加深学生们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一致理解,获得价值认同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问题实质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思政课教师如何将引导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或者说,如何让学生的主体价值与引导的价值观实现一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教学表明,根据真理的一元性标准,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主体价值统一,通过真理性教学传递的价值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将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作为真理性教学的案例,按照课程的真理性———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式,实现主体价值青海职称与价值观的统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作者:黄闪闪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