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创建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

一、地方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问题分析

由于存在教育部教学质量合格评估的压力,大多数地方院校的教学管理非常强调规范化与制度建设,专门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定期开展内部教学检查或教学评估,建立了较完备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制度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化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规范化是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目前,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制度更新不及时,教学管理中一些新的规定没有进入到制度之中,导致制度建设不能与时俱进;2)制度的权威性不高,制定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指标存在随意性。

(二)院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需要院系具体实施。目前,院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落实学校制度的实施方案系统性不强,有的与学校制度不吻合;2)工作中缺乏有关考核、检查数据记录,致使考核无依据;3)工作的计划性不强,督导工作缺乏常态化。

(三)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评教中的问题学生因为是全程听课,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最全面的了解,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最有效的渠道应该是学生评教。然而,从地方院校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网上评教的信度和效度都很低,备受教师和督导专家诟病。网上评教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1)网上评教工作的被动性,院系是迫于教学评估指标,学生是迫于老师的要求,因此,评教主要是为了完成评教率和优良率指标;2)区分度小,有的学校网上评教结果几乎所有的老师得分都在90分以上,导致这项得分影响教师评价的实际权重很小;3)对评教数据缺乏科学处理,忽略了学生网上评教数据中隐藏的很多信息,导致评教结果的可信度较低。2.教学督导中的问题近几年,多数地方院校加大教学督导工作的力度,专家的督导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从更高的要求来说,在教学督导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1)可比性不高,对于不同的二级单位,督导专家是不同的,尽管标准一样,但掌握尺度不同,他们打的同样分数可能并不代表同样的水平;2)区分度不同,有的督导专家对同一院系不同的教师打分差别很大,而有的督导专家打分差别则很小;3)抽样缺乏科学性,对教师被听课课程的选择方式较随意,没有兼顾到课程的新旧、难易、大小等因素,用随机抽样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可能不太科学。3.反馈整改中的问题教学检查、评估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整改。目前的教学检查、评估中虽设计有反馈整改环节,但主要问题在于:1)检查和评估部门对需要整改的问题指导不明确,往往是要求对扣分点进行整改,实际上扣分点也可能隐藏了深层次的问题,而没有扣分的地方也可能会存在问题;2)对整改工作的实效重视不够,往往只要有文字性的材料就可以过关;3)对整改工作的规律性总结不够。

二、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设计

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是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一定要求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体系,主要包括质量保证和监控2个方面,它由教学目标系统、教学组织系统、管理制度系统、质量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教学督导系统、教学评价系统等6大子系统组成。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具有全员性、全过程性和全方位性。“全员性”是指学校每个教职工都参与到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之中;“全过程性”是指对教学质量形成的每个过程都要进行科学的设计,都要符合教学规律;“全方位性”是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每个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各方面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一)教学目标系统

“教学目标系统”是学校要实现的教学质量目标,其中包括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及定位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只有明确了质量目标才能真正做到质量保证。在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合乎教学基本规律,有比较完整、详细、科学、规范、可行的教学质量标准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工作的前提。教学质量标准包括: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实习实训质量标准、课程设计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等。这些标准需要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校的师生的实际情况,不应直接照搬其它高校的标准。同时,在这些标准中,还应有优秀标准和合格标准,这一点非常重要。笔者研究过一些学校的标准,有的标准过低,有的标准又过高,标准过低无法体现优秀教师的情况,标准过高又导致大多数人达不到标准而使标准形同虚设。有的学校教学检查中,同样是针对“作业有批改点”,有的批改非常仔细,而有的就很简单随意,最后教学检查时得分却一样,显然不科学。除了教学各个环节的标准外,具体到每个专业的教学来说,人才培养方案和各种课程的教学大纲就是教学质量目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必须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种培养活动必须严格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并且规定修改和完善机制。制定和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比实际的课程教学更加重要,有的高校对此投入的精力和资金都不够。

