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电气设备的管理
1.1制度方面
虽然我国关于煤矿安全和设备管理的法律法规较为健全,但许多煤矿企业对其并非足够重视,只重视瓦斯和煤尘等重大事故,忽视了电气设备方面的事故。目前,部分煤矿企业没有很好地落实管理制度,只走形式,导致工作部署混乱、不统一,管理的能力较差、观念薄弱,进而对电气设备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2设备方面
在设备选购方面,多数煤矿企业重价格、轻质量,为后期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部分煤矿企业为了降低机器成本,私自减少设备,通过不断加班完成任务,最终导致设备超负荷运行,这属于严重违章操作,使设备提前老化;多数煤矿企业未按时保养和维修电气设备,进而引发故障,这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整修费用,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1.3人员方面
人为因素是引发电气设备事故的重要因素。目前,煤矿企业的人员素质较低,基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监管人员的学历较低,导致综合管理水平、整体质量不高;基层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不足,常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导致监管无法有效落实。此外,操作人员缺乏对设备相关知识的了解,进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2煤矿事故原因分析
2.1设备老旧
企业采购设备时,常一次性购入,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机械的更换、更新,无法满足煤矿作业的新标准,导致故障率不断升高、工作效率不断下降、整体效益大大降低、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下降,最终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2设备设计不完善
目前,由于国内设备的质量和设计水平不高,煤矿企业常购入国外的高新产品,导致零配件无法配套使用等现象频发。此外,新产品也会对操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在人员适应期常发生安全事故,应予以重视。
2.3不重视设备检修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许多单位都没有对设备维修予以重视,导致结构日益复杂的新型设备发生故障时,无法合理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多数维修人员缺乏责任心,只注重表面处理,未深入解决根本问题,导致故障越来越严重,而问题出现时又推卸责任,进而对工程的进程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2.4零配件质量较差
目前,生产设备在不断升级,对配件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很多企业生产的零配件质量较差、结构松散、通用性低,且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进而降低了设备运转的可靠性。
3增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煤矿企业应时刻注意避免漏电、触电、过流故障、电火花、火灾、电气设备爆炸和监控失控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具体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
3.1切实落实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需建立独立、完整的管理部门,负责机械的采购、操作、维修和保养,并安排管理、操作、检修人员的培训,以确保管理队伍的质量;对管理设备进行编号,定期盘点、清查,对运行、维修、更新等记录建立档案,并提高操作人员处理数据的能力;开展成绩考察,能充分提高操作、检修人员的能力和积极性,使其勇于承担责任,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增加管理等部门的员工数量,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实施管理制度。
3.2提高员工素质
目前,电气设备的新结构和高精度对员工的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煤矿企业需对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并培养专业的运维人员,为单位的发展增添专业型人才;开展安全培训,使员工按规范操作,增强其预防事故、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对危险的警觉性,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其责任感,严格控制和管理机械的采购、操作和检修等流程,保证机械的质量和安全运行。
3.3提高设备质量
对于采购,不能只注重经济性,购买劣质材料和配件,必须通过安全、经济和系统分析,选择合适的设备,以确保安装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采购时需注意产品的许可证、合格证等,以保证作业的安全性。因企业依靠设备性能和工作效率来增强其竞争力,从长远看,需贯彻电气设备的报废制度。设备在技术落后、高能耗、低效率和高维修费等情况下,对其维修已无较大价值,应及时更换、更新设备,以提高设备质量,确保设备在优良的状态下运行。设备保养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应依据一定的标准制订设备保养制度,并培训操作人员,落实保养工作的奖罚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其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还应注意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条件,比如,KJZ5-400/1140和KJZ5-500/1140等矿可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真空馈电开关,用于50Hz、额定电压为660V或1140V、电流可达630A的三相电网,其中性点不接地。使用时应注意周围环境,温度应在-5~40℃的范围内;25℃以下时,相对湿度不能超过95%;无振动或明显的摇动;不存在蒸汽等破环绝缘的气体。其安装要求为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15°。
4结束语
煤矿企业的电气设备管理是一项烦琐的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要完善设备管理制度、科学编制人员数量、提升员工素质、提高设备质量、注重设备的更新和保养工作,从而确保设备安全。
作者:李华 单位:青海省西海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