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农村金融机构规范与发展

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开始疯长,在2007年成立第一年就直接增设了22家金融机构,在往后的时间内开始逐年递增。然而,尽管新型农村进入机构的发展势头非常良好,但是在其整个发展过程当中也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的培训工作不足以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类型不平衡等方面。同时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在资金规模等方面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内的资金规模开始得以不断的增长,对于相应投资者所造成的吸引力也开始不断增强,对于存款的吸收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我国新型农村进入机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1资金供应不足

通常金融机构经营正常业务活动当中都必须要有非常充足的资金来作为其自身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结合银监会方面的要求,在村镇方面的银行,通常都是设立在县市当中吸收相应的存款资金,而在农村资金互助社内则只会向社员们吸收存款,而在一些小额的贷款公司则不准其吸收相关存款等等,这就直接导致当下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后续的发展方面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2)结合经营环境来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市场仍然处于经济水平发展较低的一些乡镇和农村地区。通常在该地区内的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且增长起来非常地缓慢。同时相应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国内其他银行融入资金难度也变得相对较大,这就直接加重了资金匮乏的情况。

2.2进入市场定位不清晰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1)村镇银行没有做好自身的职责业务,由于在我国的中小农户方面的贷款因其贷款的数额小、资金周转起来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就导致经营的风险直线升高。目前仍然有大多数的进入机构依然不愿意给一些贫农审批贷款,这就直接偏离了村镇银行建立的初衷,同时也违背了监管部门分散而出的放贷发展原则。(2)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建立偏离了初衷,国家设立互助社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弥补农村当中的金融供给服务,从而能够真正以此来满足相应贫困农户和一些中小型企业在信贷方面的巨大需求,这都不是以经营来作为其主要目的的,并且同时也规定了互助社内的资金只能由社内的几个成员来进行相互借贷的行为。然而如果互助社脱离了本性,开始将经营的重点直接放在了盈利上,直接偏离了发展的初衷,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金融创新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新型的农村金融几个主要还是将设立地区的农户来作为其主要的服务对象,然而其本身所经营的产品以及相应的服务等都严重地缺乏创新力度,因此就基本和农村信用社方面推出的产品大致雷同,没有真正因地制宜的融合当地特色,开始盲目地扩张信贷总量,同时对于贷款审批模式缺乏有效的创新及改良,直接导致贷款审批过快而加大了信贷的风险。而且在选择信贷抵押物方面,也大多都是选择实物担保以及农户联保的形式,很有愿意采用信用担保的形式来进行。这些都直接表现出其在创新金融产品方面的力度明显不足,因此就很难真正满足农户方面对于多样化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有效需求。

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与发展对策

3.1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仍然存在着资金供应紧张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求相应的监管部门结合其他类型的合法渠道将资金注入到机构的内部,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渠道:首先,政府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一些传统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金融市场当中始终处于一个垄断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其本身获得了国家所给出的信誉保障,这样才促使农户们坚信这些传统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有着更加安全的信用保障体系。而且当农户们在进行金融选择的同时,都会将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对比。所以就需要在思想根源上入手,加大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宣传力度,促使农户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次,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农村的资金回流,以此来尽可能地降低其交易成本,从而提升组织的利润。

3.2市场定位需明确

具体可以将市场定位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定位好客户,这种客户主要是指在金融机构推出某种金融产品,专门提供给制定的客户。所以只需设计出真正符合此类农户需求的产品及服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就必然会有良好的提升运作空间。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很多,大多数都是盲目地追求规模利益,导致整体的资金开始不断下滑,促使竞争力直线下降。(2)明确定位产品,这种产品的定位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在制定金融产品时,必须要严格地结合市场方面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强。所以需要更多地倾听农户们的心声及诉求。(3)明确定位区位,区位主要是指金融机构本身所处的地理范围,通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都需要结合其自身的建立初衷来选择好其所具有的服务区域。特别是在我国更需要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在乡镇级农村,以此来作为其特殊的服务区域。

3.3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起多元化的金融监管制度,由于对于资金互助社的监管并不是我国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工作,因此就需要将监管工作主要放在资金的互助社的原则方面,构建出一系列有效的资金互助方法机制,这样才能加强政府和资金互助社的交流沟通。(2)放宽利率管制,实现市场化发展,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普遍流行上限利率管制的行为,因此就直接促使小额的信贷成功率变得非常低,这就必须要放松我国利率管制,对中小企业采取放开的政策,实施完全市场利率。(3)构建信用等级评定机制,以此来防范信用风险,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就必须要求小额的贷款公司应当建立起完善健全信用评级机制,给那些信用良好的企业采取持续性放宽,并在贷款利率上实施优惠。

综上所述,要想促使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需要明确市场定位、拓展融资渠道,融资渠道多元化以及完善监督管理体制,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良性发展。

作者:吴迪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农村金融机构规范与发展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wgl/137433.html

    相关专题:金融 安徽理工大学


    上一篇: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探究
    下一篇: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践综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