(二)教学组织系统

“教学组织系统”是指明确各组织部门和个人的职责与权限的组织体系。教学组织系统需要明确教学管理系统由哪些部门组成,以及各组织部门和个人的职责与权限,做到权责分明,形成分工明确而又有机合作的组织体系。从横向来看,是形成教学运行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教学运行管理由教务处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由教学质量办公室负责,采用教学运行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从纵向来看,形成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学院(部)、教研室、教师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组织保证体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模式,职权分开也有利于把各自的工作做得更好。在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组织保证体系中,教务处的主要职责是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教学质量监控,另外三个主体都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也要参与到质量监控工作之中,同时也要受到监控。当然,教务处和教学质量办公室两个部门也会受到监控,这主要由校领导负责。

(三)管理制度系统

“管理制度系统”是指以全面质量管理观念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学校各项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它的目的是规范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它的依据是学校的教学目标系统和教学组织系统。教学管理制度系统以制度化的方式理顺教学管理关系,协调教学管理力量,使教学管理工作形成综合效应。在学校层面要形成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制度,针对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各种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相对稳定的规范。这些规范以纸质文件和网上公布的形式广而告之,深入人心,成为具体工作以及对工作的评估、评价的基本依据。在院系(部),要依据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比较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管理制度有些方面是宏观的、粗线条的,而实施方案必须符合各教学院实际情况,必须是详细的、可操作的,工作需要明确到时间、地点、人员的责任划分等。对于具体工作,也要规定工作制度。哪些工作需要记录?发现问题如何处理?责任如何追究?规定好这些问题可以为评价院系(部)、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数据支撑。

(四)质量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

教学质量的保证与监控需要科学而高效的信息采集系统,这样既能够采集到各种主要的数据,又不需要过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像任何一个控制系统一样,要想得到一个高效率的系统,必须有良好的反馈系统。信息的采集与反馈直接相连更有利于高效运转,因此,称为质量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应依据学校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教学院质量管理工作方案进行设计,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重要因素设计信息采集方案(包括采集方式、采集频率等),对基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案、反馈及整改渠道也要设计信息流通及记录方案。设计的各种方案联结为一个运转高效的系统,使需要的信息都能采集到,采集信息的过程不繁琐,信息流通渠道畅通,信息反馈和整改信息及时准确。由于技术的进步,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可以建立成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同的人分配不同权限的账号,全部操作都在网络中完成,高权限的网络管理员可以统计和评价每个人的操作,根据一定的标准评价优秀、合格和不合格成员,以便对不同水平的成员的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不采用不合格成员的数据,重点分析优秀成员的数据。据笔者初步了解,目前各高校都没有这样的网络数据库系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建设。

(五)教学督导系统

教学督导系统承担着从人才培养计划到各个具体实施细节的督促检查任务,主要包括管理督导、培养目标督导、教学过程督导、学生学习质量督导等4个方面。在学校的不同阶段,督导的侧重点不同。在初级阶段,可能对教学过程的督导更多一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则应对其它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管理督导,包括对前文所述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各个方面的督导。对学校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督导,主要是评价学校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是否科学、规范;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督导,主要是评价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与学校培养目标是否一致,本身是否协调、规范;对教学组织系统的督导,主要是评价责权是否分明、分工是否明确、运转是否协调。在对这些项目的督导中,如果发现问题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制定修改措施,但是,在新的规范没有出来之前,要严格按照原来的执行。对教学制度的督导,主要是检查和评价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和二级教学部门制定的实施方案是否科学、规范和可操作,这个内容对于学校管理非常重要,检查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记录比直接检查教师的教学材料更加有效率,因为督导专家的精力有限,只有用制度鼓励各个部门和单位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才是制度的根本。在设计这方面的检查方法时,需要防止做假材料,要重点检查一条线上各个环节的一致性,因为如果要应付检查,可能作假比实际工作需要花更多时间。为了使这项督导更加有效,需要在全校进行全面质量管理(TQM)和ISO9000标准的学习,重点宣传“工作讲秩序、管理有依据、评价重证据”、“我做了我记录,我记录我负责”等思想和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教学督导系统中必须设计具有反馈和整改跟踪功能的子系统,将督导发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相关单位和个人,并对问题的整改密切跟踪和指导,直到问题解决。

