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之目的在于探讨环境媒体之于互动性包装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中所用研究方法为实验法。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文献探讨环境媒体的设计手法,研究环境媒体如何结合周围环境元素传递讯息。(2)搜集具体设计案例进行群集分析,依据互动性概念结构萃取对应的设计手法。(3)进行包装设计及意向测试,归纳相关设计要素和设计手法的特征,以及探讨包装使用中具备环境媒体意象的构成要素。得出的结果可为设计者在创意阶段提供参考依据。结论:通过对环境媒体设计手法的研究,将该手法用于包装设计中,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取得大众的视觉好感与共鸣。
关键词:环境媒体;包装设计;设计意向
引言:
环境媒体最初的含义是在居家环境以外传达产品或服务的非传统媒体,特别强调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公共空间及包装的设计中应用环境媒体设计手法,可更为高效和生动地传递信息,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
1概述
环境媒体(AmbientMedia)一词最早始于1999年的英国广告设计业界用以定义新型的广告媒体,其最初的意思是“在居家环境以外宣传产品或服务的非传统媒体”。在马克•奥斯汀(MarkAustin)和吉姆•艾吉森(JimAitchison)的《isanybodyoutthere》书中,这样概括环境媒体:适合于传播广告信息的,可以用于书写、上色、悬挂的,任何你可以借用来传递品牌联系的东西。实际执行AmbientDesign时,通常必须考虑以下几项要素:1广告效益:地点多为公共场合,但无关乎户外室内。2场域特性:地点必须具有某种显著特性,而此种特性将与宣传主题、创意概念、表现手法有所关联。3使用者特性:由于Ambient锁定的阅听者是出现于特定场域之中,因此也必须考虑到该场域中的使用者行为,如公车站中的无聊等待,电梯中的尴尬共乘,手扶梯具有方向性的移动,公厕中固定的如厕动作等。4讯息传达方式:通常以简单、有趣、图像化、且具些许互动性的方式表现之,并非主动地将宣传主题讯息强迫送至阅听者眼前,而是较被动地以背景型式存在于该场域中,阅听者必须主动以感官接触之,方能产生效果。本研究之对象为环境媒体设计中需要用户介入的那一部分设计,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介入者与观赏者之体验的差异,以及如何实施以达到最佳之设计表达效果。
2研究方法
本章节广泛搜集市面上现有环境媒体相关之广告及商品案例,遴选出其中需使用者介入之部份,分析其概念发想与互动方式之应用手法,进而排除相似度高与不相关案例,从中整理出6条案例作为分析环境媒体互动性概念所需之测试样本。以下针对各样本,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之“传达讯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随后对样本进行消费者使用测试。在此选取了100位消费者(男性20位,女性80位,年龄分布为20﹣63岁,受教育程度均为大学或更高程度)。其中有大学生,大学教师,家庭主妇和企业人员,之后将使用者分为2组,每组50人,第一组为体验组,第二组为观察组。访谈内容包括对每张设计方案的观察和理解。(表1)以下为问卷统计结果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其中传情达意清晰,能被广泛理解(完全理解的消费者超过90%)的作品编号为1,4,10,12,其中全部受访的消费者可以完全理解4,10,12的含义。而作品5,7,8,9中有超过20%的受访对象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含义。接着将作品按照“与它物的形态结合”,即结合两种物品之外观相似特点,让使用者观看后产生趣味的联想;“与它物的物理特性结合”,即结合二种以上类似之物理机能,如将公交车门或电梯门开合运作,让使用者持续参与过程中,形成有趣且具张力之视觉效果。“使用者配合”即使用者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参与过程的持续动作具有某种涵义;当第三者观看时,也能接收其隐喻讯息,将以上作品分为三种类别。1﹣4属第一类别,5﹣8属第二类别,9﹣12属第三类别。可以看出。这三种类别的设计中,“与它物的形态结合”,“使用者配合”这两类作品的传达效果明显好于“与它物的物理特性结合”类别。(表2)随后在访谈对象遴选出的印象最为深刻的设计方案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第三类别“使用者配合”留给消费者的印象最为深刻,其次是第二类别“与它物的物理形特性结合”。同时,在第一类别的14个选项中,有12个选项为方案1。消费者给出的理由是清晰,直观,生动,视觉冲击力强。
3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从消费者是否可以完全理解设计所传达理念,还是从设计留给消费者印象是否深刻去检验,“有使用者参与”的设计方案都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中,首先应确定包装设计欲传达之特殊内涵;随后寻找与包装设计形态之相似或吻合之形态,或联想生活中习惯动作与包装设计使用方式结合,可呈现双重意义之事例;进而将欲传达的隐喻理念可视化,并与使用惯性动作方式结合,转化为商品包装的设计要素;最终进行设计概念的发想。此外,“有使用者参与”这一类环境媒体设计中,参与进设计方案中得使用者往往是不知不觉,当他们不知不觉参与进来时,第三者才可以看到设计的意涵。因此,这类设计中,参与者和第三者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比对。
作者:王婧菁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台北大同大學設計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