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的获取
水产科研机构人才结构多样性评价的方法,是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类型多样性指数的评价方法并进行了修订。在运用该方法进行评价前,首先需构建水产科研机构人员组成与人才分类的指标体系,然后得出各类人员的比例,在此基础上获得各类人才出现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得到一个统计得分,最终给出适宜的分值范围。而水产科研机构人员组成与人才分类的指标体系构建,是根据人事部、科技部对科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设立的[6],具有统一性。水产科研机构中的人员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人才分类,分别分为研究生学历人才、本科学历人才和其他学历人才。上述指标均为当年的即年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研究选择了一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我国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2009-2013年的人才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该研究所成立至今有36年的历史,属我国创新体系的研究所,是一所成长型的研究所,近年来科研成果日益突出,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其2009-2013年5年间人才的具体数据见图1。由图1可见,2009-2013年间,该研究机构的人员总数由178人增至188人,呈逐年小幅递增的趋势,但总体上相对较稳定。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在74人至84人间变动,管理人员数量在40人至50人间变动,而工勤人员在53人至62人间变动,故累计增加的10人均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而在这增加人员的学历中,本科以下是没有增加,本科学历人员仅增加20~30%,而研究生学历人员增加了70~80%。这主要是与该研究机构人才引进的策略有关。近5年来,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展,该研究机构严控工勤人员指标,故工勤人员呈负增长。而新进人员原则上须有研究生学历。但水产科研是一项应用性极强的科研事业,其根本目的是为产业发展进行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既需要进行实验室内相关理论的实验研究,更需要在养殖水体中进行示范推广,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的人才配置十分重要。各种层次人员的配置是否合理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
2水产科研机构人才多样性指数的分析评价
2.1水产科研机构人才多样性指数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水产科研机构人才多样性的评价方法,是在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类型多样性指数的评价系统上进行的。首先建立水产科研机构人员组成与人才分类的指标体系,然后得出各类人员的比例,在此基础上获得各类人才出现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得到一个统计得分,最终给出适宜的分值范围。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优良的物种多样性的表现是物种的丰富性和均匀性,即需要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出现的物种数量较为丰富,而不同物种的个体数相对均匀,这样可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一个水产科研机构而言,其本身是具社会属性的一个生态系统。对于其人员配置而言,只有发挥不同层次人员的特性,人尽其才,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人力资源。过度消费学历或过于依赖某一类型的人员都是短期行为,必然会导致内部系统的失调。故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可为人才多样性评价借鉴。评价生物多样性指数主要有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比较常用。Shannon-wiener指数是基于物种数量反映群落种类多样性,群落中生物种类增多代表了群落的复杂程度增高,种数越多,各种个体分配越均匀,群落多样性越好。Shannon-Wiener指数用H′表示,H′=-∑Pilog2Pi。H′值愈大,群落所含的信息量愈大[7-8]。考虑到水产科研院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但工勤人员在整个人员队伍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故在进行人才多样性的评价时,对上述公式进行了修正,增加了不同类型人员对人才比例的贡献率。式中:Wi为某类人员比例,Pi为某类人才的比例,分别由公式(1)和公式(2)获得。Wi=Ci/S..........(.1);Pi=Ai/Ci...............(.2)。其中:Ci为某类人员的总人数,S为机构总人数,Ai为某类人才的总人数。对上述公式进行分析,如果仅有一种人才,则H=0,是不可能完成科研工作的,表明人才多样性严重缺失,如果只有2种人才,且各占50%,那么0<H<1,表示人才多样性略有增加且存不合理。以此类推,得到评判的依据:H≥1.5-表示人才结构合理;1.0≤H<1.5-表示人才结构轻微不合理;0≤H<1-表示人才结构不合理。运用上述方法和评判依据,对某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2009~2013年间人才多样性进行分析。具体数据通过相关软件计算后汇总于表2。表2数据显示,2009-2013年,某水产科研机构人才多样性指数H为1.0117-1.1045。
2.2结果分析
由表2可知,在2009年至2013年,某水产科研机构的人才多样性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H值在1.0117~1.1045间变动,参考评价标准,总体属人才结构轻微不合理。以H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年份来比较,H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该年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42.70%,管理人员为22.47%,而工勤人员为34.83%,工勤人员的比例明显过大,甚至大于管理人员。工勤人员数量偏多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该研究机构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初期,当初建设是按职位全面配置的设想进行的,从食堂、托儿所、电话接线员等样样俱全,造成工勤岗位人员偏多。对于一个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和如达不到70%,表明人才结构不太合理。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研究生学历人员偏少,影响了人均科研成果的产出,作为科研和管理的顶层人才较为缺乏。而到了2013年,虽然该研究机构的人员数量并未发生大的改变,但人员结构已有了显著的变化。该年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44.92%,管理人员则上升为26.74%,二者之和在5年间首次突破70%的大关,而工勤人员则首次下降至30%以下,为28.34%。这些变化主要与5年间人员的动态变化有关。近年来,低学历的工勤人员没有进入机构,而随着年龄的老化,退休人员的增多,工勤人员呈下降趋势,人员由62人减至53人。而研究生和本科生则新进了20人。这样虽然总人数仅增加了10人,但结构已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从而在人才多样性指数上得到了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勤人员大批退休的高峰即将到来,人才多样性指数会有所上升。但并非工勤人员越少越好,当其存在数量少于一定值时,必将对人才结构的合理性产生挑战。作为水产科研机构,其既需要博士和首席科学家这些高端人士,同样需要高级养殖工和修理工等工勤人员。只有相互匹配,才能创造最大的科研才富。如果只有博士等高端人才,都从事顶层设计,没有科研方案的实施者、执行者、实践者,便不会产生真正服务于产业的科研成果。所有的科研将是停留在设想或小范围的实验上,无法起到支撑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根据多样性指数来反推,较合理的结构下人才多样性指数为1.5,此条件下专业技术人员的占比需达到60%以上,管理人员为25%左右,工勤人员接近15%。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研究生学历需达40%左右,本科学历达40%,而专科及其他学历为20%左右。因此该研究所虽然在人才多样性指数上有所上升,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使人才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3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水产科研机构人才多样性的评价方法,是在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类型多样性指数的评价系统上进行的。首先建立水产科研机构人员组成与人才分类的指标体系,然后得出各类人员的比例,在此基础上获得各类人才出现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得到一个统计得分,最终给出适宜的分值范围。利用人才多样性指数对某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2009~2013年人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其多样性指数在1.0117~1.1045间变动,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人才结构轻度不合理状态,主要原因是工勤人员占比过大。利用多样性指数评价人才结构的合理性,使用方便,科学有效,简明客观,可为水产科研机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吴滟 徐跑 蒋高中 郭晋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