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高等教育贸易发展研究

一、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间,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服务贸易,仅有与个别社会主义国家互派少数留学生的行为,只能称之为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雏形。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开始逐渐兴起,迄今为止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1年。此阶段留学生工作力度有所加大,但仍以政府间的无偿援助或教育交流为主,该阶段出国留学总人数累计4.25万人,来华留学生人数累计1.74万人。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2001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进一步确定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教育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累计26.03万,来华留学生人数累计1.74万人。第三阶段是2001年之后,中国加入WTO为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契机,出国留学人数及来华留学人数、归国人数等均不断增加。据统计,2001年至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累计约227万,来华留学生人数218万,回国留学生人数97万。(二)出口结构1.学历留学生比例逐渐增加中国高校接收的来华留学生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其中,学历教育的类别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学历教育的类别为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语言生和其他短期生。目前,来华留学生虽仍以非学历生为主,但学历留学生占比日趋增长,2001年学历生的比例仅为23.71%,到2012年已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0.66%,10年间增长了近17个百分点。2.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比例偏低政府奖学金的力度及覆盖面是吸引留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奖学金的种类包括:中央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高校奖学金,以及企业设立的奖学金。其中主要以中央政府奖学金为主,由中央财政统一拨付,国家留学基金委负责管理。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来华留学生的奖学金资助人数有所增加,但相对于不断增长的总人数而言,得到政府资助的来华留学生比例仍然偏低,占比不到10%。3.生源地及学科门类相对集中受文化、地理和历史等因素影响,在华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周边地缘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如2012年亚洲地区生源占留学生总人数的63.22%,其次是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按国别统计,主要集中在韩国、美国、日本、泰国、俄罗斯、印尼和越南,这七个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从学科选择来看,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较强,长期以来在华留学生所修学科一直是以文科和医科为主,其中又以中文和中医专业为最多。(三)进口结构1.留学方式及学科选择趋于多元化21世纪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生的留学渠道和方式多样化,逐渐由直接境外留学转变为多途径留学,包括全境外学习、境内外联合培养、国际高中、海外游学等多种形式。联合培养是指“2+2”或“1+3”等模式,即在国内攻读1-2年,再到国外攻读2-3年;国际高中是指在国内学习国外高中课程,届时直接参加国外高考,申报国外大学;海外游学是指让学生赴海外名校访问和学习英语等,通过比较和体验之后再选择最终留学目的地。就留学选择专业来看,经济管理类专业仍是热点,但是学生的选择也开始趋于多元化。以2012年调查的数据为例,出国攻读大学的专业中,经济、管理、金融类专业占46%,工程与应用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及传媒专业占30%,法律与政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科学与应用科学、建筑等专业约占16%。2.自费留学生为主,留学主体日趋“平民化”按出国经费来划分,出国留学人员类型包括公费生和自费生,公费生又包括国家公派和单位公派。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中国自费出国留学生日益增多,形成了出国留学人员以自费生为主的格局。2001年至2012年,中国自费出国留学生占出国留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0%的高水平上。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新特征,就是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自费留学生比例大幅增加。出国留学普查数据显示,2009年前几年中国普通工薪家庭的出国留学生只占很小比例,而到2012年这一比例已高达34%左右。3.留学目的地呈“大集中、广分布”格局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海外留学生分布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和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这5个国家的留学人员约占在外留学人员总数的74%。随着工薪家庭越来越多地进入留学市场,他们对留学价格更为敏感,逐渐开始选择像亚洲的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大洋洲的新西兰,欧洲的德国,因为其留学费用相对于传统的留学热门国要低廉不少。这些国家开始成为市场热点,受到工薪家庭的欢迎,使得留学生分布呈现“大集中、广分布”的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出口市场占有率和增长幅度呈“双低”特征尽管来华留学生人数在不断增长,但与其他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大国比较,中国所占市场份额依然很低。有数据表明,2000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占全球留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为1.8%,之后十多年这个比例几乎没有变化,到2011年仍在1.85%的水平上,体现出增长幅度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特征。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幅度和市场占有率比较低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留学宏观环境存在差距,如按接收留学人数市场占比排名,2011年中国名列第11位,美、英、德、法位居前四,这与其经济发达程度、优质的高校教育质量、完善的贸易渠道、口碑良好的毕业生市场认可度密不可分。二是国家尚未将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当作重点产业来运作,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和指导。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在近十年将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当作服务业发展重点,从国家战略、招生宣传、配套措施等各个方面予以扶持,从而争夺了部分国际市场。三是中国高校学历在全球的认证范围较小,与中国签订学历互认协议的国家不到30个,同时来华留学生招生宣传尚未形成一个系统高效的机制。四是来华留学生主要学习专业多年来一直集中于中文和中医学科,其他学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及地位尚未对其形成足够吸引力。五是奖学金覆盖面较低且金额较少。2012年政府奖学金覆盖面为8.76%,且其拨款标准采用的是2004年确定的生均拨款标准,远低于生均培养支出,这意味着各高校接收了政府奖学金留学生之后,需要从自有经费中安排费用来补贴这部分学生的培养,这就影响到高校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积极性。2.进出口贸易失衡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处于严重失衡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出人数增速失衡。近三十年来,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远大于来华留学总人数,尤其是2010-2012年,出国留学生的增长幅度分别是24.1%、19.3%和17.6%,而同期来华留学生则分别增长了11.2%、10.4%和12.2%,出国留学生人数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来华留学生增加幅度。二是国际市场占有率失衡。2011年在中国留学的学生占全球留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仅有1.85%,而中国出国留学生占国际进口市场的份额却高达近16%。三是贸易额失衡。据统计,近十年来中国教育服务贸易一直呈逆差状态,且逆差额不断扩大。造成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包括:首先,来华留学总人数少于出国留学人数,尤其是近几年出大于进的增长势头更加明显。其次,学费标准较低。高教服务贸易是各国市场化程度最高、收费较高的教育项目,如上述美、英、法、澳等高教服务贸易大国的平均学费是中国留学生学费的2-5倍,这是导致贸易额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3.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回国比率偏低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发展中国家出国留学人员的回归人数与滞留人数的最佳“黄金回归比例”是2:1。总体来看,2001年至2012年,中国归国留学生共967553人,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42.6%,离“黄金回归比例”尚有一定距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归国留学生主要是在境外学习一年期硕士学位课程的毕业生,获得博士学位及具备其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回流率仍然较低。以2012年为例,中国当年留学回国就业的人员中,学位分布呈现出1:8:1(博士∶硕士∶学士)的格局,高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根据有关调查,影响海外人才回国工作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污染、空气和食品安全问题(占34.05%),房价太高(12.61%),人际关系复杂(8%),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6.13%)等。选择发达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达、人口少、人均资源丰富、拥有良好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环境,以及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重要因素的考虑。

