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材雅俗共赏
《桃实图》是吴昌硕晚年的作品,这幅画在色彩和题材的选择上相当符合他晚年时的心态和绘画风格。画中所描绘的桃子个头十分硕大,在对其描绘和着色的过程中,首先使用黄色来进行上色,待其逐渐成形之后便将亮丽的红色渲染在其四周,颜色的分布和浓厚程度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变淡,使得色彩的明暗变化凸显出来,厚重而敦实,桃子更显得逼真而灵动,极具质感,在这点上有点类似西方绘画的风格。色彩在绘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旦色彩搭配不当就会直接降低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吴昌硕对于色彩的选用和着色轻重程度特别关注。“事父母,色难,作画亦色难”“,作画不可太着意于色相之间”是吴昌硕在谈及绘画作品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冷暖色彩的选择以及处理补色对比方面,吴昌硕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甚至比前辈更为苛刻和细致,要求冷暖色调不能单单只是运用在绘画作品的表面层次,而是应该从更高更深入的层次去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使作品的色彩更具有层次感和丰富性。在《桃实图》中,他充分将遒劲的书法笔格融入作品中,并巧妙的处理和安排了笔墨的轻重以及色彩的浓淡,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浑然天成,使得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价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能够弥补传统胭脂色调古厚较差的不足,而且还表达了自己的内在情感,古厚朴茂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色彩色调在古朴与明亮之间达到了平衡,不仅具有文人气息,民间气息也有所体现,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做到了雅俗共赏。吴昌硕对于题材的选择也是经过了仔细的分析和思量,具有一定的寓意和内涵。桃子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这还要从西王母的蟠桃园说起。蟠桃园中的桃子生长历程十分漫长,每六千年才会结成一个果实,但凡人食用后,便可长生不老。因此很多画家特别喜欢通过画桃来传递祝寿的风俗。吴昌硕十分钟爱桃子,在其一生中有关桃子的绘画作品十分多,以便为自己和他人祝寿,传达吉祥和幸福。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达,显贵居多,对艺术的追求和需求更为狂热。消费者对于不同的艺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观赏点不同,艺术作品要想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在激烈的市场上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求画家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而不能只从自己的喜好出发,这就对绘画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上海与国接轨,消费者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对绘画作品的审美风格和情趣也发生了变化。吴昌硕在上海生活的时间较久,无形中便习惯了这些消费群体的审美口味,在进行作画时难免会倾向于他们的趣味和需求。在吴昌硕的绘画作品中,主要选择人物故事和花鸟为绘画题材,并且对于着色以及题材的修饰格外重视,以便作品能够反映和体现出当代市民的审美品味。这种现象也是由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尽管他也是书香门第出身,但曾经在年幼时代亲近过下层劳动人民。“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便是他绘画作品雅俗共赏的真实写照。
二、题款及印章具有商品化气息
“雄甲辰”印章钤在《桃实图》的右下角。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吴昌硕对于印章的制作和使用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颇具才华和匠心。在这幅画作中,精确细致雕刻的印章疏密有致,变化多端,雄媚、拙朴表达的恰到好处。通过对题款的制作和使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幅画应该是一幅别人花钱定下来的画作。因为在晚年的时候,吴昌硕的生活颇为艰难,为了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计,他常常为他人作画来谋生,所以,若是没有特殊的要求和高额的价格,吴昌硕是不会轻易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上进行题词作画的,从此我们可以大胆的揣测,这幅画作应该是为了富商或者权贵人士所画。晚年的吴昌硕还为自己详细制定了绘画作品的成本和利润,并对每幅画作的尺寸和价格都做了详细的记录,“缶庐润格:衰翁今年七十七,潦草涂鸦残不律。倚醉狂索买醉钱,酒滴珍珠论贾直。堂扁三十两。斋扇廿两。楹联三尺六两,四尺八两,五尺十两。横直整幅三尺十八两,四尺三十两,五尺四十两。屏条三尺八两,四尺十二两,五尺十六两。山水视花卉例加三倍。点景加半。金笺加半。篆与行书一例。刻印每字四两。题诗跋每件三十两。磨墨费每件四钱。每两作大洋壹元四角。”这些类似于账本性质的记录,既说明了吴昌硕晚年的画作都带有浓厚的商业化特点,同时也能从中窥见吴昌硕严细认真、一丝不苟的人格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桃实图》是一幅吴昌硕晚年的花卉精品,在这幅作品中融入了较多的书法特色,笔格遒劲而凝练,色彩明亮绚丽,使整幅作品极具生气和活力,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由于这幅画是为权贵人士所画,具有明显的商业化特点,因此在选材上也与传统的冷淡色调作品不同,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做到了雅俗共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作者: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