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的诞生是人们向往高品质生活而掀起的一场绿色革命,也是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农业基调的基础。绿色食品作为“三品一标”的其中一品,是农业部门打造的一个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1],已成为衡量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标尺和规范,也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最好载体[2]。我国绿色食品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3],坚持“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增进消费者健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宗旨,创建了“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标志管理为手段”的发展模式[4]。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过程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从2006年开始进入成长期,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5]。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用标情况总体良好[6],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达到3625.2亿元,出口额达到260386.4万美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绿色食品工作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于1992年成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主要通过开展绿色食品工作、实施绿色食品工程来推动广东省绿色食品的发展[7]。近年来,广东省绿色食品发展迅速,但绿色食品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问题,省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他总数企业数(个)2651437118占比(%)1.6955.0811.8631.36100.00产品数(个)21502483259占比(%)0.7757.929.2732.05100.00还需不断完善绿色食品发展机制,促进绿色产业良性发展。
1发展现状
1.1认证企业及产品情况
近5年来,广东省当年认证的绿色食品企业数和产品数(图1)呈稳定增长趋势,每年新获证的企业数不少于80个,产品数不少于160个。根据2013年绿色食品统计年报,目前全国新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有3229个,获证产品数为7696个,广东省新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有118个,获证产品数为259个,分别占全国的3.65%和3.37%。截至2013年底,我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7696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为19076个,广东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产品总数分别为304、626个,分别占全国的3.95%和3.28%。可知广东省绿色食品获得认证的企业数及产品数在全国所占比例不高,排名处于中等水平。
1.2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目前,广东省有4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分别是广东省河源市、开平市、农垦湛江垦区、仁化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产地环境监测面积、基地数、种植规模、绿色食品产品产量分别是104200hm2、4个、33533.33hm2、41.6万t,在全国所占比例都不到1%,分别为0.61%、0.78%、0.39%、0.53%。广东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相对于其他农业强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了广东省农业产品结构的限制。
1.3绿色食品认证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广东省新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中,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65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个、其他企业37个。在获证企业中,省级龙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获证产品也大部分来自省级龙头企业,获证产品数为总数的57.92%。广东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在获证的企业中所占比例不高。
2存在问题
2.1认知度不高,制约发展
在我国,政府部门对绿色食品的发展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绿色食品的供应链是政府、企业、消费者多驱动的系统[9]。绿色食品的发展需要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但由于绿色食品概念和发展意义等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对其认知程度不高[10]。政府希望将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手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措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农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但企业和消费者更多地是从自身需要出发,消费者的需求是优质优价质量安全,生产者经营者更注重从中是否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认知上观点片面,不能形成主动关联、有效制约的联动机制。调查显示,我国六成以上的消费者不清楚绿色食品与一般食品的区别,常因绿色食品价格偏高而放弃绿色食品的消费,经济效益空间减小也削弱了企业认证绿色食品的积极性。认知度低使绿色消费的文化与氛围难以形成,制约了绿色食品的发展[11]。
2.2重申报,轻监管
近年来,绿色食品行业发展迅速,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在数量上有较大突破,截至目前,“三品一标”的认证登记总量已达9.5万多个,涉及企业3.8万多家,认定产地近8万个;主要认证产品年产量已占同类农产品商品量的40%以上,认定的种植业产地占全国耕地的45%以上。“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的主要措施包括企业年度检查、产品抽样检查、市场监察等[12]。国外对于已经认证过的企业,认证后产量、销售产品数量都有追踪。但在我国,由于绿色食品相应的认证系统并未建立起来,很少有机构能够做到认证后全程追踪,申报认证后,监管力度明显表现不足。现有的体系队伍性质、工作措施力度都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全面强化“三品一标”监管的需要[13]。
2.3用标不规范,假冒产品存在
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商标的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14]。为了把绿色食品同普通食品在市场的形象区分开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绿色食品质量证明商标,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少数企业用标不规范,假冒绿色食品标志的现象时有发生[15],造成绿色食品市场秩序混乱,出现“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行业乱象,并严重误导消费者。不合格产品和生产企业冒用品牌、超范围使用标识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品牌形象[16-17]。
2.4发展速度位于全国中等水平,亟待提高
绿色食品符合目前“绿色消费”的主流,未来市场需求较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广东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和其他区域比较,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及产品数量上仍存在差距。截至2013年,广东省绿色食品企业数排名第8位,少于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河北、湖北、安徽7省;绿色食品产品数量排名第11位,位于山东、江苏、河北、湖北、黑龙江、浙江、安徽、四川、湖南、辽宁10省之后。面对绿色食品巨大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据统计,广东省的绿色食品如粮食、蔬菜、畜禽蛋、淡水养殖产品分别仅占全省同类产品的0.19%、0.04%、0.05%、0.22%,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的消费总量来说,绿色食品占有比例比较小,与消费者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绿色食品总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进一步开发绿色食品的发展潜力,从而带动广东省整体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对策建议
3.1加大科普宣传,提高认知
积极开展绿色食品科普宣传工作,包括大力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意义,普及绿色食品相关知识,宣贯认证的相关规定、流程等,树立企业品牌意识,调动企业认证积极性。此外可利用各种媒介,包括电视广播、信息网络等,扩大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开展健康消费引导,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同时可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培训一批精通绿色食品相关知识的基层科技人员,向全社会开展真实有效的宣传。
3.2强化企业为主体的责任制
目前,绿色食品认证必须以企业作为主体才能取得,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化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即典型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及“企业组织模式”等两种模式。因此,可以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三品一标”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18]。发展绿色食品市场不仅要做好消费者需求层面的工作,更要强化企业为主体的责任制,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要求企业主体诚信经营,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规范种植、合理生产,保证绿色食品市场中的有效供给。
3.3加强证后监管,强化政府指导
开拓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局面,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尤其是认证后的监管工作仍需加强。以贯彻新《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为契机,依法强化证后监管,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和规范用标。同时要全面加强体系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各部门职能,严格落实各项监管措施,保证农业系统绿色食品稳步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强化政府指导作用,在宏观层面科学制定绿色食品发展的总体规划,微观方面具体指导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合理布局,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
3.4强化基地建设,保证产量质量
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是保证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的基础,一般是指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有关技术条件要求,按绿色食品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生产和管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19]。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管理制度、投入品监管制度,完善基地建设,扩大总量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可有效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可依托地方经济特色与农业生产优势,组织农户积极参与,实现基地生产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产地准出管理,提高基地标准化建设水平,巩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基础。
3.5努力拓展市场,维护品牌形象
强化品牌培育和消费引导,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借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名牌,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需要借助品牌效益、营销战略,进一步开拓绿色食品市场,一方面可增强概念消费,结合“绿色消费”理念,借助历史文化优势,融入品牌概念,打造品牌特色,树立绿色食品品牌公信力,不断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建设,保护和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优质优价机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的优势,降低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成本,减少产品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附加费用,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内需,激发国内强大的绿色食品潜在市场。同时利用我国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的中高档农产品行业竞争中的明显价格优势,拓展绿色食品在国际领域的发展。
3.6完善标准制定,推进产品认证
现行有效使用的绿色食品标准共有126项,绿色食品标准为绿色食品产地、科技示范园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是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也是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文件,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绿艺术期刊色食品标准的制定应运用科学原理,并结合实际,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先进标准进行制定。通过标准的实施和监督,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行为,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保障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作者:刘香香 单位:广东省农科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