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背景
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转化生成语法的到来。他主张演绎归纳法,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内在的,婴儿刚出生就具有某种适合学语言的能力。因此,无论母语还是外语,语言学习都是学习者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学习者是中心。语言习得方面,认知心理以及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meaningfullearningtheory)都为认知教学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对于语言的学习以及理解,是一个内部深化的过程。语言学习不一定是指语言习得,学习语言了不一定意味着习得了语言。不仅仅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们以及认知领域的学者们也热衷于语言习得的研究。对于语言习得内部过程的研究有助于帮助语言教师理解学生的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在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讲,语言是内心的一面镜子,它是人类智慧的产物。认知心理学就是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人们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当学习者把新事件或事物与已存在脑海中的认知概念相联系时发生的。因此意义学习理论也称作效率学习理论,要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语言教育者需要关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图示,了解其内心发展。
二、基本原则及技巧
认知教学法有以下八项基本原则:(1)语法规则知识有利于语言学习。教师可充分利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来决定教学内容。(2)教师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演绎性教学。(3)着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非语言表现力。(4)学习者是课堂教学的中心。(5)语言练习是主要课堂形式。(6)将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7)听说读写能力同等重要。(8)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基于以上原则,对于教师而言,采用认知教学法也有相应的许多技巧。最常见的则是教师可有意识地教授语法、意译及解释。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讲授新课文时,则可有意识地解释新出现的读音、词汇,让学生有准备地理解句法及语篇意义。总的来说,认知教学法强调基础知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基本功的培养,特别是对于第二语言初学者以及语言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深入的理解非常重要。
三、利弊分析
认知教学法出现于听说法备受争议之时,相较于以前的各种教学法,认知法具有许多优点,然而在语言教学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认知法依然有其不足。首先其优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它强调创造性和意义,这一偏向给予学习者更多理解不同语言模型和创造更正确语句的机会。第二,它利用了心理能力,更加关注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这是以往教学法所未涉及的。第三,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知识及意识图示的意义学习法将会大大提高学习者兴趣。第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力,认知法是教学领域的一大飞跃。第五,结合了语言学和心理学,语言教学领域得以极大开拓。语言教师想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全面看待其不足之处:第一,意义性学习的内容不容易发现。比如常见的学习者的意向图示,“aboyiskickingaball”,学生们则很容易联想到一个小男孩踢球的情景,加深对词及短语的理解记忆。然而,对于akingdom’sdailylife,就难以形成固定的图示。第二,被认为是现代版的语法翻译法,认知法过多强调分析和理解。第三,没有完整系统的课堂活动,并未重视真正的语言交流能力。因此,随着教学法的发展,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者不断研究,语言教师们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开始由侧重于学习者内部习得过程的认知教学法,转变为侧重培养学生语言表现能力的教学方式,着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也就是后来的交际教学法。因此,对于认知教学法,语言教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强调,有助于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认知教学法缺乏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基本能力,这是需要改进的,教师们应博采众长,在打基础过程的同时也要重计算机期刊视交际能力的教学。
作者:舒亚琴 单位:武汉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相关专题: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化学分析计量 小木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