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构建与完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意义,结合会计职业技能竞赛设计原则,提出构建与完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构建;完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C-0042-02
【作者简介】李国军(1985-),男,山东曹县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学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
会计职业技能训练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对学生职业角色所应遵守的岗位操作规范和所应具备的操作技能的培养。职业技能竞赛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它已成为会计专业人才展示、锻炼的平台,更成为考核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教学成果的衡量标准。然而,目前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系统的体系,存在竞赛理念陈旧、项目设置不全面,无法与课程设置充分对接,更不能与资格考试、岗位需求进行有效衔接,没有让技能竞赛客观、科学、全面锻炼人才的目标获得良好体现,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构建与完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意义
(一)健全的竞赛体系有利于促进会计专业的改革创新
会计职业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及核心技能。基本技能是指珠算、会计档案整理、会计书写、凭证装订等传统的技能项目,核心技能则包括编制分析报表、审核记账凭证、应用财务软件、纳税申报等高级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基本技能一般都能被学生熟练掌握,核心技能却往往掌握不够全面且缺乏实际操作。通过健全的竞赛体系,一方面可以保证初级学员基本技能水平的提高,并为高级学员核心技能的实践与内化提供机会,最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培养方案等,从而促进会计专业的改革创新。
(二)健全的竞赛体系有助于客观评价会计技能水平
一方面,健全的竞赛体系能够为职业院校提供一个科学和客观的展示学生风采的重要平台。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获得来自专业教研员、评价专家、学校领导、企业等评价者的评价,使对学生的评价的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推进。另一方面,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竞赛能够有效地鉴定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对各院校的会计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促使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更系统化,决策更科学化。
(三)健全的竞赛体系能够使会计职业技能得到形式上的认可
在中国,会计是最庞大的职业群体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会计这一职业却没有劳动部门给予的相关技能认证,会计岗位由财政部门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进行会计从业和职称管理。一个有着极强职业技能的专业却没有相关的技能认证,对会计从业人员显失公平。职业技能竞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这个缺憾,官方举办的体系健全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能够对会计的职业技能给出一个相对权威的形式上的认可,从而促进会计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健全的竞赛体系有利于提升会计专业的影响力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一个企业的成功最终表现为财务的成功,一个企业的失败首先表现为财务的失败,因此,会计从业人员时刻处于企业的核心位置,会计从业者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全国招收会计专业的高职学院达到511所,可见,会计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通过体系健全、参与度高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影响力,充分保障学生的就业创业,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二、会计职业技能竞赛设计原则
(一)体现权威
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竞赛是会计职业教育界的一件盛事,会计职业技能竞赛要依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以《会计工作基础规范》为标准,参考会计职称考试的考试大纲,从业务处理的标准上体现权威性。
(二)突出技能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要以锻炼会计基本技能为辅助,重点突出会计的核心技能,比赛内容应面向会计工作的实际,从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角度出发,体现会计的完整工作过程,比赛形式要能展现会计工作的成果。在比赛中突出对技能的考核,力求通过竞赛努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应用型人才。
(三)保证公平
公平是竞赛的基本要求。会计技能竞赛要从赛事内容、选手选拔到赛事组织等各个方面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参加者要共同遵守和执行竞赛的规范与准则,竞赛组织者应使全体参加者在客观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展开竞赛,坚持量化评分标准,合理确定分数比例,严格执行制定的评分标准,为比赛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四)突出导向
作为专业的技能赛事,其重要目的和意义是应当体现引领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对会计教学活动的导向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比赛,更好地促进会计教育教学向更专业、更务实、更科学的方向稳步发展。
三、构建与完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途径
结合上述会计职业技能竞赛设计原则,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构建与完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一)紧扣会计职业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主要为企业培养从事会计核算、成本分析、纳税申报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其他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职业技能竞赛在目标设定上要与会计职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一是利用竞赛培养学生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具备常规性会计工作财务管理及社会审计的能力。二是通过竞赛设定的实践性、现实性、操作性环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快速上岗、适应职场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胜任不同岗位纷繁复杂的实际工作。三是通过备赛及参赛的过程,培养学生适应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和协作配合的团队意识。会计技能竞赛只有围绕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比赛内容和项目,才会形成“以赛促教”的良好局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切合会计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完善科学的职业竞赛体系,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与会计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切合。竞赛体系内容的设置要讲实际、跟变化、适应最新的课程体系,使得竞赛体系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反映最新的教改成果。通过参与技能比赛,可以解决学生平时课程当中某一项或几项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掌握问题,处理平时课堂上演练不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职业技能竞赛要吸收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起到示范教学的作用,反映最新的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要能够补充和完善课程教学,赋予专业课程体系新的内涵,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
(三)把握会计行业竞赛特点
目前,会计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基本都是依照《会计原理》,以常规的考核手段,重点考核记账、算账、报账等传统项目,对于较复杂的会计操作涉及较少。这样存在局限性的设置无法全面地考核参赛者的实际操作水平。因此,想要健全竞赛体系,竞赛内容及形式的丰富全面是必要条件。可以适当增设结账、错账、时账的更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传递,财产清查等相对复杂的项目,可以考核利用通用的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等,还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错误或违法违纪的原始凭证,以考核参赛者的审核水平。上述做法,可以使会计技能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使技能竞赛活动的广度、深度、难度有一定提升,全面考查选手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满足会计职业能力需求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会计职业能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技能竞赛。按照“立足行业,植根企业,搭建平台,合作共赢”的定位,充分依托行业、企业需求,进行竞赛体系建设。主动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入调研会计岗位工作职责,竞赛内容引入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标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竞赛指导委员会委员,为竞赛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赛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竞赛标准,使学生通过与企业项目衔接紧密的竞赛提高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成本计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等专业技能比较看重,针对这种需求,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总结归纳岗位工作任务,明确职业能力,确保技能竞赛满足会计职业能力需求,使职业技能竞赛为“专业、企业、就业”人才的培养做出有益尝试。
(五)关注职业资格的需要
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毕业之前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专业学生顺利就业的必备条件。据统计,86%的在校期间获得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对口的工作,相比之下,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率仅有21%。因此,构建健全的会计专业技能赛体系,要充分关注会计专业学生考证的需要,使技能竞赛的项目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紧密结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竞赛,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并提高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综上所述,完备的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既能与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证书考试、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又能充分考虑会计专业学生的生源特点与学习特点,使学生在备赛和竞赛中复习巩固知识,交流学习经验,提高职业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通过多方面措施,健全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使企业用人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效衔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利,李绍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2]张雅泉.医学论文例文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热的理性思考[J].职业时空,2011(1)
[3]马纪.职业技能竞赛组织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5)
[4]周稽裘.让技能大赛成为职业教育提升质量的基础性常态制度[J].江苏教育,2010(15)
[5]李国军.以技能竞赛推动高职会计专业教与学[J].高教论坛,2015(1)
作者:李国军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