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辅导员博客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辅导员博客具有深层过滤与深度沟通作用。辅导员博客作为高校文化主体参与建设的网络文化平台,“博客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新境界。”[5]博客具有深层过滤、深度沟通作用。高校辅导员凭借优势文化过滤掉网上的不良价值,如针对女大学生的“学得好,考得好,不如嫁得好”等不良言论,及时鼓励引导女大学生树立信心自立自强。过滤社会、家庭不良价值观,对社会热点与难点,给予恰当评价与适当关注,如就业方面“非国企不进”观念,深刻分析就业难原因,提出破解之道,引导学生基层就业。辅导员博客的过滤功能给学生呈现精神生命的巨大力量,鼓励他们拒绝平庸,不走寻常路,实现人生价值。辅导员博客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实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深度沟通。日常主题班会,谈心工作因为辅导员的精力、学生的时间限制等因素不能全面覆盖所有学生,辅导员博客为两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客观条件。尤其是性格内向学生,不善言辞,他们倾向于选择网络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辅导员的关注与指导;还有部分沉溺网络的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沟通方式,学生多不愿配合,工作难度较大。如采用网络形式一步一步与学生进行深度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给予这一部分学生足够的关注、尊重与爱,最终会把他们从网络沉溺中拉回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
2.辅导员博客具备价值澄清与重塑作用。深层过滤与深度沟通拨去了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迷雾,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有面貌,促进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辅导员博客的建设及其凝聚的文化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实现的,博客的受众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群体,内容多数是关于国家、社会、校园的真善美的描述,与大学生及辅导员个人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利用博客文章分析各类事件、各色人物及人物的价值取向,删除不良价值观影响,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博客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网络时代的共同选择,积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澄清教育与重塑,利于大学生人格主体的形成,在更深的层次形成主流思想、文化理念并进行互动与创新,把优秀文化积淀与传承下来,把崭新文化理念传播出来,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培育与创新。
二、辅导员博客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辅导员博客建设需要辅导员自身不断完善
1.深入理论学习,提高文化自觉与自信。作为高校学生基层管理工作的第一人,大的方面是要做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文化修养,提高文化自觉与自信。其中加强高校辅导员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是辅导员群体的第一要务。“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就是一定历史时期内,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学生事务管理及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人和对物的基本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的总和。”[6]高校辅导员的首要工作,要紧跟时代,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理想,扩大文化眼光及胸怀,积极进行文化探索,摸索文化规律,真正把所学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指导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以此来培育高校网络文化。辅导员不仅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感,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所用理论涉及多学科,既有教育学、心理学,也有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再加上近年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呈几何倍数增加,很多辅导员仅凭工作经验难于应付不断变化的学生工作,是需要不断充电提升自己。另外辅导员还要具备敏锐的眼光,不断提升应变能力。要在纷繁芜杂的网络环境中锻炼出火眼金睛,挑选出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辅导员要凝练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把实际工作经验理论化,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2.创新辅导员博客建设。辅导员博客建设的重点在于增强其吸引力与参与力,在于其保持长久的影响力。首先要体现辅导员本人的个性。博客的内容源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辅导员有一颗年轻热情的心,要玩得了游戏,用得了微博、发得了飞信,熟知网络语言的。博客区别于其他网络传输工具的最大特点是系统地呈现文字的力量,更主要的是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感染力形成网络育人的力量。即使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身边发生的小事永远是大学生关注的重点。如某一篇日志是关于某个学生的事情,学生在博客文字里找到了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体现了是辅导员对学生的关注与爱护,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其次辅导员博客要形成一定的体系,在拥有自己个性的同时,要兼顾到大学生各方面的需要。许多辅导员的博客栏目中有专业认知、生活感知、工作心得、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灵茶语等等,关注到大学生的学业、心理、就业、感情、考研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全方位的关注。博客内容既要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也要有大学生个人的情感需求,事无巨细,大小兼顾,只有这样才能囊括大学生的方方面面,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灵感的撞击与创新,从而促进高校网络文化创新建设。
(二)辅导员博客建设需要高校制度层面的规范
1.高校的规范指导。高校辅导员博客建设,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要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要有审查、评价、激励等机制发挥调节与平衡作用等,克服辅导员博客“零散、自发、无统一规范性”缺点,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凝聚力。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就辅导员博客建设制定了相关制度,全国很多省份每年都举办高校辅导员博客大赛,优秀辅导员博客已经成为广大辅导员争相效仿的范例。但是对于辅导员博客建设还需要高校在制度层面进行规范指导,对于运行、考核与激励等机制要形成具有可操作的成文条例。要明确辅导员博客建设内容与导向,“将这项工作与科研相结合,并邀请部分专家或博客核心人物从博客内容的来源、信息量、互动性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条件成熟时可制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办法,以此来合理定位辅导员博客,并促进辅导员提升博客的建设、维护与提高的技能,同时也实现了对于辅导员博客的监管。”[7]
2.注重辅导员交流学习。辅导员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借助博客的沟通时效,进行博客的交流学习,从而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因为个人工作精力有限,大学生各年级存在差异以及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不可能在一位辅导员的博客里全面呈现。不能全面呈现就不能有效涵盖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各个方面,不利于大学生进行选择阅读与交流反馈。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灵活有效的分工,依据社会热点,时势需打造专题,增强吸引力。其次是利用辅导员博客的交互性,做好工作交流。通过学习优秀辅导员博客,看到辅导员工作的共性与个性,同时看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利用辅导员博客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利于融汇思想,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网络文化创新能力。
(三)辅导员博客建设需要网络环境的净化与媒介素养的提升
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特点是区别于网络文化的良莠不齐,呈现高校特色。辅导员博客是校园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其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因为辅导员博客的优势就在于其感染力,辅导员博客的难点也在于这个感染力的持续发挥。这个感染力的良性循环,需要网络环境的净化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1.网络环境的净化。国家层面立法来监管商业网站的建设与管理,规范网站内容发布。如网络水军对于网络舆情的影响;加强官方网站的建设,做好信息的及时发布;信息运营商与高校密切合作,做好校园网的信息传输与管理工作。本文来自于《高校辅导员学刊》杂志。高校辅导员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2.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辅导员博客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据调查数据显示,针对网络信息,有87%的学生会因为某一新闻标题吸引眼球而进行阅读,给予更多关注或者留言评论;有92%的大学生会关心国家大事、国际风云、体育赛事等,却很少有学生去主动关心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以辅导员博客为路径进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互联网发展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本身是优势文化的集合体,具有文化创新的潜力,因此积极培育辅导员博客有利于培育和创新高校网络文化。
作者:王艳 单位:宿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