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给学生不拘泥于课本,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理论通常与实际生活脱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会不拘泥于书本,利用生活实际,交给他们知识,例如:教学近似值时,我自己更改例题,要求算出该付多少玉米款。学生列式计算时,算出的数有三位小数。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付款时只要算到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就精确到百分位。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想到了取近似值。但是究竟要保留一位小数还是两位小数,他们出现了意见分歧。这时,教师加以点拨,说明付款必须精确到百分位,即保留两位小数,是计算的需要,而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保留一位小数,是为了方便付款。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求积的近似值要看实际情况。
二、教给学生善于发现规律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时候按部就班往往会费时费力,这个时候,我都会鼓励学生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律,如果发现规律,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例如,有一次计算25*16=?时,让学生思考,怎么计算比较简便时,学生发现16分解为4*4,然后上述计算式就变为25*4*4=?这样就比较简便了。
三、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教学,以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为主。开展创新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数学教师,首先从自身做起,自己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进固有教学模式,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际出发,重视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散思维,创新思考,学会探索和创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准确的语文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事能自觉地投入,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专心地学习它,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会运用多种手段,以身边实际事物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时,充分利用农村生活,由水稻田中的青蛙做引子。这就打破了多年来读一段讲一段的教学常规,因此能给学生以熟悉之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要把握课堂时间,也要加强课余时间的利用,教授课文前,要求学生都进行预习,敢于思考和提出质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反复阅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生活为源泉,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实践,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把所见、所闻、所感及时有效地记录,学生作文中所涉及的生活范围是很宽的,不仅涉及他们的实际生活,还涉及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只有不断地把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作文才会有丰富的源泉,因此,在平时我都会要求学生写日记,把身边发生的事记录并写上自己的感想,由于平时的不断积累,在一次全镇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要求写身边的人,由于我的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因此在全镇中作文成绩名列前茅。事实证明,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的规律,加以指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优化的教学方法,为农村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董连明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刘家馆镇吴坨小学