(六)教学评价系统

教学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和对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工作评价。评价的依据是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非常重要,因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是靠一线教师来完成,教学评价工作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个好的评价系统可以使教师各尽所能,促进教师挖掘自身潜能,把教学能力发挥到极致;相反,一个不好的评价系统可能会极大地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结果适得其反。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有3个部分: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和院系(部)评价。从理论上来看,学生评价应该最具参考价值,因为学生是教学全过程的经历者,是教学的主体。产品好不好,顾客说了算;教学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工作操作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操作不好,效果会大打折扣。督导评价虽然数据量有限,但由于督导专家自身经验丰富,又经过多年不断地听教师们的课程,所以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当然,督导评教也有一些偶然性因素,从而影响了教师评教结果的公平性、客观性。院系(部)评价不应局限于对课堂教学的打分,应该从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的制订,在平时课堂纪律抽查,作业、试卷、毕业设计、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等教学检查中的表现,以及与教学相关的一些工作表现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对教师的评价中,需要合理安排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和院系(部)评价所占的比例。什么样的比例才算合理?主要看哪个的信度和效度更高,信度和效度高的就多占比例。对院系(部)的评价主要是与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对接,这个指标体系中,有些是学校层面的,主要考察院系对学校层面的思路的理解情况、制度的执行情况、作用的发挥情况,与二级单位直接相关的就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指标。科学、公正地对院系进行评价是实现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

三、对地方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目前,教学质量保障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来自对院系的教学评估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因此,我们设计的思路是以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工作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一)对教师的工作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由学生网上评教、督导评价和院系评价3部分组成。1.网上评教网上评教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的主要渠道,要做好这项工作,提高各方对学生评教结果的信任度,笔者建议:1)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网上评教的内容,使学生在进校初就形成这个概念,让他们认识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既是对教师负责,也是维护自身权益;2)为学生上学校校园网创造条件,让学生操作教务管理系统成为习惯。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就比较强大,查课表、查成绩、选课等很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完成。但是,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利用这个渠道的习惯,他们更多的是依靠口头或纸质的通知、QQ群等渠道;3)制定一个比较成熟的网上评教实施方案,不用每个学期发通知,师生都知道什么时间该完成这项工作;4)为了使院系(部)及时了解工作进度,给他们查看评教进度的权限,如果这样做的话,不用担心评教率的问题,否则,单纯追求评教率可能会出现敷衍应付的情况;5)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评价结果。对学生评教的数据处理非常重要。关于处理方法的研究有很多,我们要借鉴别人的成果,结合自身特点研究一套数据处理方法,克服不公平因素引起的“评价噪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评教系统比较先进,他们对学生网上评教的数据处理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方法,譬如,他们对不同类型的“评价噪声”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偏见”评价噪声采用3σ法则予以过滤;对“敷衍”评价噪声,从评教者入手,把当教师的区分度很大时各指标评教得分仍完全相同的数据予以过滤;对于“客观”评价噪声,以指标间的相关性为依据,把不满足相关性、苛刻度为60%的数据予以删除。在技术条件不成熟时,可以采取一种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1)去掉完全没有区分度的数据,也就是说,对于那些给每个教师评价完全一样的数据不予采用;2)对不同学生的打分进行权重处理,按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譬如,测评成绩前20%学生得分的权重为1.5,后20%的权重为0.5,其它学生的权重为1。2.督导评价督导专家的数量有限,是小样本数据,所以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提高评价信息的科学性,目前,较好的办法是用熵权法[8-9]。从理论上,在进行督导评价时,有的督导数据较分散,包含的信息量较大;督导数据较集中时,包含的信息量则较小。因此,我们认为前者在评价系统中的作用大,应该占有较大的权重,而后者提供的信息价值低,权重相应要小一些。可利用熵的概念和性质,把各种指标的信息量化,进而得到各位督导员属性的权重系数。对于权重系数小于1的督导分数,不足部分用各个督导员的区间平均分数给以补足。如,某督导员的权重系数为0.8,他对某个教师的评分为90分,在所评的教师中处于20%~40%之间,而各个督导员在20%~40%区间平均分数为80,那么该教师的得分为90*0.8+80*0.2=88分。

