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代表,它的音色圆润、舒缓,情感饱满真挚,能够形象地表达出特定的民族情感。二胡艺术的形成与地域、人文的发展紧密相连,本文就以陕北二胡为例,深入探究其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以及主要特点。
【关键词】陕北二胡;艺术风格;主要特点;发展建议
二胡也称“奚琴”,初现于唐末宋初,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陕北二胡是北方二胡的杰出代表,它既有北方二胡粗犷、豪迈的艺术风格,也有陕北地区质朴、激跃、苍劲、雄厚、悲凉的艺术特色。
一、陕北二胡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
(一)地域背景
从地理位置上看,陕北处于我国西北内陆,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其气候主要以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在高温、干旱、少雨的条件使得陕北高原的地形崎岖复杂,在过去,由于道路交通不变,这里的人们与外界之间的联系非常少,而这也就使得该地的风土民俗得以完整地保存,从而为陕北二胡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背景
陕北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在古代由于黄河的滋养,这一地区政治经济繁盛,从秦朝的咸阳、到汉唐时期的国都长安都建立在这片土地上。因此这一地区深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闭塞、保守、正统的文化特点。同时由于陕北临蒙古高原,受草原文化影响,这一带的文化中又流淌着自由、豪放、勇敢的血液,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文化碰撞,使得陕北二胡的艺术创作更加真实、感人。
(三)情感背景
由于黄土高原沟壑、交通不便,且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因此人们为了保证交流的顺畅,通常会用“喊”的形式来对话,这种铿锵有力的交流方式自然与江南的吴侬软语不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陕北人们粗犷豪放的语言特点。当然,这种交流方式也影响着陕北人的性格形成,即直爽、干脆,并包含着苦情,而正是这种地域情感使得陕北形成了独特的秦腔,而二胡艺术也糅合了这种情感上的“冲劲”,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四)艺术背景
陕北民歌是我国音乐艺术中一个独特的存在,例如在劳动中为了增加干劲的劳动号子,形式自由、内容丰富的信天游,流传于市井民间的小调等都是陕北民歌的典型,这些音乐形式灵活、内容质朴、情感充沛,包含着陕北人民对艺术的独特理解,除此之外,陕北古老的戏曲形式秦腔也使得陕北音乐的艺术内涵更加厚重,而在此基础上逐渐从伴奏乐器发展为独奏乐器的二胡也在陕北艺术中汲取养分,不断发展。
二、中国陕北二胡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一)旋律特点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语言与听者之间最直接的沟通形式,它不仅反映了某种特定音乐的基本形式,也融合了创作者独特的艺术情感。在现代音乐中,旋律包含的内容很多,如节拍的缓急、和声的脉络、弹奏的力度、音色的转换、音区的调整等。在陕北二胡的旋律中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四度跳进音程,例如在《兰花花叙事曲》中就体现了这种旋律。当然有些作者为体现陕北音乐中那种铿锵有力的紧迫感,还会运用跳进更大的音程,如《秦腔主题随想曲》就分别运用了六度、七度、八度跳进音程。
(二)音阶特点
音阶是构成旋律的基本元素。由于陕北独特的语言,其Fa和Si的发音与常用的音乐发音是有区别的。在陕北音乐中常见的音阶为花音和苦音这两种,前者因为旋律中包含欢快爽朗的风格色彩而得名,后者则是因其具有悲愤哀伤的风格色彩而得名。在陕北二胡艺术创作中,这两种音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通常被融合在一起使用,以利用独特的徵调式,体现作品中情感的变化。
(三)演奏特点
二胡是我国民乐中的一个主要的演奏形式。二胡的音乐表现力很强,而不同的演奏手法对于音乐情感的传递也起着不同的作用。在陕北二胡艺术中比较有特色的演奏手法主要为揉弦和滑音。所谓揉弦就是演奏者利用手指对弦进行压放、滚动时所产生的震动效果;而滑音则是指演奏者将手指在弦上进行的由低音向高音,或者由高音向低音之间的滑动,而由此产生的旋律的变化,会使二胡音乐的变化更加自如,情感更加饱满。
(四)弓法特点
琴弓是构成二胡的基本内容,因此如何运弓也是二胡演奏中一个主要的内容。陕北二胡的弓法与北方二胡的弓法有着相通之处,但同时也有着其独有的特点,例如陕北二胡为表现音乐强烈的节奏感会利用喷弓来强调音头,同时加大弓与弦之间的摩擦力度与摩擦速度,进而呈现出陕北音乐高亢浓郁、慷慨激昂的特点。
三、结语
陕北二胡在上个世纪50年代萌芽,发展至今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体系。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想推动陕北二胡的进一步发展,使其与时代的发展更加契合,首先应该吸引大量的作曲家加入到陕北二胡创作中来,使其创作从演奏中独立出来,其次,完善高等教育中的二胡教育体系,拓宽二胡艺术的发展道路;最后,深入生活,从陕北音乐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素材中寻找灵感,以推动陕北二胡艺术不断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鄢秀丽,鄢秀娟,胡以芳.中国陕北二胡艺术风格初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07):181-182+184.
[2]孟晓璇.浅论陕北二胡曲的演奏风格和技巧[J].大学教育,2013,(19):51-53.
作者:张倩 单位:山西省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