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画教学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中国传统绘画所具有的艺术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其中水墨画更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给世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优良品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在分析中国画教学与小学美术教育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小学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教学的形式进行分析,对小学美术教育中中国画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国画课堂教学指导这一理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意义重大。
关键词:笔墨;培养;审美情趣;传统文化
一、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训练其在涂鸦式绘画中掌握笔墨技法
中国画的水墨表现是中国画的精神,是最独特的一种表现形式。小学生使用毛笔在生宣纸上作画时,最大的问题是水分掌握不好,画面晕染颜色较脏。为了使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法,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如吴冠中的彩墨作品等,激发他们对中国画的好奇心,使其对中国画感兴趣。学会欣赏名家作品,体会画家在创作时的心情,以情绘景,这对学习中国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明末清初画家龚贤说:“未学画先知看画,不知看画学必差矣。今人尽有能看画而不知作画者,亦有能作画而竟不知看画者。能看不能画,其人不画则已,画必精。能画不能看,其人画可知矣。”由此可见,体会画家作画的心理状态特别重要。其次,让学生用毛笔勾勒长短、粗细、浓淡不同的线条,增强他们对毛笔和水墨的控制能力,使其初步获得对毛笔和水墨的感悟。在此阶段,笔者也注意引导示范,让学生临习名家作品,如齐白石的水墨写意作品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为接下来了解和学习中国画奠定基础。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毛笔,并结合三到六年级每周开设的一节书法课,引导学生从书法的用笔中学会中锋、侧锋、逆锋等运笔要领,由点到面,再学会区分浓淡墨色,把握水分干湿,掌握笔墨技巧。
二、突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难点
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是启蒙、引导和益智教学。笔者在多年的小学美术教育中一直关注中国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从临摹入手,心摹手追,掌握造型基础,并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心理感受培养观察能力;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外,通过以下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利用图画,再造想象;实践观察,丰富表象;运用电教,创造想象。通过这些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国画教学面貌一新,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在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四者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画教学中,临摹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逐渐学习对物写生,拜大自然为师,既要“师古人”,更要“师造化”。写生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与研究表现对象的过程,也是提高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过程。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简单易懂的语言组织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几经尝试,就能体会中国画的意境。这个阶段的教学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小学生对中国画有初步的了解即可。为了让祖国未来的花朵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将继续坚持国画教育创新,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三、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其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以博大精深和内涵深厚成为世界绘画艺术的瑰宝。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意境”一词常被用在对绘画作品的欣赏感悟中,这就要求学生能体会画家的心境。欣赏名家作品还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使其在人生路途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和临习梅、兰、竹、菊,教育学生应该像梅、兰、竹、菊一样有气节。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对中国画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感到让学生从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刻不容缓。同时,在笔者所教的学生中,很多学生都对中国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更加喜爱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国画是一个庞大的、具有深刻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在小学阶段,中国画教学只是为学生提供基础的认识。尽管如此,美术教育工作者还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将这门国粹介绍给学生。尤其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力,这是美术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慧玲.审美教育:给孩子发现美的眼睛.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2]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美法律期刊)汤姆·安德森.为生活而艺术.马菁汝,刘楠,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朱天甲 朱文静 单位:安徽铜陵市临湖小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