(二)对院系的教学评估

对院系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把对学校的指标转化为对院系的指标。制定二级考核指标的基本原则是:针对院系的每个考核指标都必须有对应的教育部指标,把教育部的指标中与院系的教学工作直接相关部分精练为对院系的考核指标。“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这个一级指标的“学校定位”和“领导作用”这两个二级指标主要是对学校层次的考核,我们建议不对院系进行考核,需要考核的只有“人才培养模式”这个二级指标。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考核指标主要针对产学研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项目、教研论文等。“教学条件与利用”这个一级指标也主要是对学校层次的;“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主要是考核学生管理部门的,建议不列入院系教学工作考核内容。“教师队伍”一级指标、“专业与课程建设”中“专业建设”二级指标和“教学质量”一级指标(“专业知识和能力”二级指标除外)、“质量管理”中的“教学管理队伍”二级指标等项目建议每年只考核一次,考核基本上按照教育部的标准,不需要专门组织考核组,只需要院系自己报数据,质量办核实,专家组考核即可。这一次的考核成绩作为两学期教学评估的基本成绩。每学期都需要考核的是“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专业知识和能力”等项目。具体考核方法参照2010年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评估时的方法。在评估时更多地关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对体系中没有涉及的细节问题不要过多的关注,不然会导致该抓的事情没有抓,抓过于细节的事惹得怨声载道。实际上,对于细节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质量监控”指标来考核。在课程建设指标中,对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项目都有很具体的要求,我们的评估需要在这些方面做足文章。另外,“教学质量”一级指标中“专业知识和能力”二级指标的考核也可以纳入到这项工作,从试卷质量、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考研率、学科竞赛成绩和就业率等项目中可以反映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情况。“质量监控”指标的考核是对日常教学工作考核的最重要内容,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是否能高效运行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这也是本文的主题。因此,我们认为,要重点对院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考核。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含的内容转化为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管理制度和二级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是根据管理制度制定的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可操作性方案。主要考核二级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是否能很好地落实学校管理制度,是否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和实施方案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检查这些项目不需要检查组到院系现场,只需要院系报材料和目录即可。评定应该制定等级指标,给各院系评定不同的等级,避免评价趋同现象。2)教学质量监控过程。对过程的管理需要把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理念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运用到教学管理工作和日常教学工作之中,教学管理工作都要留下记录,在进行评价时,针对二级单位的实施方案检查工作记录,评价各项工作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实,并评定等级。督导发现的问题应该作为重点:检查院系对于督导反馈的问题是否进行了分析和处理,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整改的结果是否达到了要求,是否举一反三处理了相关问题。3)抽查教学材料。根据检查工作记录的情况,拟定抽查材料目录,根据教学质量标准对检查情况评定等级。在评价中,采用评定等级的方法很重要,同样是做了工作,工作是不是下了功夫?工作效果如何?检查专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仅仅检查材料的有无、有没有批改记录等等内容。4)动态评价。为了促进各个院系努力克服自己的问题,提高工作基础相对较差的院系的竞争力,可以采用动态权重法。譬如,设计20个对院系的考核点,其中5个为基本指标,另外15个为动态指标。基本指标是那些与基本教学秩序密切相关的任何时候要求都不变的内容,这些指标的权重对每个院系、任何时候都不变;除基本指标外的都是动态指标,这些指标对于每个院系、在不同的时期的权重都不同,对上一轮评估中问题较严重的,本轮评估的权重增加一倍,其它内容的权重相应降低。为了界定哪些项目属于问题较严重,在每次评估后需要检查专家组讨论,并由学校教学质量办公室以正式的文件形式下发给相应的院系。

四、结语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是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以及自动控制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由于把TQM以及ISO9000标准运用到产品质量管理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教学质量管理在很多方面与生产质量管理是相通的,把当今先进的企业生产管理经验运用到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中是大势所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为了这个系统能更加有效地运行,应该借鉴现代控制理论的相关成果。本文在行文的时候只是粗略地对谈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具体工作,可运用高等教育管理理论、TQM理论和ISO9000标准以及现代控制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也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潘超 涂深俊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创建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cwgl/107463.html

    相关专题:湛江师范学院主页 溶洞


    上一篇:市政园林工程论文
    下一篇:现代建筑的再利用技术诌议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