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电视新闻播音特点及改进策略

摘要:微时代电视新闻播音在叙事方式、报道态度及语言特色等方面发生着变化,其传播方式表现出即时化、类聚性的特征,制作模式呈现出服务针对性、接收变动化、内容微型化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电视新闻播音应从传播媒介的跨界需求、语用内容通义需求、语言传播效应增值需求等方面作出适应性调整,实现电视新闻播音传播效能的优化和增值。

关键词:微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传播方式;制作特点

微时代是以微博、微信等社交类媒体为代表的新的传播时代。新的传播方式重组了媒介竞合的格局,对电视新闻播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新闻播音要继承和发展新的理念,结合新媒体环境不断颠覆和创新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一、微时代电视新闻播音的现状

微时代电视新闻播音是指在新传播时代里,电视新闻播音员将新闻事件进行有声语言再创作的传播过程,它是媒体进行信息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也是微时代电视新闻节目革新变化的重要体现。在新的传播时代中,电视新闻播音在其叙事内容、报道态度及语言特色等方面的改变较为明显,这种新传播方式更新了信息的生产流程和传播方式,改变了受众对于传媒的利用方法,将电视新闻播音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电视新闻播音的叙事内容由宏大叙事向碎片化转变。传统媒体叙事内容偏向于塑造社会共识的宏大事件,“以权威化的主流价值观主导的话语模式”引导社会舆论的导向。新媒体的话语空间则表现出以市井小众琐碎化的“吐槽”为特色,新闻内容夹杂着讯息和八卦,如“外围女”在海天盛宴中的曝光、“羊水栓塞”事件中医患双方的孰是孰非等,与诸多政治新闻争抢风头,累积成内容纷繁复杂的碎片百味图。没有经过加工的信息被推上播出平台,改变了传统媒体宏大的叙事方式,给受众带来丰富资讯的同时,也带来选择的多面性。2.开放的报道态度显示出民众监督公共事务的力量。微时代,手机电视、播客、微播、微信使受众享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权利,在反映社会不公、高官腐败等社会问题上成为不可小觑的监督力量。这便使新闻报道者的客观态度面临着开放性的选择,电视新闻播音在纵观公众于虚拟空间中所集结的强大舆论后,合理地利用话语积攒的力量,将控制分寸把握得更为老到,成为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的有力保障,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民众,并取得最佳的舆论监督力量。3.语言特色偏向于大众情感的宣泄与互动。新媒体汇集了成千上万网民的心声,多向互动的大众情感使得某个特定的语言高频率地使用,促使新媒体中的语言传播形成了一个个特定的流行语:2013年的“待我长发及腰”、2014年的“且行且珍惜”、2015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6年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主要看气质”,等等,这些词语背后蕴含的意义远大于事件本身,在经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后,已成为对事件表达不满与讽刺的流行语;播音员在新闻中运用流行语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与调侃,集结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互动,表达出媒体分享人们生存压力与无奈心声的态度,使受众获取了强烈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引起了情感共鸣。

二、微时代电视新闻播音的传播方式和制作特点

 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微时代,电视新闻播音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点到多点”的被动局面,趋向于“即时化、类聚性”的特征。1.“即时化”传播方式。“即时化”的传播是指当前社交媒体不仅在大众之间实现瞬时的传播,而且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节目传播全过程中,实现了边看节目边运用社交媒体与主持人进行互动的交流与反馈,实时更新话题内容,扩延着信息宽度,实现了新闻信息新的意义;而同时,受众对主持人播音内容“即时”的反馈信息亦可引起大众更为热烈的关注,使分散的话题形成一个新的集合载体,实现信息的增量和循环。2.“类聚性”传播方式。“类聚性”的传播是指微时代人们打破了社会自然形成的群体,主动寻找与个体有相同喜好的人暂时结盟,这种临时结成的“弱关系”在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看来是强势的,“弱关系倾向于连接与行动者本人具有较高异质性的人群,充当不同群体的关系桥,容易在不同群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拓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在社交媒体传播中这种临时结成的“弱关系”代表着当前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这种文化力量的聚合致使人们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更愿意与“相同趣味”的人形成合意,而并非个体理性孤独的认知,促使着电视新闻播音员越来越趋向于类型化,着眼于对目标群体受众的选择和适应。3.电视新闻制作模式的变化。社交媒体的介入使得电视新闻的制作模式呈现出“服务针对性、接收变动化、内容微型化”的特点。在智能手机的针对性服务中,新闻节目的无差异受众被分割成具有相同兴趣的“小众”,媒介不仅是受众的“舆论领袖”,更是“信息管家”和“贴身顾问”,适合于各类受众的新闻随手可得,受众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各类传达的消息,在线点播及“播客”的流行无疑证明了受众更益于接受这种“针对性服务”。4.接收变动化。变动化是移动媒体先天的优势与特点,微时代中媒体所要争夺的是变动中受众的注意力,电视新闻播音亦不能例外,“接收变动化”使得新闻播音在制作上调整内容结构,充分考虑受众在外界环境变动状态下的信息接收状态,最为有效地传达出新闻事实。微信、微播、播客的内容播报相对于传统媒体宏大叙事更为“微型化”,这种制作成本较低、网络内容资源不受限,便于对内容进行转换、兼容和有效整合,可瞬间把表面看似微型凌乱的信息价值聚合在一起,形成别具一格的新闻播报特征和丰茂的价值传达。

