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历史传统的差异
由于各个民族以及各个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都各不相同,所以在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而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儒家思想对于我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现世性的文化来作为核心内容,并且体现出群体性文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观念来逐步地实现文化的自我肯定。诸如我国的一些俗语当中就可以很好并且非常深刻地反映出这一思想观念,“吃亏是福、与人为善”,“不偏不倚、公正和谐”等,都是很好地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语句。而西方的文化,则比较崇尚个人主义,宣扬人权至上,并且发展自我、逐步地表现自我,对于独立以及自由极为向往。诸如英文当中“individualism”一词,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其翻译为个人主义或是个性主义。所以,历史传统上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华差异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指的是在人们的社交生活当中所展现出来的民族的风俗以及由于习惯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中西方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诸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会习惯说:“到哪儿去啦?”“吃饭了吗?”等之类的语句,而西方文化当中,这类语言并不属于问候语,而是真实的问句。又诸如中西方礼貌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我国礼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卑己尊人,并且将这种文化看成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中国文化当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往往当别人发出赞赏的语句时,我们就会自贬一番,以表现得谦卑、有礼貌。但是在西方国家的文化当中,却没有这样的习惯,当他们受到别人的赞赏时,往往都会说“thankyou”,以此来表示感谢。所以,由于中西方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往往会认为西方人比较的自信并且不谦虚。但是,西方人在遇见中国人如此贬低自己的成就时,则往往会觉得中国人不够诚实。对于中西方在文化风俗习惯之上存在的差异,需要有着深刻的理解。
(三)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
在唐朝之前,儒家以及道教在我国长期地占据统治的地位,并且在汉语当中,涉及到此类宗教语言的词汇比较多,诸如“道”“太极”等,而其精神以及文化思想的内涵,也贯穿于现代文化当中,诸如“听天由命”“行孝道”等词汇,都可以非常深刻地反映出道教以及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当中所占据的地位。而在隋唐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大量的佛教用语也随之而来,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而其思想也逐渐地被我国的文化所吸收并且消化,很好地融为了一体。诸如“一尘不染”“阿弥陀佛”“借花献佛”等词语,都是其具体的体现。而西方的文化当中,占据主体的无疑是基督教,其教徒众多并且分布的区域非常广阔。在西方国家当中,诸如angel,crea-ture,dean,lordblessme等词汇,都蕴涵着丰厚的宗教色彩,这些简约而生动的习惯性用语,由于西方文化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而广泛地流传。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其是由于语言而逐步产生的一种深层的机制,并且其具体的表现,是在语言的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进一步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其生存的意识比较发达,形象的思维也比较的突出,同时,抽象性的思维较为明显,对于实证研究以及逻辑推论,比较的重视。而在西方的文化当中,则是与我国文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进而使得其语言在句法的特征、造字、语言的组织、思维的方式、逻辑性以及思维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汉语当中,对于事物的描述,一般都是从大至小,并且从表面到内部,从一般到特殊。而英语则恰恰相反。这一巨大的差异,具体地表现在汉英语句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称呼、位置、组织系统等多个环节当中。诸如在问句“你吃饭了没有?”当中,我国文化所指的吃饭,可以是早饭、中饭,也可以是晚饭,人们往往不需要指明。但是,在西方的文化当中,则必须要具体到早中晚,逐一地翻译为breakfast,lunch,supper。
二、从英语文学翻译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差异的表现,有深层次的了解和细致的掌握。接下来,将从英语文学翻译的角度,去进一步地审视和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力求为有关研究工作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对于翻译的标准以及翻译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最早曾经提出过信、达、雅的三字标准。信,指的是翻译需要忠实于原文;而达,则指的是翻译的流畅性;雅,则指的是翻译译文的典雅。这一翻译的标准,现今仍然对我国的翻译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另外,西方国家的翻译界学者对于译文,按照功能性则又划分为不同的标准,首先,描述性文本,指的是说明类型以及报道类型的文本,需要注重客观所表述的内容;其次,表达性的文本,指的是各种类型的文学性的文本,应该比较注重语言的表述形式;最后,祈使性的文本,主要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宣传文本,诸如广告、政治宣传以及宗教宣传等,此种类型的文本需要注重感染的效果以及宣传的效果。而根据这一基本的观点,对于外国的文学小说而言,应该更加注重其语言的表达形式,并且还需要忠实于原作者的语言表达风格、表述的习惯以及情感的立场等。明确翻译的基本原则以及标准,对于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更好地审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诸如欧•亨利的著名小说thegiftofthemagi是一篇广泛流传的作品,并且曾经被收录进我国的中学课本当中。但是,对于其翻译的版本,仍然存在诸多的争议,争议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文华的差异。对于其争议,最著名的无疑是对于题目的翻译,thegiftofthemagi,其翻译的版本有贤人的礼物、东方博士的礼物等。在标题当中的themagi,实质为magus的复数形式,出自《圣经》当中,指的是东方的三位贤人,这三位贤人在耶稣基督诞生之时,送去了乳香、黄金以及没药等三件礼物。黄金表示的是高贵,而乳香则象征着神圣,没药,则代表的是耶稣最终要受到迫害而致死。熟悉英语的人,都会理解themagi的具体含义,其象征着神圣以及智慧。但是对于并不熟悉英语以及原文的读者,则由于固有文化的差异,对此典故并不了解,所以难以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种具体表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为了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原文标题所蕴涵的意义,对于此标题最早的翻译,是“东方博士的礼物”,但其缺点是让人觉得太过于直白,进而失去了原文小说原有的意境。按照翻译的标准,文学的作品需要更加注重欣赏以及体会文章的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内涵,而这一翻译,则明显地丢掉了原文所带有的色彩。后来,将此标题翻译成为了“麦琪的礼物”,一看标题,难免会让人以为麦琪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所以,在这样的翻译之下,有必要对其加上注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保持原作独特的风味,并且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文化的交流以及融合,是一种上佳的选择,而这一翻译也一直沿用至今。所以,在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当中,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当中,应该更加注重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且尽可能地保持其原有的文化,而在读者慢慢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逐步地了解并且领略西方的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并且细致地针对中西文化的具体差异,进行探讨,力求为有关研究工作的深入,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孔健 李莉 单位: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