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民族音乐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来彰显当地的民俗特色、风俗习惯以及群众文化。群众文化通过民族音乐来体现,民族音乐是群众文化的基础,二者间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本文在对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义和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群众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渊源。
关键词:群众文化;民族音乐;定义;特征;渊源分析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精神文化方面的培养,进而当地群众文化所蕴含的艺术气息越来越浓厚,民族音乐在表达群众文化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由此可见,群众文化与民族音乐相互影响,探究二者间的渊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义和特征
1、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义
所谓群众文化,指的是当地人民群众在本职工作外,对地方文化进行积极的发现、参与,进而达到充实生活、自我娱乐、提高精神文化素质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即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当地的人民群众,客体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从广义上来定义,即人类社会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所积累的全部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群众文化从狭义上来定义,即社会意识形态及社会意识形态下的机构和制度。群众文化,主要包括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团队以及群众文化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群众文化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进而群众文化又有公共文化之称[1]。2、群众文化的基本特征从上述群众文化的定义可知,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传承性、群众性、倾向性、社会性以及娱乐性。其中,群众文化的特征有内在、外在和基本特征之分,群众文化的内在特征即倾向性;群众文化的外在特征即娱乐性;群众文化的基本特征即群众性[2]。
二、群众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渊源
1、群众文化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群众文化是当地人们精神文化的产物,群众文化的产生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和过程,进而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群众文化产生之初,民族音乐也随之兴起,后来民族音乐随着群众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石器时代后,人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对自然世界进行集体改造,人类在努力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了解、自我分析、自我总结,在此过程中,人们彼此借鉴劳作经验、交流劳作心得,并且在劳作中互相帮助,直至符号、文字的产生。后来,人们在用树枝、石块进行文字、图画练习的时候,为了及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经常将手中的工具用来敲打、挥舞,并哼唱,进而早期的民族音乐便由此产生。在发展后期,各个部落之间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独特,进而群众文化色彩也越来越浓厚。例如,当人们为了纪念重大节日时,会举行祭祀、歌舞等多种文化活动,此时民族音乐也渐渐显现。所以,群众文化和民族音乐间的关系自人类开始改造自然时就已经出现了,并且群众文化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2、民族音乐是群众文化的外在表现
1)群众文化通过民族音乐进行宣传现如今,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科技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各行业受信息技术的影响较大,随着广播、手机、电视、iPad、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的逐渐应用和创新,人们欣赏音乐文化的载体也在变化、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与此同时,群众文化也通过民族音乐来宣传当地的民俗风情、风俗习惯,进而民族音乐成为群众文化宣传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庆祝活动、纪念活动以及广场群众文化中,民族音乐在宣传群众文化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而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例如,民族音乐在对广场文化进行宣传的时候,基于广场的适用条件较宽泛,并且不受空间及时间的局限,进而民族音乐在进行群众文化宣传时,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志同道合的群众能够随时参与到广场群众文化当中来,进而缓解群众的压力,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由此可见,民族音乐能够在宣传群众文化时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3]。2)民族音乐对群众文化的促进作用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内心情感受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当地人们在特定群众文化的作用下会形成较为相似的行为习惯,进而群众文化的内涵也会相对稳定。民族音乐属于民族文化的一种,在维系民族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民族音乐有利于促进民族群众文化有效聚集,进而强化群众文化的聚集力。例如,我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音乐在多样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展现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荣誉感,因此,民族音乐对群众文化起着重要的传承作用。此外,民族音乐蕴含着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习惯,进而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的稳定和维系。民族音乐在表达群众文化时,还能够对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固化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进而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持久发展、不断进步[4]。
3、民族音乐在群众文化中的审美
审美,指的是人们对于所观察对象进行美的识别、分析、总结的过程。审美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而且能够舒缓人们的身心、减轻欣赏者的压力,进而改变欣赏者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由此可见,审美能够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事物。审美产生于群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审美的标准不一,客观对象的审美取向、审美判断对审美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情感、情绪随民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在民族音乐的引导下,有利于人们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有利于人们能动的改造世界。目前,群众文化主要通过唱歌来体现,在群众文化的影响下,歌曲的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写作风格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例如,玖月奇迹、凤凰传奇等组合的歌曲曾经在广场舞中被广泛传唱,老人和小孩都喜欢以上述组合的歌曲作为跳舞的音乐。他们的歌曲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人们在传唱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强烈的地域色彩,通过歌唱他们的歌曲,能够了解当地的群众文化、风俗习惯,进而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审美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审美思维、审美习惯。从中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审美以群众文化为依托,群众文化以民族音乐审美来体现[5]。
4、民族音乐在群众文化中的欣赏
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民族音乐不仅在传承群众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民族音乐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音乐欣赏,即人们对音乐作品进行体验、鉴赏的音乐活动过程。人们在鉴赏音乐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拓展自身的音乐思维、加强自身的音乐领悟,进而能够充分了解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的魅力。民族音乐作品之所以会长久存在,主要原因是音乐欣赏的积极作用,音乐欣赏深化了民族音乐的意义、提高了民族音乐的价值。民族音乐从产生到发展,主要通过歌唱的形式来呈现,而音乐欣赏者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认真聆听。例如,我们在组织民族音乐欣赏活动时,如果所组织的欣赏观众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较低,那么此次民族音乐的欣赏效果往往会不尽人意,进而严重阻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进程,不利于群众文化的有效传播。又如,曾经我国一度掀起过通俗音乐热潮,群众在热潮当中对通俗音乐喜闻乐见,当时群众的音乐欣赏视角普遍倾向于通俗音乐,并且人们的音乐欣赏水平随音乐内容的丰富而逐渐提高。所以,民族音乐欣赏要与群众文化巧妙结合,二者在相互融合的前提下实现同步发展[6]。
三、结论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是群众文化主要的表现形式,群众文化是民族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根源,二者不仅渊源深远,而且相互影响,这对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间的关系,通过弘扬民族音乐传承群众文化,通过发展群众文化丰富民族音乐的形式。
参考文献
[1]王敏.刍议群众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渊源[J].智富时代,2015,04:360.
[2]江卫平.探讨群众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渊源[J].北方音乐,2015,11:23.
[3]林珠萍.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的渊源及发展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5,30:170.
[4]李文静.基于民族音乐与群众文化的渊源及发展的探索[J].黄河之声,2016,04:125.
[5]蔡际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酒店管理论文十年来的烟草经济论文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音乐研究,2011,03:6-18.
[6]赵维平.我国东方音乐的研究现状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03:59-72.
作者: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