三、微时代电视新闻播音的改进策略

微时代改变了电视新闻播音的传播方式和制作特点,电视新闻播音员应打破传统模式,敏锐吸收新元素,充分依据微时代下受众的多元需求,及时做出调整,实现自媒体下新闻播音方式的多样式和跳跃式贴合发展,从而达到传播效果最优化和信息增值最大化的目的。1.要适应传播媒介的跨界需求。新闻播音工作依据微时代播出平台多元化的特点,播音员的语言传播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方式,面对多种多样的播出途径(智能手机、微信、微博、播客等),突出“兼容化综合适应性能力”的播音要求。从而满足媒介融合趋势下信息渠道多样化和媒介接触方式多元化的客观需求,吸引受众注意力,最终把对事件叙事的认知和“新鲜感”的捕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新闻的核心价值理念有效地传递给各个阶层的受众。电视新闻播音传播媒介的跨界需求来源于传播方式的类聚性与传播模式服务针对性的发展趋势。“类聚性”聚集起具有相同文化身份的大众“形成全意”,指挥着电视新闻的传播内容,而“服务针对性”则以受众的个人喜好、生活方式、媒介使用方式等更为确切的标准对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进行调试,这便要求新闻播音员的专业达到如下水平:一是具备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融合能力和快捷高效的口语传播功力,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二是有开放性的思维,善于捕捉受众心理需要的文化储备,以及适合融媒体新闻情境的恰当表达。2.要满足语用内容通义需求。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电视新闻主播面对微时代传播内容“类聚性”和制作模式“微型化”,要主动把握时机适时转型,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应具有“普适对接”和“兼容通用”的功能。语用内容通义需求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口语标准化传播和语意内容通用化传达,是数字新媒体在完善社交功能后逐渐规范化和健康化的结果。根据此需求,在实际中,电视新闻主播必须在坚守职业规范的基础上,拓宽专业范畴,延伸专业特色。首先,坚决遵守新闻职业规范,坚持播音基本功的技能训练;其次,在坚持“规范化”标准的前提下,探寻口语传播“多元化”发展,如不同播出平台的多栖化发展、不同媒介类型的多元化发展、不同语言样式的多样化发展等;最后,播音员要熟悉融媒体多样化的媒介生态结构,有针对性的对待不同的传播语境、受众接收习惯,仔细揣摩传播渠道异质化所带来的语境差别,设计出可行性的传播方案。3.要顺应语言传播效应增值需求。为了适应媒介融合的态势,电视新闻播音员的语言传播在重视传播内容与传播方法适应性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受众对语言传播的反应与影响,以实现电视新闻语言传播效应的优化和增值。首先,从受众对语言传播的接受心理角度分析,口语传播效应对受众的被影响程度包含认知、行动、动机由浅到深三个层面。一是认知效应。即受众从思想上对消息进行认识,主持人通过对稿件的深度认知和对事件“新鲜感”的适度把握,可吸引观众从思想领域对所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认知,这个阶段受众的接受程度是浅层的,受众对节目所传达的信息仅局限于熟识和认识的程度。二是情感效应。在对受众的影响程度上更深一层,传播内容会作用受众的情绪。主持人通过对事件背景过程的动向分析、真切表述,改变受众固有的观点,并产生明显的行为趋向,使观众原有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产生明显的行为趋动,新闻语言的传播效果得到明显增值。三是行为效应。对受众的思想和动机产生深远影响,是语言传播效应中的高级阶段。主持人对新闻内容清晰的叙事、对问题情理交融的评述,引导受众思考判断现实生活,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更好的肩负起舆论引导作用。其次,从受众对语言传播的时间效果方面分析,语言传播效应对观众的影响包括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一是短期效应。目前融媒体趋势促使电视新闻播音即时传播,但是这种传播效果有限,应避免当下表层、单一的现状,满足受众多样化、深层次的信息需求;二是长期效应。这种语言传播效果长久,适用于微时代电视新闻受众多层次、立体化的复合需求,拥有着持久的特点。最后,在覆盖范围方面,语言传播效应存在着由个体至群体、“从目标受众到广泛受众”的两个层面:一是个体效应。在传播语境细分的前提下,主持人应有区别地分析目标受众,制定出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方案。这种传播效果更为迅速,但要注意新闻的内容选择不能太单调,语言的表达不能囿于一种形式,否则会影响语言传播效应的扩展。二是群体效应。微时代社交媒体所形成的“类聚性”,使新闻节目聚集起具有相同文化身份的大众“形成全意”,主持人在语言传播中针对相对宽泛的观众群体,加强了对大环境的适应和指引,要注意内容深刻而独到,避免语言风格泛化。微时代,电视新闻播音员需遵循新格局的传播理念,挖掘媒介融合的传播特色,迎接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建立双向、开放、兼容的互动收视平台。同时,电视新闻播音要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唤醒受众的新闻参与意识,表达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面对微博、微信、博客、播客等社交媒体的广泛崛起和快速普及,新时代电视新闻播音应加快变革创新的步伐,尽早尽快实现电视新闻播音的适应性改造。

作者:王乐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电视新闻播音特点及改进策略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wgl/107513.html

    相关专题:交通管理论文 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


    上一篇:现代建筑的再利用技术诌议
    下一篇:多媒体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运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