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塾的学习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固有学。”据说我国在周代就有这样的说法,每二十五家为一闾,都有相应的家塾。这些家塾的作用就是为了很好的教授家家户户的子弟。周恩来的嗣母陈氏他别注重他的教育,在他五岁的时候,就把周恩来送到家塾里读书。周恩来在家里和家塾里分别读了很多优秀的传统书籍,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三字经》和《千字文》在古代是作为启蒙教育的教材使用的,历史已经有七百多年之长了,特别是《三字经》,拥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经久不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中非常珍贵。这些书但对周恩来的思维个性,为人处事却是最早的熏陶。三个母亲的精心教育以及在万家家塾中的学习使幼年时期的周恩来受到了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周恩来后来所写的作文《射阳忆旧》里还提到当时的情景,他回忆“幼时喜闻故事”,对嗣母陈氏给他讲的故事有:“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的深厚兴趣[4]。周恩来幼年时期的教育和启蒙,为他以后所走的人生道路以及伟大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周恩来少年时期(1904-1913)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东关模范学校的学习
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于1907年春天去世,仅仅隔了一年的时间,嗣母陈氏页由于肺痨不幸病逝,这给周恩来带来深深地打击,在1910年,跟随三堂伯周贻谦“远趋辽东”,从营口下船,直奔沈阳。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路不是很平顺,在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周恩来到了官立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高等丁班学习。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这所学校开办起来了,它不仅教中国传统的经书,还教西方一些新学。周恩来在学校的学习中非常刻苦勤奋,尤其是跟传统文化相关的国文的成绩更为突出,这和他幼年时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从已收集到和了解到的图书报刊情况来看,还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周恩来勤奋学习,当时他的文化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思想水平早已远远超出了一般小学生所达到的知识领域之外。实际上周恩来没到毕业就念完了学校的全部课程。从他阅读过的古今书报的内容情况和他在学校从事的宣传活动实践中,所透露的思想光华,都清楚地告诉我们:他这样刻苦地读书学习所祈求的,是想从中找到解救民族危亡的出路和改变劳苦大众所过的非人生活的办法。可以说从这时起,周恩来慢慢开始他的革命生涯。
(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期间,有一次魏校长召集同学们到一起并问大家:“读书是为了什么?”有些同学说为了寻求出路,有些同学说为了发财致富。周恩来的回答是“为了中华之崛起!”[5]周恩来学习成绩优异,他的作文被选到省里作为小学生模范作文印发。很多文章里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6]周恩来的伟大志向和丰富思想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同时也给我们寻觅早期周恩来的思想轨迹留下了珍贵的素材。在东关模范学校求学期间,周恩来的好学精神给老师、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事情到现在还经常被人提起,有一次,老师以历史上“赵苞弃母全城”的故事为题,要求学生作文。同学们在作文中对赵苞的做法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赵苞弃母就是“不孝”,并说“城失犹可得,母死不能复生”。然而,周恩来在文章中,则热情的肯定和赞扬了赵苞反对侵略,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他认为赵苞弃母不是“不孝”而是“大孝”。一个人只有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视为高于一切,才是一个有道德的大孝之人。周恩来的少年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他身上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他也将带着这些传统文化基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周恩来青年时期(1913-1919)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南开学校的学习
1913年8月,周恩来考取仿照欧美国家近代教育制度开班的天津南开学校。学校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教学作风也比较民主,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入学初期,国文成绩“早露头角”而“英文非佳”,经发奋攻读,很快赶上,各科成绩均优。课外,周恩来关心时事,经常阅读具有爱国民主思想的报刊和书籍,如《民权报》、《民立报》、《大公报》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的著作,以及史马迁的《史记》。在作文《或多难以固邦国论》中,周恩来写道:“间尝读史,至晋刘琨‘或多难以固邦国’一语,不禁深致服膺。知有非常之时势,适足以兴固邦本,挽已坠之家国也。”[7]可见周恩来爱国心切,忧国忧民,见诸言行,这一时期的中国正是辛亥革命之后,清朝的政府被推翻了,号称“中华民国”的共和国建立了,但很快就是袁世凯窃国,对于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与卖国,周恩来指出:“新旧不并立,冰炭不同炉”。这些也都是得益于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的继续学习,在周恩来写过的文章中,很多都可以看做是他早起思想形成的代表作,比如《老子主退让,赫胥黎主竞争,二说孰是,试言之》和《诚能动物论》,这些充分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厚功底。
(二)旅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1917年9月,在天津南开中学毕业的周恩来后乘货船来到了日本东京。那时,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恩来就是那些“先进的中国人”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为了彻底解放祖国,而向日本人民学习的杰出代表。在临行的时候,他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表明志向的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8]这是一首抒发远大抱负和战斗豪情的格调的诗篇,表现出一个有志青年的精神面貌和高尚品质。在旅日期间,周恩来的早期人生理想一只延续着,留意观察日本社会,了解各种新思潮。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周恩来很注重培养与外国友人的关系,1918年7月29日,在东京函馆商业学校任教的元木省吾,因事从东京下关乘车去看川县,上车后遇到了正在归国探亲途中的周恩来,他们之间进行一场有好的会谈,分手后,他们交换了名片,互相道别。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以后,元木省吾不久病重,他在逝世之前多次嘱咐夫人,一定保存这张名片,将来有机会务必交给周恩来。日本人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也长久地留在周恩来的心中。总之,周恩来同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运用和弘扬过程极富特色。他不仅全面地、批判地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秀营养,还十分重视它的文化内涵及精神成分,始终坚持两个原则,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和完善自我。周恩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扬、观点和方法,系统地总结、认真地研究这些理论观点,不仅是对周恩来最好的学习与纪念,同时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作者:郭莎莎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