三、政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快教育服务贸易产业化步伐长期以来,鉴于教育的“公共产品、社会公益性”属性,中国政府及学术界就是否全面实施教育服务贸易及推行“教育产业化”争论不止。因此,对教育服务贸易缺乏系统的战略部署和发展规划。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将教育服务贸易当作本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如美国2011年的教育服务贸易产值达到227.26亿美元,是中国的10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教育服务贸易产业已成为其第一和第三大服务贸易出口部门。纵观全球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既要强调国民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也要更好地把握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日趋产业化、国际化的商业特征,更新教育服务理念,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服务,进一步拓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市场。(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扩大出口市场份额改变中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较大、出口市场份额较小的现状,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借鉴发达国家促进高教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完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体系,改变总体规划和制度建设缺位以及贸易不平衡的局面。二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贸易渠道,扩大学历认证范围,拓宽海外招生宣传平台,通过举办国际教育展、设立海外服务中心等举措,加大海外宣传力度。三是建立更完善的留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目前,中国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医疗保障主要覆盖面为在华享受政府奖学金的学生,这就将占留学生90%以上的自费生排除在外。随着中国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下一步应考虑如何将自费留学生纳入社会医疗保障范围内,为吸引更多人来华留学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扩大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三)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教育质量是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高校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但综合来看,较世界一流水平高校尚存一定差距。因此,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国际上衡量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发达国家的平均比例达到5.5%,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5%,而中国刚刚达到4%的目标。因此,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加强高校自身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继续保持中文、中医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着力强化其他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尤其加强经济、管理、金融、工程技术等专业,培育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四)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扩大教育服务贸易收益将教育服务贸易当作产业来运作,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基于经济效益的考量,或者说,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功能和作用。这可从“给予”和“获取”两个方面入手。“给予”是指奖学金的提供,即通过扩大奖学金“盘子”、拓宽奖学覆盖面,进而拉动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展。奖学金的来源既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投入,也包括高校自身的投入,以及跨国企业通过冠名权、设立留学生教育基金等方式筹集的资金。“获取”是指学费的收取,目前中国收取留学生的学费标准偏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重新核定来华留学生自费生的办学成本和学费标准,在原有基础上适度提高学费标准,并允许高校根据学科专业优势确定其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区间。(五)优化国内环境,吸引学有所成的高端人才回国良好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应加快环境治理,为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回国参与祖国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改变空气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问题。二是完善和创新留学人员尤其是高端人才回国工作的相关政策体系,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三是健全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服务体系,在户籍管理、岗位选择及创业平台等方面提供便利。四是深入实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重点工程项目,包括重点引才项目、留学人才创业项目、为国服务项目等,全面推进中国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步伐。

作者:李航敏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等教育贸易发展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wgl/138850.html

    相关专题: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适合女生的高薪职业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尝试教学法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