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教授谈建筑设计管理

我们在工作中也非常重视将产学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很强的创作力、爆发力。当然,我们和国外的大型事务所比较,如SOM、KPF、RTKL等相比,劣势也比较明显:第一,我们缺乏技术积累。这种技术积累实际上是按照企业的特有模式进行的长时间积累。而我们经历的变动太多,尤其规范方面的变化也太大,造成我们长时段的积累有困难,不是我们不注意积累,而是积累的节奏跟不上变化的节奏。第二,我们和国外一些小的明星事务所相比,缺乏一种“扬弃”的观念,我们在思维方面还是有些保守,这显然与体制有关。国外很多小事务所可能只有一个建筑设计专业,而我们设计院下设5个专业,所以作为管理者必然要寻求平衡。具体来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总要做最新的东西,而院内相应的技术专业配合不了,我们就要到外面(市场)去寻求配合,这样在管理上就会出现问题。但国外事务所不是这样,如果事务所以建筑设计为主,它完全可以没有机电、结构等相应设计部门,在工作中若有需要它就在市场上寻求合适的机电、结构来进行配套,这种比较优势是非常强的。例如,雷姆•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厦,在建筑设计完成之后找到了国际上最优秀的结构设计事务所奥雅纳合作,这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所以,我们也在慢慢地向这个方面探索,并计划在日后成立相对独立的建筑研究院、技术研究院、机电结构研究院等机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专门化、专业化,要求它们有相应的积累和竞争,使其在这个领域逐步做到最好。《装饰》:作为国内久负盛名的综合设计研究院之一,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在管理制度上,有哪些促进创新的规定和办法?庄惟敏:我们是非常鼓励创新的,现在我们已有的两级创新机制:一种是在所里的创作工作室;一种是在院里的创作工作室。我们一直积极鼓励年轻建筑师去创新,并且还有科研经费的支持。

我们最近得到了一个国家“十二五”支撑课题的支持,是关于“建筑复合表皮”方面的系统研究,并且已应用在奥运会射击馆项目的设计中,它合理而高效地结合了生态、保温、节能、隔热、通风等功能,以被动式为主,再加上声学等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类似的纵向课题,还有一个是建筑策划方面的研究,是关于“建筑策划的模糊决策体系”方向,另外还有“国家海洋局南极科考技术支持”这一课题,都是我们非常有特色的研究。截至目前,我国南极科考三个站的设计都是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的,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们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装饰》:您刚才谈到了科研课题与实践的结合问题,现在很多学校都面临纵向课题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难题,大批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或档案馆里,而我们清华建筑学院的课题实际上已与设计研究院的需求密切联系,这里面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庄惟敏:实际上很多课题都是建筑学院的老师提出来的,然后我们合作,这种方式最为有效。

《装饰》: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在设计和工程质量保证方面,有哪些举措?庄惟敏:我们遵循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也可理解为“记我所做,做我所写”,这些都是我们非常成熟的技术。在这一体系的框架下,我们每年有两次内部的审查,每隔两年有一次外部的审查,当然还有其他各类型和范围的随机审查,共同形成质量保证体系。《装饰》: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有哪些机制?自2011年完成改制后,设计研究院已转变为国有企业,而非原先的事业单位,对于岗位设置、员工福利、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您有哪些考虑?8庄惟敏:作为企业,我们首先考虑的是降低用人风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强对《劳动法》的修订,还包括强制性的缴纳“五险一金”的政策等,都在无形中增加了用人风险。而我们所处的建筑设计行业又有明确规定,必须签订相应用人合同才可以从业。所以我要同时考虑这两个问题:一个是考虑用人风险;另一个是保护人才。对于优秀人才,我们院里有自己的遴选机制,这一遴选机制是比较健全的,但是选择这批人以后,我们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判断和培养。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我们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岗设人”,往往针对较低级别的岗位,如秘书、设计助理等。这些工作岗位不变,而人是可以变动的,这一类人员可称为“劳务派遣”,这样便可合理地降低企业的用人风险。还有一类是“以人设岗”,这往往是针对高水平的人才而言。如果某人在某一领域非常优秀或很有潜力,我们自然会诚意邀请其加入,在合理范围内充分满足其要求,并给予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两种人才政策并行,便可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保证人才的引进。

《装饰》:请问目前设计研究院的员工数量有多少?庄惟敏:目前设计院缴纳“五险一金”的正式员工大约是六百多人,加上劳务派遣的一共有八百多人。《装饰》:请问您在设计院领导岗位工作的十多年,觉得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庄惟敏:最困难的应该还是在人际关系方面,这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有些中国特有的思维习惯和方式,并不是坏的东西,但它是传统,所以你一定要顾及它。如果你忽视了某些方面,它就会变成你迈不过去的一个坎儿。所以,在管理上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这大概是我感觉最困难的部分,它不像西方社会行动起来很简单。相对而言企业要好得多,学院就显得比较复杂。《装饰》:您对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今后几年的发展有哪些展望?庄惟敏:关于发展方面,我希望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能在人居环境理论这个大的平台上,做出自己的特点。首先要明确的是,清华的企业和外面的企业不一样,我们的核心目标不只是赚钱。我们的目标在于从根本上做大做强,要为清华大学整体发展服务,并且要做到“顶层服务”。所谓“顶层服务”,就是要做到为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建设决策服务,在这个层面上扩大清华的影响力,而不是为清华创造多少直接的经济效益。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我们的建筑产品和建筑设计理念,都要特别关注宏观的发展趋势,是不是以后能有一些高精尖的技术在这中间产生,对我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生态技术,再比如说人居环境理念,是不是都可以从具体的设计中体现出来,而后能不能在这里面创造出新的建筑理论和思想,这也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探索。这些方向和内容都是我们看重的,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方面,正是我们要着力加强的。我们已经在辽宁签订了二三十万平方米的住宅设计项目,采用的就是目前最先进的钢网固模技术,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发展趋势。另外,在国际领域我们丝毫不排斥国外同行的参与和竞争。

13年前中国进入WTO时,这一趋势其实就已经很清楚:虽然可以保持五六年的贸易壁垒,但是早晚这扇门要打开,打开也就意味着我们和外国公司享受同等待遇,很多项目都是必须依靠市场化的竞争而获得。比如最近我们拿下了一个全球最大单体会展中心建筑的设计,总面积147万平方米,名为“中国国际博览中心”项目,建设场地在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对面,整个过程完全是市场化竞标而来的。再谈参与国际建筑设计市场的竞争,很多人在这方面有认识的误区。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拿到国外的项目就有国际竞争力,这个想法是很片面的。因为国外缺少大型建筑设计项目,全世界建筑设计业竞争的“主战场”就在中国。但是,如果说以后到西方去设计水库、铁路、高速公路,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清华人居集团以后能不能做到那个领域,例如对非洲某座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开展工作,我想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将会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体设计、室内设计等全方位入手,并最终完成,那将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成绩。按照这样一种态势法律期刊出去,才真正是实力和水平的体现。

作者:刘冠 陈帅 仝丽丽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教授谈建筑设计管理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wgl/191211.html

    相关专题:论文写作论文发表 中国旅游资源论文


    上一篇:工业企业财务会计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