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技能
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高职学校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高职教育教师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精湛的操作技能,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能力。高职教育涵盖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方面。教学的环境在教室和实践基地之间转换,因此,高职教育教育既要有理论知识的讲解能力,也要具备具体的实践操作技能[2]。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也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创新能力。
二、高职教育教师教学素质的不足之处
(一)知识结构不完整
高职教育教师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学历教育等学校教师升格而来,本身的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在新时期略显陈旧,有些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对学生从事的行业发展不加考虑,满足于将基本概念讲述清楚,不能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开展相关教学实践。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对教师与学生都构成了影响,制约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思想不适应新时期教学形势
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师,具备了丰富教学经验,一方面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也带有深刻的学科本位思想,较多的遵循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形势[3]。高职教育本身带有特殊性,有别于传统的高等教育,也不同于职业培训,有的教师只注重实践能力的传授,忽视理论学习,或只重理论,对实践操作较少指导,教学思想过于僵化。
(三)实践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出除了中等职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学历教育等教师以外,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也适时从社会上考聘了一部分的年轻教师或企业一线管理人员,这些新入职的教师因为先期并未接受系统的实践课程学习,实际的教学经验及实践教学技能都短缺,致使动手实践教学能力较差,不能较好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实际。此外,原有的教师,在实践能力上缺乏及时更新,也限制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能力不均匀,创新意识不够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需具备良好的理论讲解能力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手口并用能力。现阶段的高职教育教师或是经验不足,但新设备的操作技术掌握较快,或是教学经验丰富,但欠缺新设备的实践操作能力,导致了教师队伍能力出现分化。此外,对教学方法的使用,不能因材施教地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也缺乏有效手段,创新意识不够。
三、增强高职教育教师教学素质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一方面,要培养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积累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要使教师掌握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做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又能使学生对本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详细了解,形成自己的“特色课”及“精品课”。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补充新知识,对教学涉及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现状与趋势做到相当程度的掌握,并把相关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学生与职业的无缝对接。
(二)强化教师的职业意识
强调教师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使教师在思想意识上意识到所承担的教学重要性,启发教师不断钻研学科教学,建立起强烈的责任观念。通过各种学科教学会议,深化教师的职业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及竞争意识,适时推出教师教学研究新课题,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实现教师素质的螺旋式上升。
(三)开展教学评价,促进培训工作常态化
高职院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及进修学习,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高职院校要加大教师资金投入,适时增加教师的工资收入,保证教学的稳定性,连续性。及时使教师掌握最新的行业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定期开展教学评价,对在课堂中及时引入行业生产新理念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增加高水平教师的公开课数量。
(四)加强校企联动,推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变
新的教育背景下,要实行学用的有机结合,加强与社会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打通校企的合作渠道,推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变[4]。增加培训实习机会,建设企业牵头,学校配合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基地,发挥学校与企业的自身优势,做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借助企业的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四、结语
高职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加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学校、教师、企业要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发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承担起高职教育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的重要职责。
作者:杜春 单位:四川现代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